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起,山東省夏季高考將原本科一批、二批合并為“本科普通批”,合并后,該省高考錄取減少至5個批次,具體包括本科提前批、自主招生批、本科普通批、專科提前批、專科(高職)普通批。
海南省也對原本科一批、二批進行了合并,合并后的錄取批次為提前批次、普通本科院校批次、獨立學院和民辦本科院校批次及專科批次,各批次學校實行平行志愿投檔和錄取。
繼河北、湖北、遼寧等地將本科二批、三批合并之后,2017年北京、天津、江蘇、安徽、河南、云南、新疆等7個省份也相繼取消了本科三批。
錄取批次調整后,志愿設置也會相應有所變化。以北京為例,以往本科二、三批均可填報6所院校志愿,取消本科三批后,本科二批可填報10所平行志愿高校,每所志愿高校設置6個志愿專業及是否服從院校專業調劑。
再如新疆,以往本科二批、三批均設1個院校志愿組,下設9個平行院校志愿,取消“三本”后,本科二批設1個院校志愿組,下設18個平行院校志愿。志愿設置的調整需要考生做好功課,提前規劃院校志愿。
除了本科批次合并以外,廣東、四川兩省份對專科批次也進行了調整。廣東省將第三批專科A類和B類院校合并為第三批專科,四川省也將專科第一批和第二批合并為新的專科批。
對取消“三本”省份的考生來說,2017年高考填報志愿較往年難度略有增加。
原來二本線上的考生,一旦二本志愿填報失誤,還有三本院校接著的機會。現在實行一個大的錄取批次,沒有了三本院校托底,對志愿填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批次合并后,本科二批錄取控制線與往年相比會有所下降。本科二批錄取院校數量增加,因此,考生可選擇的院校、專業也相應增加。
專家建議,考生不用過度緊張,考生在填報志愿時要根據自己的實力,合理填報院校志愿,建議遵循“沖一沖、穩一穩、保一保”的志愿填報方法。需要考生注意的是,對于今年高考分數距本科二批線上不多或趨于邊緣的考生,不建議再“沖”,只求“穩和保”即可,確保填報的志愿科學合理。
【注】如各省級招生考試機構公布最新政策,請以新政策為準。(教育部陽光高考信息平臺網址:http://gaokao.chsi.com.cn)
考生因心理壓力過大、心理不穩定、考前學習狀態不佳而導致高考失敗或成績不理想。如果說考生的知識水平是考生考取理想大學的硬件的話,那么考生在考前以及考試中的心態的穩定、心理調整與輕松應對則是取得理想成績的軟件。所以說考生在高考前以及考試中,積極調試、減輕心理壓力是非常必要的。
生在考前主要有以下三種狀態出現:
1.過分激動狀態
常表現為情緒體驗強烈而緊張,心跳加快、坐立不安、大腦出現空白、情緒狀態不穩定,考生如果在這種狀態下,會出現注意力失調、心不在焉、不能控制自己的現象。
這是刺激物引起大腦皮層一直過程減弱,興奮過程過度升高,是大腦皮層對植物性神經系統和皮層下中樞的調節活動減弱的結果,產生的原因與考生的能力水平程度、復習準備情況、臨場經驗、個性特點和意志平直有關。
2.情緒低落狀態
這種狀態與過分激動狀態相反,其表現就是情緒低落,所有心理活動過程都表現得非常緩慢,軟弱無力,萎靡不振,意志消沉,缺乏信心,心境不佳,甚至不想參加考試。這種狀態同考生大腦皮層興奮過程的下降,抑制過程的加強有關,其產生的原因是考生高度的緊張或考前復習過度引起的。
從心理上的原因來看,往往與考生對考生產生的壓力過大、對萬一考不好想得太多,可又沒有很好的解決辦法,沒有頑強的意志有關。
3.最佳答題狀態
這種狀態表現為考生對面臨的考試有清楚的認識,對自己的能力水平有充分的信心,有全力以赴參加考試和爭取成功的愿望,處于這種狀態的考生,他的注意力集中,頭腦清醒,在即將來臨的考試上,思路范圍增大,直覺的敏銳性大大得到了提高,精力充沛,具有穩定、飽滿的情緒。
這種狀態是由于大腦皮層具有與任務相適應的神經興奮過程,這種神經過程又有最適宜的靈活性,并以相應的抑制過程來加以平衡,從而表現出思維活躍,記憶力增強,注意力集中等心理狀態。這種狀態對考生考試水平的發揮有著較好的促進作用。
我們該如何調適心情避免過度緊張甚至考場上大腦空白呢?
