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什么日子
起床:4點46分
就寢:22點01分
天氣:天氣陰,空氣優,大風藍色預警,溫度8-13℃,日出時間6點25分
心情:心情很好,有期待的日子過起來舒爽。
紀念日:弟弟生日
叫我起床的不是鬧鐘是夢想
年度目標及關鍵點:
1.早起:每天5點前起床? 141/365
2.跑步700公里:622/700
3.閱讀紙書50本:38/50
4.每天閱讀紙書30頁:132/365
5.寫作日更:晨間日記D121? 121/365
6.投資資金已完成目標
本月重要成果:
1.對閱讀有了新的理解,致用類圖書讀的越多越具備一種掃視搜索的能力,帶著目的去閱讀,我們的收獲更大。
以前無論什么書都是從前到后細細的品味以求加深理解,爭取全部記住,不僅閱讀速度慢,而且記不住,往往看了全面忘了后面,最后看完好像什么收獲也沒有;現在閱讀總是先看看簡介,目錄,前言和跋,對整書的內容有個大概的了解,然后也是從前到后的閱讀,但現在閱讀有針對性,有重點,有目的,對感興趣的章節重點研讀,聯系自己的知識和經驗,思考如何運用,重點是如何指導和改進自己的工作,生活,行為和習慣。
最近閱讀的一本《完全寫作指南》,按照以往的讀法,480頁排版密集的書無疑是太厚,一時半會兒讀不完的;但現在知道自己的閱讀目的,想通過閱讀《完全寫作指南》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書中主要圍繞著寫作轉盤六要素:目的,讀者,頭腦風暴,組織結構,初稿和修改進行闡述,并針對每個不同的文體格式逐一說明。這樣遇到寫作轉盤六要素的技法的部分就詳讀,思考自己在寫作日更中怎么運用寫作轉盤六要素,或者開始時運用三要素也行;在自己暫時用不上的文體如科研項目日志,藝術評論,婚禮與出生啟示等就可以跳讀了,知道有這么回事,需要的時候知道可以從哪里獲取這方面的知識即可,一本很厚的書閱讀起來就毫無壓力了,因為對我暫時有作用的內容其實并不多,這僅有的內容如果我們吃透了,用好了,就收獲頗豐了。
2.關于讀書筆記的計劃。這是本月新添的計劃:每天做讀書筆記25分鐘;
看著讀過的書越來越多,沒有計劃的讀書筆記一拖再拖,沒有做讀書筆記的書越來越厚,心中有一種緊迫感,而且每天的寫作輸出沒有計劃性,大多是常規描述,缺乏思考深度,雖然讀過不少書,但沒有真正有意識的積累素材,每當寫作就搔耳撓腮,感覺不好,因此讀書筆記計劃勢在必行。
《學習之道》里說:學習最大的武器之一就是不要想著一口吃成一個大胖子,每天進步一點點。在讀書筆記這個習慣的培養上我也想如此,不設置太高的目標,不期望能很快的出成果,只是當成一個每天記錄25分鐘的讀書筆記,甚至可以只摘抄書中的金句,這樣慢慢的素材庫就積累起來了,每天的寫作日更也就有了目標和方向了:就寫每天摘抄的讀書筆記,用拆書便簽法進行分析,吸收,分享。
今日三只青蛙/番茄鐘
1.跑步6公里;2個番茄鐘
2.閱讀紙書50頁;2個番茄鐘
3.寫作晨間日記;3個番茄鐘
成功日志-記錄三五件有收獲的事務
2018-11-05? 4點45分起床? 140/365寫作? 晨間日記D120? 2146字 108分 20字/分
跑步5公里? 34分(6.8分/公里)622/700
閱讀《微管理心理學》44/24-87
60頁? 78分(1.3分/頁)
《情人》43/24-107
38頁? 25分? (0.7分/頁)
《完全寫作指南》28/24-193
170頁? 25分(工具書? 跳讀)
閱讀紙書270頁 128分(0.5分/頁)132/365
財務檢視
僅關注,不動作。
人際的投入
與孩子交流互動的時間多了,主要感謝妻子的支持,做飯,洗碗,給孩子洗澡都全包了,騰出時間來讓我和孩子有親密接觸的機會,老大越來越懂事,老二越來越可愛,老大和老二玩鬧嬉戲一點也不孤單,家里有兩個孩子鬧騰歸鬧騰,但真的增加了很多的歡聲笑語,對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也非常有利,兩個人可以一塊兒玩,老大指導老二,增加了他的獨立性,老二也能在交流中加強練習,說話、行動能力得以更快的鍛煉和提升,這就是有兩個孩子的相互促進作用吧!
開卷有益-學習/讀書/聽書
在閱讀致用類圖書上進步較大,一本書兩三天就能閱讀完畢,主要運用番茄鐘閱讀法,每次閱讀25分鐘,既能保證全身心的投入,也不至于太累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能夠很好的保持閱讀的習慣,每天進行兩到三個番茄鐘閱讀就能保證一天的閱讀量,還較為輕松,效率遠高于以前;配合蔥鮪火鍋筆記法的折角,遇到重點就折角,做筆記時重讀折角頁,如果重讀沒有感覺就跳過,如果有新的體會就再次折右下角,也可以在此時做讀書筆記,摘抄感興趣的金句,用拆書便簽法進行分析,聯系實際,思考在工作,生活中的運用,輸入輸出全程無壓力。
健康與飲食
今日步數:15000步(昨日17255步)
今日鍛煉:跑步6公里(昨日跑步5公里)
今日飲食:花卷,二米粥
好習慣打卡
早起
寫作
跑步
閱讀
時間日志
晨間日記
成功日記
泡腳
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