? ? ? 昨天學習了葛根湯和葛根系的用法和推擴,很實用的一個方劑呀。今天繼續深入來了解麻黃。
一、藥解之麻黃篇
1、 麻黃就像龍的胡須一樣。
2、 麻黃是一個沒有辛味的發散藥。苦味也很淡,幾乎沒有味道。但卻是中醫里發汗發散最強的藥之一。
3、 麻黃最主要的藥性是“宣陽”、“發陽”,就是把你身體里面的生命能擠出來,抽出來。
4、 麻黃種子的象征意義:麻黃這個植物的種子里面是黑的,外面是紅的,這個從黑到紅就是從腎到心。中國人說腎主五液,人身體的各種液體都是腎在掌管,那分給心的液體就是汗,“在心為汗”,就是說腎臟把液體分給心,讓這個心能夠出汗。如果把麻黃的莖剖開來看,會發現它的中間是比較偏紅黑色的,外皮比較偏黃白色,所以就會說麻黃可以把心腎的元氣托到脾肺這個比較表面的地方來。
5、 麻黃遇到胃酸會產生搖頭丸的效果,所以當我們身體有大量能量被拔出來涌入我們身體的時候,身體就會產生快感,這就是一般迷幻藥劑的原理。就是讓你身體能量大量流失的時候,你的身體經驗能量的洗禮的時候會有快感。
6、 葛根湯還有一個療效,就是手術后用一點,可以把身體里面殘留的西藥麻醉藥洗干凈,這樣的話身體不會受西藥殘余傷寒。
7、 麻黃是“標熱本寒”,就是以過程來講它會讓你身體發大熱,可是以結果來講,它會讓你的陽氣更少,所以身體會變得更寒。
8、 “輕可去實”,麻黃就是一個很輕飄飄的藥但是可以去除身體里面糾結得很扎實的邪氣。
9、 “發表出汗”就是代表性的用途了。“去邪熱氣”發燒后發冷,麻黃都會有用。“止咳逆上氣”,麻黃能夠開毛孔,把這些邪氣都逼出來,人的皮毛跟人的肺是相表里的,能夠開毛孔就能夠開肺,就可以把肺里的邪氣都托出去,所以在止咳定喘的藥里面,麻黃其實是效果很強的藥。
10、 “破徵兼積聚”,麻黃可以開破一些身體已經寒實而瘀結的東西。破瘀血的藥里面加點麻黃,力道會更好,效果會更強。也就是有什么地方會瘀到,積到,麻黃的宣陽開破之力還是可以呈現出來。如陽和湯,麻黃,肉桂,鹿角膠,地黃,陽和湯就可以把整塊壞死的肉推活,所以它就是靠麻黃把那塊壞死掉的組織打散掉。
11、 麻黃治喘,如果是一個長期氣喘病史的人,用麻黃這一類的藥驅散肺部的風邪可以定喘,但是通常這樣體質的人,身體都比較虛,所以在治喘的同時,還要補腎固本,如六味地黃丸,八味地黃丸之類的。治喘的藥要用,補腎藥也要吃,這是一個比較完整的做法。治喘的話,麻黃的劑量要用大一點。
12、 夏天特別癢的皮膚癬,用一味麻黃15克來治,或者用陽和湯。
13、 麻黃的副作用適用方劑:
用了麻黃劑造成狂汗不止,就用桂枝加附子湯。
如果有心陽的損耗,心悸心慌,用生脈散或者是桂枝甘草湯來護心陽,如果怕心陽繼續散掉,可以在桂枝甘草湯里面加龍骨和牡蠣,變成桂甘龍牡湯,可以更收澀元氣。
用了麻黃虛在腎陽,覺得腰軟軟的,直不起來,小便無力,用腎氣丸。如果像感冒沒有好透的話,用真武湯。
而心悸心慌心跳,或者汗流不止,或者小便不順,三合一的話,用小建中湯。
14、 麻黃治療水腫是很有療效的。在一些重大疾病上,有麻黃主證時,效果很好。如急性腎炎,主證有惡寒,脈浮,無汗的,可用。有個傳統的“提壺揭蓋法”的解釋,認為能夠把毛孔打開的麻黃,毛孔開了,小便就會通下去。
15、 麻黃治療痹癥,風濕,痛風。如治風濕的麻黃加術湯。如桂枝芍藥知母湯,烏頭湯治痛風。
16、 麻黃治療因肺部氣不通暢造成的尿失禁。如麻杏石甘湯證。如果只有肺邪氣,沒有肺熱的,用麻黃5甘草5蜂房1比例打成粉,每次4克用熱水吞。
17、 在古方經方的世界,續命湯是標準的治療中風的藥。
二、葛根芩連湯解:
? ? ? ? 宋本34條,太陽病,桂枝證,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黃芩黃連湯主之。
1、 主證:大便會臭,會熱,肚子不會痛。如果肚子會痛,是陽明和少陽合并的黃芩湯。
2、 葛根芩連湯和發生和桂枝湯的發生,就在一線之間,就是如果你在桂枝湯證的情況下,你的后腦勺要再多受一點冷氣的話,就會變成葛根芩連湯,它是桂枝湯證掉下來的狀況。
3、 “喘而汗出”,因為大腸有熱,肺和大腸相表里,所以肺也會不適。
4、 葛根芩連湯再加一點五苓散,五苓散可以幫助腸道吸水,所以一起用效果更強。
5、 葛根芩連湯也可以適用頭部的炎癥。
6、 葛根芩連湯是一個很好的擋酒方,解酒藥。喝酒前后都可以喝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