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連接企業和消費者的紐帶,我們有哪些責任?
一、可持續市場營銷
可持續市場營銷(sustainable marketing)要求滿足消費者和企業當前需要的同時,保護或加強后代滿足他們需求的能力。
二、對市場營銷的社會批評
1、市場營銷對個體消費者的影響
高價格| 三種因素——高分銷成本、高廣告和促銷成本以及過多的利潤加成,導致了價格居高不下。
欺騙行為| 市場營銷者有時采用欺詐手段誤導消費者,使他們相信自己得到的價值比實際多。常見的欺騙性行為有三類:欺騙性定價、欺騙性促銷和欺騙性包裝。
高壓銷售| 高壓銷售即銷售人員說服顧客購買他們并不是真正想要的商品。
偽劣或不安全的產品| 大多數制造商還是希望并努力生產優質的產品,如今的市場,唯有優質的產品和服務才能帶來消費者滿意,進而創造可持續的顧客關系。
故意提前淘汰| 一些公司故意提前淘汰產品,導致產品在真正需要更換之前就過時候了。
對窮人的低質服務| 必須建立更好的市場營銷系統為窮人服務,許多市場營銷者通過創造真正有價值的合法是商品和服務為這些消費者服務,依然可以實現盈利。
2、市場營銷對整個社會的影響
市場營銷易造成以下三種社會批判:不當的欲望和物質主義;社會公共產品太少;文化污染。
3、市場營銷對其他企業的影響
公司的市場營銷活動傷害其他公司并減少競爭,這涉及三個問題:收購競爭對手,市場營銷所造成的進入壁壘,不公平的競爭行為。
三、消費者推動可持續市場營銷行為
1、消費者主權運動
美國企業曾經三度成為有組織的消費者主權運動的攻擊目標:
第一次是在20世紀初,起因是物價上漲和厄普頓?辛克萊關于肉類行業的狀況及藥品行業丑聞的報道;
第二次是20世紀30年度中期,以大蕭條時代的物價上漲和另一起藥品丑聞為導火索;
第三次是60年代,產品變得更加復雜并隱含更多的潛在危險,消費者有安全、知曉、選擇和意見被聆聽的權利。
2、環境保護主義
公司可以運用圖20-2中的矩陣,判斷自己在環境可持續發展方面取得的進展:
3、規范市場營銷的公眾行為
公民對市場營銷活動的關注常常引起公眾注意和立法議案。圖20-3說明了市場營銷需面對的主要法律問題:
四、可持續市場營銷的企業行為
1、可持續市場營銷的原則
可持續市場營銷包括五條指導原則:消費者導向市場營銷、消費者價值市場營銷、創新性市場營銷、使命感市場營銷、社會營銷。
消費者導向市場營銷(consumer-oriented marketing)是指公司應該從消費者的視角看待和組織其市場營銷活動。他應該努力的感受、服務和滿足特定消費者的需求——現在的和未來的。
根據消費者價值市場營銷(consumer-value-marketing)的原則,公司應該將大部分資源投入到為顧客創造和遞送價值的營銷活動中。明智的市場營銷者致力于不斷改善消費者從公司產品和服務中得到的價值,來建立長期的消費者忠誠和關系。
創新性市場營銷(innovative marketing)的原則要求公司不斷追求真正的產品和營銷改善。公司如果忽略更先進的創新性經營方法,終究失去顧客,在與找到較好經營方法的公司的較量中敗下陣來。
使命感市場營銷(sense-of-mission marketing)意味著,公司應該以廣泛的社會視角而非狹隘的產品視角定義自己的使命。當公司定義了社會使命時,員工會對自己的工作感覺良好,并有更加清晰的努力方向。
按照社會營銷(societal marketing)的原則,公司制定市場營銷決策時,必須考慮消費者的欲望和利益,公司的要求和社會的長期利益。可持續市場營銷要求公司,不僅提供使人感到愉悅的產品,而且生產能為消費者和社會帶來利益的產品。圖20-4中清楚的表明了它們的差別。
2、市場營銷倫理
優秀的道德是可持續市場營銷的基石。長期而言,不道德的市場營銷會損害顧客和整體社會的利益,最終毀掉企業的聲譽和銷售,危及企業的生存。于是,滿足長期消費者利益和企業福利的可持續市場營銷目標,只有通過有道德的市場營銷行為來實現。
3、可持續發展的公司
可持續發展的市場營銷不僅關注當今顧客的需要和欲望,還要關心未來的顧客,確保企業、股東、員工及賴以生活的地球的存續和發展。可持續市場營銷要求,公司通過為現在和未來的顧客創造價值并因此獲得回報,建立盈利性顧客關系。
關于營銷從業者責任的思考
1、我們有沒有責任?
