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滿

? ? ?有一段時間,我曾沾沾自喜,自以為是,看不到別人的優點,自然裹足不前;如果虛懷若谷,總去虛心學習別人的智慧和經驗,自然不斷成長。是啊,不善于觀察別人優點,我們會失去很多學習機會。一個人只有覺得自己不錯了,才會自滿,而自滿的人是認識不到世界之大的。康有為號稱三十歲即學完了天下之學問,而被稱為西方孔子的蘇格拉底則說:“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什么都不知道”。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應該做康有為還是做蘇格拉底呢?

? ? ?記得看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位丹青愛好者千里迢迢來到法門寺向住持釋圓和尚訴說,“我一心一意要學丹青可至今沒有找到一個滿意的師傅,許多人都是徒有虛名有的畫技還不如我”。釋圓和尚聽了淡淡一笑,要求其“現場直播”。繪畫者問畫什么,釋圓說老僧平素最大的嗜好就是品茗飲茶,施主就為我畫一把茶壺一個茶杯吧。年輕人寥寥幾筆就畫完了,一把傾斜的茶壺正徐徐吐出一脈茶水來,源源不斷地注入到茶杯中,畫得栩栩如生。沒想到和尚說他畫錯了,應該把杯子布置在茶壺之上才是。年輕人說大師有沒有搞錯啊,哪有杯子往茶壺里注水的。釋圓哈哈大笑:“原來你懂得這個道理啊!你渴望自己的杯子里能夠注入那些丹青高手的香茗,但你總是將自己的杯子放得比那些茶壺還要高,香茗怎么注入你的杯子里?澗谷把自己放低,才能得到一脈流水,人只有把自己放低,才能吸取別人的智慧和經驗”。

? ? ? ?自滿會讓我們陷入一葉障目的狀態,以前的我就是如此,學習但是并不虛心學習。習慣于通過名氣、地位、財富等一系列外在條件去判斷價值而不是通過內容去判斷價值。讀書只讀名著,找暢銷書或者知名作家的書去讀,對沒聽過的書或作者棄之如履;對某些成功人士的言論奉為圭皋,對其他人的言論不屑一顧。隨著個人閱歷的增加,才更深刻地體會“三人行必有我師”的道理,加入新生大學后才發現世界各地優秀的人多了,我認為的優秀不算什么;加入到寫作班后才發現各行各業有才華的人多了,我認為的才華不算什么;在得到訂閱課程后才發現古往今來的成功人士多了,我認為的成功不算什么。牛人那么多,資源如此豐富,我們該慶幸互聯網把全世界和自己連接,避免自己成為一個沾沾自喜的井底之蛙,進而更努力地去成為一個優秀的人,而不是傻傻地活在自我滿足的世界里即可悲又可笑。

? ? ? 謙虛能讓我們避免思維狹窄,而不是一心追求只能從我們認為特厲害的人身上去學習,因為這里面有兩個誤區:1.我們認為很厲害的人,只是我們認為的,這個人不一定厲害;2.即使這個人很厲害,但他的體系也許并不適合我們。意識到這一點,就需要我們把注意力合理地分配到身邊人的身上,以便更清晰的分辨一個人的價值,并從中學到更有價值的東西,這種兼容并包的模式也許能讓我們更好更快的成長。更重要的是謙虛能讓我們收獲更牛的人脈,我們把別人當做老師,那么比我們強十倍的人就會到來;我們把別人當成朋友,那么和我們能力差不多的就會到來;我們把別人當成部屬,那么招來的只能是廝役和奴隸。菜根潭中的一段話說得很明白了:水低為海,人低為王。圣者無名,大者無形!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