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我經過三個月的拆書打怪之旅,終于成為全國授權認證的三級拆書家,“涂大俠”成為我的新代名詞。但是對于我而言,無論是在考級打怪時,還是在商業拆書中,我最享受的依然是每一次精心設計的A(現場演練)在現場所產生的奇妙反應。不過是我寥寥數語的話,卻能讓學員將知識瞬間幻化為有趣、有料的行動,并在當下就能看到自己的成長。他們開心的笑容,驚喜的眼神,沖撞的思考,也給我帶來了無窮的動力。
作為拆書家,如何讓我們設計出來的現場演練,就是學員內心想要的?我們該如何去營造天堂或是地獄,讓學員感受到G點還是痛點呢?
有藥了~!在2017年2月后浪出版《暢銷的原理》的書中,提出了“內容為王,情境為后”的觀點,并且將情境做出一個細化的詮釋,我比較認可。
——R閱讀片段——
【176】
我們偏好與我們有聯系的事物。比如共同的生日或名字首字母,這讓我們對這個人或這家公司感到更親切。如果你是籌款人,不要只通過一個人來來發出籌款呼吁,多雇傭一些人,并用這些人的名字首字母要喝接收信息的人一樣。
這不僅僅意味著要做恰當的事情,還要處在恰當的時機,用器當的方式。因為激發洞見和內容的是情境。
忽略情境去考慮內容是毫無意義的。
——I引導促進——
好的創意策劃,都需要有一個合適的情境能夠,容易讓潛在客戶沉浸其中,立關聯到本人,然后內心一陣驚呼“這就是我想要的!”“這就是在說我!”于是興奮、跳躍的感覺在那一瞬間火光四射。類似的經歷、類似的年紀、類似的工作、類似的愛情.....用心地思考我們與潛在客戶重疊的部分,依靠這樣的情境,就能吸引他們的關注。
汽車廣告行業,在這方面做得最為突出。不同品牌、性能的汽車,會根據潛在客戶的分類在廣告中賦予了不同的情境。比如中檔舒適性轎車,很多都會主打感情牌,把我們對家人的愛融入“說走就走的家庭旅行”、“后備箱里的求婚驚喜”...。這樣的情境很容易勾起我們對身邊家人的關注和愿景,于是這個購買欲便植入了我們的大腦。
?——A拆為己用——
記得去年夏天在武漢古琴臺分舵演武時,曾拆解過《銷售圣經》中關于如何初次拜訪客戶建立共鳴的片段。按照以往的拆書套路,應該是我給出一個具體的陌生客戶場景,讓學員來進行演練。但是在現場的最后一刻,我改變了注意:
第一,既然是陌生的客戶辦公室,包括我在內,應該也不知道長什么樣子才對。(自虐模式開啟)
第二,我們自己的辦公室,對于別人來說,也都是陌生的。
第三,拜訪前會有焦慮感,但是也會有少許期待感。
基于這樣“真實”拜訪對方的想法,我打算模擬、再現這樣一個過程。
我隨手掏出了幾張餐巾紙,讓在場的小伙伴們首先畫出自己辦公室里的幾個物品。大家不知道我葫蘆里賣的啥藥,只是覺得原本的溝通課,改成了畫畫課,感到十分有意思。
十分鐘后,我讓大家給各自的“辦公室”編好號碼后,便把這些號碼寫在了一張餐巾紙上。然后,又很“隨便”地撕成了幾個小紙團。小伙伴們被我的舉動弄得一陣陣蒙圈。
接下來,我讓他們隨機抽選一個——它就是自己接下來要拜訪的辦公室,要求學員用上片段中的技巧點立馬進行“客戶”拜訪。
那一天,每位學員都非常踴躍,甚至連眼神中都透露出欣喜。原本專業但枯燥的內容,配上逼近、有趣的情境,讓原本自說自話的溝通課,變成了一場自助魔法的體驗。學員在這樣放松的狀態里,深刻體會到片段運用的場景,同時能夠結合自身的特點,找到知識與本我的融合。而這眼前的一切,也正是我們拆書家最期待發生的。
——大俠快說——
在拆書中一個足夠sexy的A,往往不是你想到一個多么奇妙的創意,而是高度挖掘了那個知識點所在的“痛點”或“G點”的領域。如果效果低于預期,只能說明,你撩人的功夫還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