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02(靜心而論1198):? ?
? ? ? 初“識”李清照(二十四)
? ? ? ? ? ? ? ? 生當作人杰
? ? ? 李清照和趙明誠在江寧的那段時間,江寧其實也很不太平,動蕩和變亂隨時都可能發生,兩人因此憂心忡忡;趙明誠在應付戰亂,維持江寧秩序,他總在忙碌之中,沒有閑暇時間去處理金石書畫事宜。
? ? ? ? 那時候李清照總要想起杜甫那首《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這首詩是說安史之亂,長安被攻破,杜甫目睹長安之蕭條,無限感慨;但如今,大宋江山被大金侵入,國破家亡,在李清照看來,這時到處都是亂草荒煙,無數的老百姓,流離失所,無家可歸,讓李清照更加傷感。
? ? ? ? 有宋代學者周輝在他的筆記雜史《清波雜志》中記載,李清照和趙明誠在這段時間的生活寫照:頃見易安族人言:明誠在建康日,易安每值天大雪,即頂笠披蓑,循城遠覽以尋詩。得句,必邀其夫賡和,明誠每苦之也。
? ? ? ? 這時候李清照看起來是踏雪尋梅,實則是因為心情低落,她為國家的不太平而傷感至極,有時怨恨自己不是七尺男兒,既不能提筆安天下,又不能上馬定乾坤,只能把心中的憤憤不平,用紙筆來抒發情感。
? ? ? 《臨江仙·庭院深深深幾許》
:歐陽公作《蝶戀花》,有“深深深幾許”之句,予酷愛之。用其語作“庭院深深”數闋,其聲即舊《臨江仙》也。? ? ? 庭院深深深幾許?云窗霧閣常扃。柳梢梅萼漸分明。春歸秣陵樹,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風多少事,如今老去無成。誰憐憔悴更凋零。試燈無意思,踏雪沒心情。(試燈無意思,踏雪沒心情 一作:燈花空結蕊,離別共傷情)(庭院很深很深,不知有多少層深,云霧繚繞的樓閣門窗經常關閉。騁目四望,只見柳梢返青和梅枝吐蕊的景象越來越分明了。在古秣陵城的周圍,樹木漸綠,宣告春已歸來,但我卻無家可歸,看來要老死建康城了。? ? 憶往昔多少回吟賞風月,飲酒作詩,那是多么幸福啊,而如今卻人已老去,什么事也做不成了!還有誰會憐憫你的憔悴與衰敗?元宵試燈也好,踏雪賞景也好,都沒有這份心情了)
??國破家亡,奸人當道,個中愁苦,不能不用含蓄曲折的筆法來表達。李清照的詞由少女時代的清純,中年時代的憂郁,一化而為老年時期的沉隱悲愴。南渡以后,李清照的詞風,從清新俊逸,變為蒼涼沉郁。
? ? 《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水天相接,晨霧蒙蒙籠云濤。銀河轉動,像無數的船只在舞動風帆。夢魂仿佛回天庭,聽見天帝在對我說話。他熱情而又有誠意地問我要到哪里去。
我回報天帝路途還很漫長,現在已是黃昏卻還未到達。即使我學詩能寫出驚人的句子,又有什么用呢?長空九萬里,大鵬沖天飛正高。風啊!千萬別停息,將我這一葉輕舟,直送往蓬萊三仙島。)
? ? ? ? 這是一首記夢詞,形象奇幻,意境縹緲,富有濃郁的浪漫氣息;把真實的生活感受融入夢境,把屈原《離騷》、莊子《逍遙游》以至神話傳說譜入宮商,使夢幻與生活、歷史與現實融為一體,構成氣度恢宏、格調雄奇的意境,充分顯示了作者性情中豪放不羈的一面。
? ? ? ? 據有關史料記載,趙明誠曾出現過一件不光彩的事件,他缺乏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被認定為瀆職;對于趙明誠的行為,李清照很失望,在她心中丈夫完美的人設瞬間坍塌,她終于發現溫文而雅,詩情畫意的這個男子,骨子里是懦弱的,她似乎有點瞧不起他了,于是就有了一首《夏日絕句》: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這是李清照所向無懼的人生態度,凜然風骨,浩然正氣,在她看來,人生應該如此,活著要做人中豪杰,為國家建功立業。死也要為國家捐軀,成為鬼中的英雄。
? ? ? 盡管李清照對趙明誠很失望,但作為妻子,為了保存丈夫的顏面,不能當面指責他,只能通過文字來表達自己的心高氣傲。但最后她還是原諒了丈夫的不作為行為,畢竟趙明誠是一介書生,盡管在研究金石書畫方面特別得心應手,但他也許不是做官的料,在處理官務之事力不從心。
? ? ? ? 夫妻倆在趙明誠被罷官之后,為了躲避戰禍,他們決定遠離紛擾,退隱林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