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已經過去了一小半,現在的你活成了什么樣子?
我有個很好一個很好的閨蜜,她媽媽希望她找一個好老公,一個有資本的,可以讓她在往后的日子里不愁住不愁吃的老公。現在的她,也按照這個標準去找另一半,但和我傾訴得最多的是:她想有個男朋友。至今還單身的她雖然不缺乏追求者,但在她眼中沒有一個符合標準。
我對她說“為什么你要按照期待的樣子去尋找呢?去談一個你想談的戀愛,由此而成的婚姻不更好嗎?”她說“我知道啊,可是,找到一個不怎么樣的,老媽也會嫌棄。而且貧賤夫妻百事哀,我也不想以后過得辛苦。”雖然我們都知道想象是美好的,也卻做不到不去想象,但按既定的標準去找尋符合條件的目標,你以為就現在這樣的你會撿到那么好的現成?
我相信那句話“你是什么樣的人就會遇見什么樣的人”。所以,我告訴她,那先把你自己養成他們期待的樣子,自然,父母期待的他們也就不會在這漫漫人海中繼續藏匿了。
爸媽總是希望我們和別人家的孩子一樣好,甚至更好。但你也要知道,你也是別人爸媽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從小到大,父母總是對我們抱著很大的期盼。父母期待的樣子,你現在活到了什么程度?
去年6月份剛畢業,剛踏上社會的我是社會的新生兒。而且還面臨著是回去做一個老師實現父母的期待,還是出來打拼一番闖一闖自己想要的那個世界的抉擇。在大四的生活開始之后,這個選擇就環繞在我身邊。
父母對我的期待是畢業出來,做個小學老師,兩三年后結婚生子,工作穩定,生活穩定。這樣看著沒有任何壓力和波折的生活,應該是很多人想擁有的吧。但是我現在就是不愿意再將就。現在的我可以自己賺取養活自己的生活費,已經不需要再給爸媽帶來負擔。所以我想在還沒有家庭等其他的困擾因素的時候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
我就和我們家的老大理論:現在的社會可能性那么大,我想出來闖一闖,看一看,不想那么快就過上那種老人般的生活,我還年輕,我剛畢業,我還有時間。是啊,我剛畢業,就是這樣懷揣著自己的理想而忍心不顧父母期待走上社會的我,現在看著一同畢業的同學在曬著恩愛的時候會心酸,看到他們每天朝九晚五且周末嗨翻天的時候會羨慕,看到她們已實現自己還在計劃中的事的時候會問自己,自己的選擇是對的嗎?
剛畢業是最好的理由去實現我們在象牙塔里想象的所有事。與父母期望的樣子完全不同的我們,沒有他們想要的樣子,他們總覺得我在漂泊。沒有定點的漂泊,讓他們擔心和不安。這樣多不孝順啊。可是我真的不想在我還可以拼搏一把的時候成為羨慕和夸贊別人的人,
自己選擇的道路最怕就是自己在途中想放棄。
現在的我堅持下來的一件事就是寫,不管是什么樣的文字,都是我活過、努力過樣子,這也是我最想堅持到底的愿望。
我不想低頭,我想看看自己在父母的羽翼之外可以把“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活到什么程度。二十幾歲的我,和這個城市路上的很多行人一樣,早起擠公車,下班時天已黑。努力工作只是不讓自己被社會淘汰,不讓自己被生存打敗。
離開了父母,走出了學校,當自己在沒有羽翼保護下的天空獨自飛翔時,孤獨是常態,逆風是不可避免的成長。
父母期待我們過得更好,只是因為我們是他們的孩子;我們想過上期待之外的生活,只是想做我們自己想做的事,更想的是通過自己的實現愿望的努力和實現后的富足讓父母過得更加體面。
從小到大,期待似乎是伴隨和促進我長大的催化劑。在我們決定做自己的這段時間里,愿所有人都不辜負自己滿滿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