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求夢想
夢想,一個人人都很熟悉的名詞。字典里對夢想解釋為一種意識里的追求,動力源泉。可我要問你的夢想是什么?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答案,每個人心中的夢想都不同。
夢想對于我來說,它隨著我的成長而成長,我一直在實現夢想的路上前行,拼命追逐著夢想。夢想從我孩童時的遙遠不知;到隨著我學業生涯的結束、職業生涯的展開而逐漸變得清晰;直到有一天我突然對于夢想豁然開朗——我聽見了夢想跳動的“旋律”,我終于知道了自己追求的到底是什么。
對!那就是通過文字,借助互聯網,將自己這28年來生活、學習和工作中的種種經歷,所得到的經驗、心得和體會分享給大家。記錄我的人生,講好我的故事,讓能和我在茫茫人海中相遇的人,通過我的文字能放松心情、能有所感悟、能有所收獲。這就是我的夢想,讓更多的人通過文字彼此相連,讓大家一同前行、一起成長、一齊見證!
夢想成長
這28年,夢想在我的心中一點點成長,為此我從來沒有停止過對于自身價值追求的思考和探索。
兒時
我出生在豫北一個小城市里的五口之家,家里兄弟三人,有一個哥哥和一個弟弟,我排行老二。很多人都說家里老二最“吃虧”,不像哥哥是父母的第一個小孩先受重視,又不像弟弟年齡最小理所當然地成為父母的心頭肉,家里的老二因為兩頭都不沾,才“吃虧”。可我的童年印象里,父母并沒有因為孩子多而厚此薄彼,反而是把他們所有的愛傾注在每一個孩子身上,努力做到公平。尤其是教育,父母常常說“我們就是吃了受教育少的虧”,所以對我們弟兄三人的教育格外上心。我打小喜歡書、愛看書、愛讀書,尤其是系列圖書,當然那時候因為年紀小,也看不了什么“高大上”的“大部頭”,都是一些童話故事和語言故事類的兒童圖書。剛開始不認字,就讓父親讀給我聽,一邊聽一邊自己努力記字,希望早一天自己可以識字讀書,這樣就可以看好多好多自己喜歡的書了,而不用天天求著父親給我讀一篇又一篇的故事了。讀書就這樣成為了我兒時的夢想。
義務教育
就這樣伴隨著讀書的夢想我步入了學校校園開始了學習。小學、初中,相對之后的經歷來說是平淡無奇的,雖說也受過雙百、三好學生、優秀班干部等等獎勵,也受過老師的批評和父母的責罵,但總體上,自己沒有取得什么突出的成績,也沒有犯下多么嚴重的過錯。
高中
自己就這樣一路跌跌撞撞的進入了高中。高中是我人生全新的開始,那時自己通過考試從家鄉來到了被稱為“九河下梢”“京畿門戶”的天津,在這里度過了自己三年高中在外求學的時光。這段經歷是我人生夢想再次成長的地方,高中前兩年我就像剛放飛出籠子的鳥兒一樣,除了享受這份自由,還是享受這份自由,學業完全被置之腦后。一轉眼到了高三,母親為了全力支持我高考,撇下剛剛升入初中的弟弟,來到天津做起了我的“后勤部長”。那時的我,一下子就慌神了——因為自己荒廢的學業再也瞞不住了。記得第一次摸底考試后,召開家長會,會后老師讓被點名的家長留下,這其中就有我的母親。自己懷著忐忑地心情先行到回家里,焦急地等著母親回來,當母親一回到家,我便急忙追問老師都說了什么。母親笑著對我說“你們老師說,之所以讓我們這些家長留下,就是因為這些孩子是最有潛力的學生,只要能努努力就可以取得不錯的高考成績”。因為第一次摸底考試成績下來后,班里沒有公布排名,母親的話我就信以為真了,就天真地認為自己是有希望的。隨后我全力投入到了高考的備考之中了,全然忘記了這次家長會。
可事實是不容改變的,再隨后進行地第二次模考中,我知道了自己的排名。現在我依然記得,發卷子的那天,天津剛下了一場大雪,我踏著積雪,走在回家的路上,抬頭望著天,迎著明亮的月光,我內心里發出一聲巨吼“我現在要拼盡全力好好學習,考上大學,中國這么多所大學難道就沒有一所自己能考上的嗎?”從那時我的夢想成長為了奮發圖強,考上大學。那次回家,母親聽完我的哭訴后,依然笑著對我說“兒子,上次老師不是說了你是最有潛力的嗎!你忘記啦!現在你的潛力還沒有發揮出來呢!你不要氣餒,一次模考決定不了什么,它只是能說明哪些知識點你沒掌握好。”就這樣我打起精神,全力以赴,制定了嚴苛的作息學習,只要有利于學習的事情我就做——哪怕是我以前最討厭的去老師辦公室補習。最后我順利地通過了高考,考到了天津排名第四的大學。記得發榜之日,母親告訴那一次家長會老師真正說得話是學習最差而不是最有潛力;是很有可能考不上大學甚至沒學上,而不是努力就能取得不錯的高考成績。那時我才知道了母親的用心良苦。就這樣我們的夢想又成長為不辜負母親期望,在大學里好好學習,畢業后找個好工作。
