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后許久,文章都將以心理學為主題,夾雜著看書的總結或感悟。
“自我實現的預言”,意思是,一個人常說的那些話,可能會成為他自己的生命預言。原因是:人是非常自戀的動物,一旦你說了一句話,你就會愛上自己的這個說法,而為了證明“我說的”這句話是對的,你會把事情朝這個方向去推動。
這個概念是我第一次接觸,很奇怪,我并沒有拒絕接受一個這么“無厘頭”的東西,反而覺得深有體會,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仿佛很早之前便有這樣的想法,只是沒有一個具體的概念將它描述清楚。
說起概念,又要多談幾句,它是一切思想的基礎,人之所以為人之所以傳承的根基。語言學家告訴我們,如果我們腦子里沒有一個概念的話,我們的腦子就傾向于不去想那個事情;如果一個民族的語言里空缺某個概念的話,那么整個民族就傾向于從未想過那個事情。
這側面驗證了理論的重要性。理論是什么?就是將祖祖輩輩傳下來的經驗總結成一個個概念并將其串起來,記錄成冊。
言歸正傳,自我實現的預言,通俗來講,你日常總對自己說什么,你未來就有很大的可能性走上你常說的那條路、那種情況、那類性格。乍一聽,很荒謬:我常說自己長得好看,難道我以后便會長得好看起來?
強調一點,常說的話,不等價于刻意的常說的話,相反,是潛意識地情不自禁地說某些重復的話,往往自己很難察覺。這些“常說的話”一般來說,會是自己潛意識一直相信或恐懼或渴望的事,若你真的不自覺地常說“我長的真好看”,那么真相只有一個:你長得就是好看。(很難想象長相一般的人會常對自己發自肺腑地說自己長得真好看。)如此,不論是從日常生活---你覺得自己好看,于是你會更注意保養,還是從氣質表現---自信的人精氣神更足,都將使你變得越來越好看。
再來談談潛意識。我們的外在命運和我們的內在想象,也就是內在意識,是鏡像的關系。意思是,你可以通過一個人的外在命運,看到他的內在想象,也可以通過他的內在想象,看清楚這個人的外在命運。
而且,我們越是能懂得我們的內在想象,就越能看到,一個人的內心,是怎么決定了一個人的外在命運的。同樣的,如果你想改變自己的外在命運,就需要去認識、去改變你的內在意識。
我們做任何選擇都是為了追求好處。這是一個心理學的假設,問題的核心在于,你在做決定的時候,知不知道某個選擇的好處是什么。你深層的“自己想要的好處”是不容易察覺的,一是自戀,二是由自戀引起的自欺欺人,大部分人不愿“承認”自己所想要的,注意這里的承認不是你意識到的刻意不承認給他人或自己聽,而是你壓根就沒有意識到自己所想的,這和你缺乏一定的心理概念有關。
你的潛意識指引著你的人生,而你稱其為命運。
意識層面的東西,因為我們都很容易地感知到,所以我們會說,這是“我”做的選擇;
而潛意識層面的東西,因為我們不能夠很清晰地感知到,所以我們會覺得,這不是“我”做的選擇,是命運一般的外在力量推動的結果。
注:以上大部分內容都來自于武志紅老師的心理學課程,但也有少部分是自己編撰的。
也就是說,講的對的講的好的,都是武志紅老師的部分,講的錯的講的不好的,都是我自己的部分。/捂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