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忙里偷來幾日閑暇,急匆匆趕到機場,疾馳的腳步,只為早一秒相聚。可天公不作美,首都機場大面積延誤,本以為經過自己一番與時間賽跑此刻早該和家人團聚,孰料已到凌晨仍滯留在機場,歲月的打磨早已修煉得不會為此大動肝火,想想也好,可以隨筆幾句。
? ? ? ? 我的小幸福:電話那頭的他一聽說我發起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程,全然不顧機場天氣預警,風風火火地和侄女早早趕到了機場傻等一夜。大熱天耄耋之年的公公守著火爐煮了一碗我從未吃過的兵豆,深居簡樸的婆婆觀察著我愛吃的菜每天都做。兩日之后當我再次踏上深愛的故鄉,盡管三伏天兒炎熱不堪,父親的一手好菜、母親買來的桐樹葉兒粑、夜色里的烤魚、夠10人吃的大混蒸不單是深烙家鄉印跡的美食體驗,更是久別故里的心靈喂養。我們每個人放在大范圍中都看似不足為道,可在家庭、親友這每個大大小小的圈層,我們都是這些角色范圍內最招人疼的寶貝。閉上眼睛細想起來,最幸福的時刻莫過于久別后的團聚、孝敬父母的擔當、領略家鄉的美景、品嘗兒時的美味、重踏故土的溫馨。不得不說,這是我們生命里最具有價值的小幸福。
? ? ? ? 我們都曾在已有高度感到過自我滿足:過慣了閑適的時光,做慣了慢節奏的工作,初到京城很不適應,完全沒找到自己。觀察與比較間,深感一晃20年自認為信心滿滿、小有成就的職業生涯,放在更大的環境里深感差距。想起前段時間手機備忘錄里記下的這段話:當別人在奔跑時,我還在自以為是的行走;當別人可以任意飛翔的時候,我覺得自己可以有資格開始各種修身養性。高度巧合的是,這段時間翻看的三本書、聽到的一段音頻,諸如哲學史中自我否定而分離出自然科學、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催生美洲列入新版地圖、19世紀中國清政府沉醉于朝貢卻不曉文藝復興與啟蒙運動后的歐洲工業革命后業已形成的國力“大背離”,都在述說著已知圈越大、未知圈才會更大。想想禁錮自己的是曾經以為自己什么都好的狂妄,心安理得地享受著那份想當然的自我滿足。
? ? ? ? 我們需要心無旁騖:我們常常與人說著說著就不知所云、看幾頁書一頭霧水、翻看頭條朋友圈淘寶之后一無所獲,爆發式的信息、形形色色的干擾、恍惚中不自覺的抽離影響著我們,有沒有發現現在的我們竟是難得一整片的時間去專注一件事情。而真正專注的時候,我們常常會忘記時間、忽略疲倦、冷落家人朋友,不再知道矯情和孤單是何感受,這專注時的心流、潛心做出小成果的自我認同,相信是職場人最美好體驗的時刻。這個時代,雖說有越發無敵的人工智能通過類似人類記憶認知學習后獲得的綜合分析與判斷能力方面的深度應用,但人類的終身學習儼然成為付費知識入口的流行廣告詞,更有成功人士、身邊優秀同事踐行令人咋舌的早起計劃,以獲得5-7點間兩小時的無干擾黃金時段。
? ? ? ? 層次與高度:在新的工作環境中,有機會見到不同層次的人物,感嘆層次與能力看來真的是完全正相關,每每看到這些人物身上的閃光點,望其項背間膜拜萬分。就如常見的公文寫作,市公司里的一支筆在基層部門時會覺得我已經寫得非常棒了,自信滿滿;繼承著這份自得的能力到省公司寫,便顯現出角度、高度、手法習慣的不合適;再參與到更高層次,一篇重要方案竟需多次討論、幾易其稿、慎之又慎。同一件事,在上一層次討論時都覺得言之有理,再高一層次連連點頭領略到什么叫高度,再再往上覺得只能在視頻會議里見到的這個人令我驚嘆為天人乎。想來這就是層次與高度,當下自己思想與目光所能及的永遠只是受制于“現我”的見識范圍,記得永遠給自己“留白”。
? ? ? ? 想要自己成為什么樣子,就當為之瘋狂,而非茍且平淡。現在就出發,不算太晚。年近花甲的孫正義都在說:“我非常激動,真的感覺連睡覺都是在浪費時間。”亦乎我們?
? ? ? ? 深感京城時光飛逝,愿奔跑中的你我用心感受每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