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端康成無疑是有情懷的。這個瘦瘦小小的老頭,在他枯如柴禾的身體里住著一個純粹干凈的靈魂。我曾見過他書房的照片,空闊的屋里只在正中擺了張桌,桌上有宣紙與各類毛筆,在我詫異一代文豪的書房竟是這般簡約時,又忍不住感慨他熬過了多少孤獨久坐的時光。或許于他,不算是煎熬,而是享受吧?
?一個安靜的靈魂從來都把驚濤駭浪詮釋得輕描淡寫。在《十六歲的日記》中,主人公只是一個正值青春的少年,卻在面對其祖父的瀕死時刻顯得那么沉靜,不動悲喜。這大概是只有川端康成才能刻畫的心情了——一種高高在上的,置身事外的態度;一種久經寂寥,不為所動的平靜。因此,即使主角是個少年,我們卻依然認為那是川端康成視角,就算是死亡也撼不動的古寂。事實上,十六歲的少年怎么可能參透生死呢?但令人深覺有趣的是,他筆下的人物幾乎又都是年輕人,不管作者的年齡如何變化,故事里的人物似乎永遠也不會老去。不會老去,是嗎?讀過了他的部分文章后,我有了新的看法。
?年輕人與年輕人之間的交往并沒有那種熱烈到燃燒的激情,給我的感覺更多是像一部無聲的黑白默片,氣氛微妙得像深秋一場涼雨。猛然想起,武俠片中的高手過招也如這般,兩廂靜立不動,空氣仿佛凝固一般,這個時候,一滴水落地便成了誘因。而后只是電光火石的一瞬,便已走過了兩百回合。沒錯,這就是了,縱然心里激起千層浪,面色卻依然波瀾不驚,川端康成的風格。 ?
?可僅僅這樣,他就只是一個風格顯然,特立獨行的作家而已。之所以他有如此大的成就,妙就妙在他作品中透出的靈動之氣。或者,換句話說,他思維的活躍程度令人嘆服。在《水晶幻想》中體現得尤為明顯。每每讀到這樣的作品,你都要提起精神,集中精力,因為很可能作者只用一句話就成功把你困在迷宮里。你很難想象兩種截然不同的事物、場景,甚至是兩種抽象的概念會被聯系在一個句子里。例如生死與佛道,科學與歌德,美貌與人生。你不得不承認,有些人,他們之所以偉大,之所以成功,是因為本身就有天賦,本來便是天縱之才。就如同丑小鴨變天鵝的故事里,前提很明顯,你至少得是顆天鵝蛋啊!的確是有些叫人生氣的事實,卻又讓人無可奈何。 ?
?當然還有他著名的一篇《伊豆的舞女》,主人公追隨舞女的行跡而行,這其實就是永恒的動態,但當你閱讀時,內心卻無比平靜,過了些許時日,你的腦海里只定格了那幾個人物的身形而已。這便是川端康成作品的精妙之處了。隱藏在沉寂之下的靈動,顯現在動態之后的沉默。 ?
?這是穿越了空間與時間的深刻,也是一種思想在歷經歲月之后的不朽傳承。川端康成給我們展現了靜態之美,同時也像一個老者一般,慈眉善目地坐在陽光下,慢悠悠地講述著年輕人的一個又一個平凡卻跌宕起伏的故事,關于青春,關于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