作為父母,我們有責任照顧自己的子女,作為兒女我們也有義務贍養我們的父母,作為一個地方官,我們有義務造福地方百姓......每一個角色其實都有著匹配的責任。
責任也來源于我們曾經得到的東西:我們作為地方官拿到了百姓給予的工資,就應該盡好服務的責任,作為兒女,我們曾經被父母無私的照料,那么長大后我們就有責任反過來照顧他們;某種程度上得了就有必要給予,給予也可以更好的獲得,能量整體是守恒的。
那么作為一個市場營銷人員,我們有什么責任呢?我們的責任是不是只要不斷的為公司撈錢就可以了,這樣就對得起公司給自己的工資?
實際上,包含這個,但絕不僅僅是,我們作為一個連接企業和用戶的紐帶,實際上在溝通的同時,我們至少要懷著對企業和用戶的雙重責任,我們也應該為我們給用戶的承諾負責;
而反過來只有真正的為企業和用戶同時負責,才能保持長久健康的共贏關系存在,才能實現企業、用戶、我的長期獲益,這是對他們的負責,也是對我們自己的負責;
另外一個層面,企業產品的背后有著社會的種種資源支持,如果沒有健康的社會和國家環境為基礎,企業和個人也很難持續的發展,所以哪怕為了自己,企業和個人也有對整體環境負責的要求,我們共同一起把身邊的環境打造好,最終其實造福的是我們自己,這是一種共業,由自己產生,最終又作用于自己,就類似于北京的霧霾;
2、我們是不是在推動欲望?
某種程度上,自己也非常擔心這一點。現在人們的欲望被煥發的已經太厲害了,被欲望推著走,總是覺得不夠,給自己設置一個又一個更高的目標,然后辛苦的去努力。最終搞得自己很辛苦,也不滿足,活得不開心。
所以人的幸福指數到了一定程度其實和人有多少錢、買多少東西,關系并不是那么的明顯,幸福是一種滿足感,而如果欲望一直在膨脹,那么心靈滿足感就很難持續產生,就一直向前沖,一直很辛苦,一直不夠開心。
那么作為一個市場營銷人員,我做到了什么呢?我是不是在煥發人更多的欲望,讓人們去買更多他們不需要的東西,讓他們更辛苦,更不開心?
這樣其實是我特別不想看到的,我原來也深深的被這個所困。
3、我們應該怎么辦?
那么怎么辦?我是不是要遠離這個行業,不做相關的事情。
原來確實有這樣的想法,但仔細思考,不管我做不做,實際上這個崗位會一直存在,而且是非常重要的崗位,那么我是不是把自己當做一個稍微不一樣的種子,嘗試去改善整體的環境呢?
哪怕是一點點,人們實際上并不是討厭廣告或者宣傳,而是討厭惡劣的宣傳,不匹配自己的宣傳,只要是匹配的,是良性的匹配,其實本身是對用戶、企業雙方的收益,健康的企業產品本身也應該有利于社會發展的,這是一個層面;
另外一個層面,作為營銷人員,某種程度上可以算是一個工具,用到什么地方就會起到什么性質的作用,服務于詐騙企業,就相當于幫助他們騙人,那么自己也是個騙子,而如果服務于優秀的企業或產品,就相當于在傳播真善美,那么自己做的也是好事,所以工具本身并沒有問題,問題是是否可以選擇一個靠譜的公司,一個靠譜的產品。
而且自己某種程度上還是挺喜歡做類似崗位的。
所以自己最終應該把自己的工具能力打磨好,找一個靠譜的感興趣的產品或公司,最終實現傳播真善美的目的,為這個世界送去一份清涼,我想這個就夠了!
也愿自己可以真正的實現這個目標吧,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