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當下,因為我總覺得隨著歲月中閱歷的積累豐富,個人認知會不斷地刷新。所以我暫且說,在當前的人生階段,看完Joshua Becker寫的THE MORE of LESS后的點點感想。
“極簡生活”,這一組詞在我早期的意識里,它是簡約生活或物質極少的代名詞。我以為就是物質東西越少越好的生活方式,其實不然。它實際上是讓你排除外界一切干擾,專注內心深處最想要的生活方式。物品的減少,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換句話而言,從清理身邊不必要的物品開始,從中找到或者有更多的空間去思考,什么才是自己值得擁有物品,什么才是需要用心專注經營的生活。
書里舉了很多人在步入極簡生活方式時遇到的種種疑惑的例子,也分享了作者是如何幫他們解答和一起成長為極簡主義者。我漸漸發覺,其實我在潛意識中,已經有極簡生活的因素。比如,每天清晨整理床鋪;大衣柜里留出些空間;保持所有臺面的干凈整潔;立刻完成一兩分鐘內可以搞定的事;馬上整理好衣服;每天晚上把所有物品放回原處……這是在認知極簡生活之前,自己就有意識去完成的事。在之后,更加明確原來是自己購買物品的欲望減少了,釋放壓力的方式不再是買買買,也可能是因為某個契機,讓自己開始關注于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
那什么才是在自己擁有了一切之下,想要的生活呢?
首先對于這個問題前半句,我并不覺得每個人都清楚自己擁有了什么才叫一切。或者貪婪的人并不幸福的原因,就是以為自己擁有的還不夠多,但一輩子下來發現,自己年輕時拼命追逐獲取的,并不是自己或者家人渴望得到的幸福感。丟掉的幸福比獲取的金錢、權利或者各種誘惑帶來的快感更多。因為我們并不清楚,什么才是自己最重要的。
你的幸福只取決于你追求幸福的決心。
而極簡的生活理念,能讓你更專注內心最真切的滿足感。我想,這就是極簡生活給作者或者極簡主義者最大的收獲。因為我們可以有足夠的時間去思考怎么讓我們的生活更幸福。
說到時間,這對于當今忙碌上癮癥的人們來說,是一個奢侈品。信息傳播和城市發展的速度,不得不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繁忙。
據統計,在英國,有75%的父母因為工作太忙,以至于晚上沒時間和孩子們交流,越來越多的孩子們杯放到了托管中心照顧,同時參加課后活動。我們甚至很難找到時間去度假。
而我的生活又何嘗不是呢。回顧自己的工作生活狀態,其實我并沒有從忙碌中獲益,反而因為這般的繁忙在生活中缺少了反思的時間。有時候很恐慌的是,自己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是如何被繁忙的日程埋沒的。更可怕的是,已經習以為常,空閑下來反而不知所措了。這是我想要的生活方式?還是說我們潛意識里已經認可了這種繁忙模式?
其實我并不是說自己忙得沒用,只是要真心好好思考一下,是不是這些都是自己認為更重要的事情。是不是自己真心愿意去做,而不是盲目追求那些本來就是錯誤的事。只有值得需要我們全神貫注、全力以赴的事,才可以占據我們寶貴而有限的時間。
從出生開始就被告知的種種謊言,將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都排擠了出去。我們未能享受那種平靜的、用心生活的好處,卻為一件件無足輕重的瑣事而忙碌。
是啊,我覺得平日還是要留些屬于自己的時間或空間。找回思考的能力,減少不必要的干擾,學會在拒絕中找到自由,學會讓自己的身心得以放松。而這些都基于自己如何清理出適合的空間,所以從今天開始,找一個適合自己的極簡法則,探一探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