大學
要問,人生最美好的時光是什么?絕大多數人會脫口而出“大學時光”。是呀!回想起大學生活,沒有了高考的困擾,沒有了老師家長的管束,每天都是無憂無慮。正因為缺少了束縛,很多學生在進入大學后將大把的時光消磨在游戲、談對象等等玩樂上。而我的大學生活沒有兌現當初高考結束后的夢想許諾,但奇葩是我也沒消磨在玩樂上,而是將三年的大學時光給英語。大家可能不敢相信,我的英語確實一直不好,高中三年竟然就沒有及過格,要不是高考發揮超常,等待我的就只會是名落孫山了。一進大學我給自己制定的目標是過了英語四級考試,可殘酷的事實一次又一次無情地打擊著我,每次英語四級考試總是差那幾分,甚至一次考了424分,離及格就差一分,那次我真正體會到了,什么叫“一分生一分死”的感覺了。就這樣,英文四級陪伴了我三年的大學生涯,那時我把所有業余時間都貢獻給了英語。
伴隨著英語四級考試,我來到了大四,當我茫然地發現該找工作時,我自我審視一凡才發現由于英語原因,自己專業課根本不過硬,英語更是菜的一塌糊涂。這怎么辦?這個問題,我那時問了自己無數遍。一次偶然機會,我從同學那里知道了公務員考試,一看考試內容行測和申論,有自己感興趣的文章寫作,行測內容突出考察個人能力——當時看就覺得和腦機急轉彎差不多。自己為了就業,總不至于畢業就失業吧!就這樣投入到了公考大軍之中,成為了公考考生。那一刻我的夢想又成長為了要成為一名國家公職人員。
就業
歷經一年公考,我從最初的什么也不懂,到后來接連四次順利通關。自己也一步步考到了自己心儀地工作崗位上。走上工作崗位,在三年時間里我先后干過執法類工作、維護類工作和文字類工作。自己也在逐步退去稚嫩,走向成熟。
在工作之余,我時常就想,現在這份工作雖不錯,可我就這樣過上“一眼望到老”的生活了嗎?我一次次問自己,也再不停探索這答案。我始終覺得,青春不能太過安逸,要敢于突破自我,要離開心理上的舒適區,不斷去學習、去挑戰,只有這樣才能不斷獲得新知識、新技能和新理念,讓自己不停地成長。三年時間我一直在追尋一個答案——我下一步該向哪個方向走。
因為沒有特定目標,就只能不停地學習、讀書,因為我知道知識是第一生產力,有了知識才能獲得價值。從學習行測和申論知識做起,學習過程中我的夢想又成長為突破自我,去更高的平臺去鍛煉。二年后我終于實現了夢想,我進入了自己夢寐以求的新單位,開始了新工作。可我依然在想,雖然我實現了突破,進入了一個更高地平臺,可依然沒有改變我是體制內的本質,這種生活依然是“一眼望到老”的模式。那我能做什么呢?我又一次扎進了書海中,只不過這一次不再局限于應試考試的書本,我大量涉獵關于技能提升、人物傳記、心理哲學等等書籍。
直到一天,書中一句話改變了我,“要想最好地吸收書本知識,而不是讀過就讀過了,那就要將知識進行消化再輸入”正是這一句話,讓我的夢想再次成長為我要分享。有夢想,就行動,這是我這多年求學、求職、求知過程中總結出的心得。就這樣我開始在微博上嘗試寫作分享,偶然機會來到了簡書,本練筆的心態,自己開始嘗試寫長文章。說實話一開始對于能有多少人讀到我們文章,我沒抱多大希望。可就在昨天,我發布的第三篇文章有幸被推薦到簡書首頁;有幸被四十多位讀友閱讀;有幸第一次被人點贊和打賞。我感到特別高興,因為我知道在追夢的路上,得到他人的認可和鼓勵,甚至能有同行者,是追夢人最大的前行動力。
夢想起航
我的夢想從兒時的讀書,伴隨著我的成長也再不斷成長,今天我的夢想又回到了書。只不過,這次我不再只做一名看客了,我要講出我的故事。我希望能從學習、生活和工作中,從浩瀚的書海中,從同行伙伴中,吸取知識和經驗,并轉化為故事分享給所有簡書的讀友們。
謝謝每一個點擊閱讀和即將點擊閱讀的讀友們!
希望能點擊關注我,讓我們成為追逐夢想的同行者!
讓我們一起秉持信念,在各自夢想的道路上一同前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