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家里生活條件不好,又趕上計劃生育的年代。父母受中華幾千年來根深蒂固的傳統思想觀念的影響,生養了我們姐妹四人,也沒能擺脫“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的命運。超生(超出計劃的生育)的罰款更是給本就不寬裕的生活雪上加霜。
用父親的話說,這都是命啊,命里沒有是強求不來的!
在農村,六口之家生活的經濟來源都靠父母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辛勤勞作支撐著!
生活雖然困難,但是勤勞的父母,懂事的我們,漸漸的生活條件開始好轉,雖不富裕,但是也還算滿足生活所需。平靜的日子倒也還算愜意!
轉眼間,我上了大學,處了男朋友,我們的感情也非常的好,可是畢業兩年后,在我們決定要訂婚的時候,一堆莫名其妙的問題出現啦!
父母被親戚朋友們的問題問的啞口無言。
你女婿是哪里人啊?什么文憑?什么工作?年薪多少?有房嗎?有車嗎?父母是干什么工作的……當然第一個問題是無關緊要的,它只是個鋪墊作用,重要的是后面的問題!
拜托,他只是和我一樣是普通的農民家庭的兒子,工作勤奮,很會照顧人!
我看到鄉里鄉親那種不屑的眼神!一時間大家都沒了繼續溝通的必要!
因為大家都在羨慕屯子里誰家的姑娘要了多少多少的彩禮,什么房子,車子等等,總之是很值錢的意思,屯子就那么大,有點什么事情,風吹草動一般,一下子全屯人就都知道了。
想想我們家是屯子里姑娘最多的家庭,因為家庭貧困,但父母思想進步,他們認為知識最重要,所以無論怎樣困難都必須供我們念書,要是屯子里其他的家庭早就放棄,早早的給姑娘找婆家嫁人啦,畢竟那是一個捷徑,所以我們家的女婿就格外的受到關注。
而我又是家里的長姐。用屯子里人的想法就是過了這么多年的困難日子,好不容易有個翻盤的機會,我怎么都應該吊個金龜婿什么的,好讓我們家從此脫貧致富奔小康。
而我卻偏偏單純的找了個只對我好的人,包括我們的家人,我們從沒想過原來現在談婚論嫁有這么多的附屬品。當年我們的父母甚至沒什么彩禮,現在不也過的好好的嗎。我們認為有愛就足夠啦,雖然生活的不富裕,因為有愛,我們的生活也很幸福。
父親愛母親,有什么重活累活,都搶在母親的前頭干完。母親愛父親,無論父親在外奔波多晚回來,母親都會讓父親吃到熱飯熱菜。我和妹妹們也都特別懂事,努力學習,雖說沒有什么大的成就,卻也是熬出了農村,在城里都有自己的工作,不用那么辛苦的田間勞作!在父愛母愛的呵護下成長,我們并不覺得貧窮有多么可怕和不堪!反而更能見證親情和愛情!
再多的曲折我們還是把婚訂了,因為我和男友相信,貧窮是可以戰勝的,我們的家庭我的父母就是最好的見證,過不去的是我們懼怕人言可畏的內心。
現在有太多的人都不看好沒有物質基礎的婚姻,所以嫁女兒的時候就拼命的要彩禮,總是覺得彩禮越多對女兒將來的幸福越有保證,但是通過我后期的觀察和了解,這樣的方法并沒有讓他們的女兒過上幸福的生活,更有甚者適得其反,當然我不否認也有的人過得挺好的。
在我生活的那個屯子,有對父母在男方給了一大堆彩禮后,才同意嫁女兒,這樣他們在屯子里的人氣一下子就提高啦,女兒嫁的這么風光,男方還真是敞亮!其實男方為了娶媳婦,已是傾其所有了。可是過了兩年后,女方就只身帶著孩子回了娘家,父母怎么勸說她也不肯回去,大家都不知道到底怎么回事,總之過了好多天,男方給媳婦接回去了,可是不多久這樣的事情又發生啦,反反復復。這對父母也不勸了,因為她家的另一個女兒也是同樣的情況,三天兩頭的跑回娘家,可想而知,這樣出了問題的婚姻,何談幸福?
這樣的事情,不僅在農村,城市里也有。我的一個女同事,因為母親要的彩禮和要求房子過戶給女方,無車貸無房貸等的種種要求,男方的確負擔不起,最終兩人的關系走到了分手的地步。
所以我覺得彩禮是可以有的,只是不能過分,要看情況而定。感情到了即使不要,男方家庭也會主動給的,這不僅是心意,也是對婚姻的尊重!
漸漸的,同事步入了大齡剩女的行列,三十了還沒男朋友的時候,她的母親開始著急了,安排各種的相親,可是都沒有成功。最后,同事和他的男朋友又機緣巧合的走到了一起,這回她的母親安靜了許多,現在他們也有了自己的寶寶,小日子過的其樂融融。
愛情的起點與貧窮富有無關,生活上的貧困是可以通過努力改善的,思想上落后也是可以通過經濟水平的提高而進步的!
真情的存在需要有物質基礎,但絕不能用物質來衡量,所以感情不真要再多的附屬品也只是垃圾而已,根本保證不了子女婚姻的幸福。
婚后我們通過共同的努力收獲了房子車子,這些反而成了我們愛情的結晶,讓我們的愛情堅不可摧!
所以愛情的起點與貧窮還是富有無關,只要肯努力付出,就會收獲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