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相聲演員羅永浩來洛陽了。他跑到河南科技大學搞了場校園巡講《野望與奮斗》,而且是對外收門票。
如果不是朋友圈分享,我們無從知道。這次羅永浩出奇地低調。
什么是“野望”?
日語中指“野心得逞,達成奢望”。
中文謂在“野外遠望”。 唐朝杜甫 《野望》詩:“跨馬出郊時極目,不堪人事日蕭條。” 明朝何景明 《過城南寺》詩:“出城春漸近,到寺日猶高;野望增樓閣,沙行散竹桃。”
“秋天一眼望去清曠無極,遠處隱隱約約蕩起層云。水天相接空中一片明凈,一座孤城呈現云霧深深。秋風吹起枯葉更快脫落,眺望遠山太陽剛剛下沉。孤獨的白鶴為何回得晚,要知道昏鴉早已宿滿林。”
如此詩意地表達,這非常符合文藝中年羅永浩內心的情懷。
“我就喜歡你看不慣我又干不掉我的樣子”,這句話用來形容羅永浩與人掐架時的戰斗精神,再合適不過。
我沒用過錘子手機,不是羅粉,也沒參加過老羅的產品發布會。但作為一個個性鮮明具理想主義色彩且帶有偏執人格的創業者,老羅的一言一行所表現出來的悲情,讓我肅然起敬。
錘子手機對于投資者而言,是追求資本投入的利益最大化。在資本眼里,情懷一文不值。
而對錘粉而言,他們喜歡老羅的單口相聲甚至超越了手機本身。有位粉絲說,演唱會對粉絲最大的意義是,只要能在現場看到偶像即心滿意足,至于明星在唱什么已無足輕重。
這是個操蛋的邏輯又讓人不得不接受的現實。
有位投資人說,他很欣賞羅永浩但不會給他投一分錢。當年的萬通六君子之一后來一怒為紅顏的著名投資人、詩人王功權,就因為陳年身上太強的文藝范,而沒有投凡客誠品。
情懷就像毒品,一染上很難戒掉。所以羅永浩賣情懷勝過賣產品本身。而樸實的理工男雷軍幾乎從來不談情懷。
任正非不談,馬化騰也不談。
野望對于創業的意義在于:我們在苦苦支撐時,需要一碗救命的雞湯。
接觸并研究《中國式眾籌》以來,到底是一個人的野望,還是一群人的夢想?
我們正在尋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