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秋冬的記憶” 聯合征文活動/“秋之韻”】
1
清晨,每當太陽升起的時候,我喜歡端一杯清茶,獨自站在西邊的小陽臺上,透過這半高的玻璃窗,抬眼觀望窗外的風景。
人不變,窗也不變,變換的只是這窗外的景,還有賞景的心情。不論是春去秋來,還是炎夏冬雪,這窗外都會是一幅美麗的圖畫。我以為,只有在秋天時,這幅畫才是最美的。
深秋時節的清晨,朝陽剛從東方慢慢探出頭來,那和煦的陽光便鋪灑在這幅圖之上了。早晨的陽光是柔和的,也是溫潤的,它極盡所能地豐富著這畫面的色彩,并為這幅畫增添許多溫暖。
這幅圖畫很美。美就美在畫面簡潔的構圖。從窗戶看出去,圖畫的上半部分是藍天白云,下半部分是錯落有致的樹木、房屋,還有幼兒園的童話城堡,它們呈“V”字型將深秋的湛藍和潔白托起。
我家住在四樓,因為這窗臺的遮擋,使我看不到樓下更近處的情形,而這,恰好是道路兩旁的低矮與雜亂。于是,放眼望去,窗前的整個畫面,頓時顯得干凈清爽起來。
這幅圖畫很美。美就美在畫面豐富的色彩。秋高氣爽是北京的秋天最明顯的特色。一朵朵或者一片片白云在天空徜徉,兩相映襯之下,藍天更藍更悠遠,白云也顯得更加潔白、更具質感。白云悠悠,遠遠望去,竟是如此的閑散舒適,妥妥的治愈系。
藍天下,靠近左邊部分的是兩棵高大的梧桐樹,秋風掠過,樹葉已經泛黃,有的業已枯萎,寬大的梧桐樹葉黃綠相間摻雜著,像是孩童涂抹的水粉;靠近右邊部分的是夢幻般的城堡,有高高的尖塔、有漂亮的閣樓,這個幼兒園本身就是一個童話世界;中間部是則一排國槐,高高低低錯落地排在那里,淡黃的樹葉遮住了街道,也擋住了對面的房屋;國槐之后是一排紅磚房,紅紅的磚墻、銀白色的窗欞和黑色三角形的屋頂,朝陽照映之下,這顏色尤為亮麗和諧。
2
房前飛來一群白鴿,它們嘰嘰咕咕互相追逐,在這里來來回回地盤旋兩圈,然后又向著遠處飛去,只留下一陣陣清脆的鴿哨聲。
藍天上飛過一架飛機,飛機飛得很高,循著遠遠傳來一陣轟鳴聲,才好不容易捕捉到它的身影。這時,它又像是在與我捉迷藏一般,一頭鉆進白云里,然后又從白云的另一邊飛出,點綴在藍藍的天空,反射出點點銀色的光,這畫面很靜也很美。
一陣秋風吹過,有幾片枯黃的梧桐葉悄然辭別枝頭,帶著幾分傷感的詠嘆輕輕飄落。只見它們一會兒向左下飄去,一會兒復又折將回來,就這樣左一下、右一下,最終回歸大地母親的懷抱。
飄落,辭行,一聲長嘆起,幾許離別愁。也許,這就是秋的聲音。
樓下響起一片孩童的呼喝聲,該上學的孩童慢慢地聚集到一起,這里瞬間充滿了生機與活力。孩子們嬌嫩的嗓音,嘰嘰喳喳吵鬧逗笑個不停;還有老邁渾厚的聲音在后邊響起,追逐著孩童的腳步,顯然是追不上的,只是那份濃濃的關愛,始終與孩子在一起。
每天,我都要在這窗邊駐足,窗外的美景滋養著我的雙眼,也調理著我的心情。只要靜靜地在這里多呆一會,看著這一幅美麗的秋景,我心情便會在不自覺間更加美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