首先,要糾正一個觀點:考試就是我緊張,別人都那么輕松應對。其實面對大型考試,產生緊張心理是正常的,我們應該正確對待這種心理,學會接受它,習慣它,甚至你還可以選擇和自己的緊張心理對話,正視并接受這種緊張的情緒,坦然從容地應對,有條不紊地做自己的該做的事情。其實適度的緊張和焦慮有助于促進我們積極迎考并取得較好的成績。所以不要一發現自己有焦慮情緒就更加緊張,潛意識的認為這種情緒一定會影響自己的復習和考試發揮,這樣壓力會更大,容易加深緊張和焦慮感。
其次,當答卷時感到緊張焦慮,你可以做一些簡單的放松練習:比如,作深呼吸,慢慢吸氣然后慢慢呼出,每當呼出的時候在心中默念“one”;再如,將注意力集中到一些日常物品上。比看黑板上的一個字,或發卡上的一朵花或任何一件柔和美好的東西,細心觀察它的細微之處;還如,閉上眼睛,著意去想象一些恬靜美好的景物,如藍色的海水、金黃色的沙灘、朵朵白云、高山流水等,并將自己置身其中,想象得越真切越好。這樣可以有效地緩解緊張以及思維阻塞。
再次,我們在考試的時可以試著改變“期待路線”,不是一味的考慮能不能考好,而是積極審視每道題做好每道題,比如在時間充裕的情況下,每道題審兩遍,第一遍搞清楚題目主要意思及所要回答的問題,第二遍找準所考察的知識點。當你排除外界干擾、不猶豫、不彷徨、不糾結太多結果性的問題而全身心的投入試卷做題上,我們的焦慮和恐懼也會慢慢消失。
另外,考試中要善于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強化自信心。因為害怕考試失敗的心理比考試本身更容易使人失敗,有的考生一走進考場就會不停地擔心:“我不行了,這次我可能考不好了”,這個心理暗示注定了失敗。暗示是一種意念活動的力量,可以影響人的大腦神經及手腳活動能力,消極的暗示使自己的大腦活動能力大大減退,使潛力不能得到很好的發揮,曾經熟記的知識也可能記不起來。考生在走進考場時應對自己說:“我一定能行,我有信心,我很平靜,我能勝利”,“考試有什么了不起,”“我早準備好,就等這一天了,”考生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采用不同的自我暗示語。如當考試情緒處于緊張焦慮時可默念放松、放松、放松;當考生心理煩躁時可默念平靜、平靜、平靜;當考生心灰意冷時默念我行、我行、我行等等。保持“正常發揮”的心態。一是不期待超常發揮,有多大力就使多大勁,有多少知識拿出多少知識;二是不期待掩飾缺陷和漏洞,不需要懷著僥幸心理,希望到考試時能一下子聰明起來,不會的題目猛然間會做了。每次考試或模擬考試都是“熱身運動”,可以讓你進一步查漏補缺,冷靜地分析一下成敗的原因,不斷調整自己,進入良好的競技狀態,考試焦慮自然會減輕或消失。
十年寒窗苦來讀,只為一朝榜提名。最后小編希望考生們輕松應考,都能在下面的榜單中書寫上自己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