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踩著高跟鞋,一步,一步,走在西西里小鎮(zhèn)灰黃的路上。
路上的浮土是昏黃的,南歐熾烈的陽光也是昏黃的,天地相接處彌漫成一片令人昏昏欲睡的黃霧,而她從一片昏黃中走來,白是白的裙黑是黑的發(fā)紅是紅的唇,行動處隱藏在裙褶下的是吊襪帶的扣子,那是流傳自中世紀的性感。
她漸漸走近了,路邊躁動的少年們不懷好意地吹著口哨,嘴里喃喃地說著自認為成熟的“黑話”,而她視而不見,只是將頭抬得更高——多么奇妙,她明明生了桀驁高貴的骨相,偏偏長著一雙溫柔純和的眼睛。
她的長發(fā),雙唇,手腕和腳踝,還有粲若星辰的眼眸,能夠看到和不能看到的,她的一切,從那一刻開始,永遠刻在了當時還只有十三歲的雷納多的心上。
她是瑪蓮娜。古希臘關于美麗的傳說是海倫,古東方的是那位自縊的貴妃,而西西里的美麗傳說,是瑪蓮娜。
成年人很少相信故事,所以傳說都是講給少年的,西西里的傳說也是一樣,通過一個十三歲男孩的視角緩緩展開。
正如大部分傳說的開始,故事的主人公是整個小鎮(zhèn)最美的女人,跟隨父親和丈夫從遠方搬來。異鄉(xiāng)人,知書達理,父親和丈夫的社會地位不俗,每日在塔樓似的家里深居淺出,這幾點就足以成為街頭巷尾支撐很久的談資,更何況,瑪蓮娜還有讓人目眩神迷的美麗。
男人們帶著毛邊的目光貪婪地舔舐瑪蓮娜,他們油膩或奸滑,卻在她經(jīng)過的時候還可笑地整理衣帽以期引起她的注意;而女人們挑剔的眼神在瑪蓮娜身上逡巡,卻在回身處從玻璃櫥窗上看見自己焦枯的臉。
他們沒有別的事情可做,只能覬覦、嫉妒,直到她的丈夫去參了軍,不久后,前線傳來了她丈夫戰(zhàn)死的消息,再后來,她的父親也在一次空襲中遇難。
欲望終于得以爆發(fā),壓抑已久,人類都成了禽獸。
街頭巷尾流傳著關于瑪蓮娜是個蕩婦的謠言,嫉妒她的女人們將流言隨著面包一起在嘴里咀嚼,借以標榜自己的潔身自好,而得不到她的男人們則鄙夷著,同時在每一個夜晚想入非非。
他們不給她工作,沒收了她的房子,斷絕了她的一切后路,國難當頭,家破人亡,瑪蓮娜沒有一點依靠,貞潔?和生存相比,貞潔不值一提。
他們終于得償所愿,把她逼成了一個蕩婦。
可是他們卻說,是她自己要成為蕩婦。
人民需要蕩婦。
一個夜晚,瑪蓮娜踏上了遠去的列車,在他們對她的折辱還意猶未盡的時候。
如果故事在這里結束,那還不算是一個悲劇,至少瑪蓮娜的美麗,不管純潔還是放蕩,總歸還殘留在傳說中。可是悲劇之所以是悲劇,就是因為它會摧毀一切美的東西。
沒人知道瑪蓮娜在他鄉(xiāng)做了什么,但是最后,她跟隨自己大難不死的丈夫回到了西西里小鎮(zhèn)。當年的少年雷納多也已長大,穿上了象征大人身份的長褲,臂間也挽上了姑娘,他終于能夠像個男人一樣直視自己年少時的夢,可是他看到的瑪蓮娜——穿著暗紅色的衣裙,平底鞋,費力地提著巨大丑陋的黑包,磕磕絆絆地走在依舊昏黃的路上。
年少時的夢啊,她再也沒有讓人眼前一亮,她低著頭,垂著眼,再也不是驕傲的天鵝。
當她還高貴的時候,小鎮(zhèn)的人們對她嗤之以鼻;而當她泯然眾人時,他們卻愿意接納她,尊敬地叫她“瑪蓮娜女士”。
無他,只是因為瑪蓮娜滾上了一身塵埃,如他們所愿。
人性,真是最不可捉摸的事物,一方面追求美的本能讓人們不停哀嘆這世上缺乏美麗;另一方面,嫉妒和貪欲卻讓他們殘忍到足以將一切美麗拖入泥淖之中。
影片的最后,瑪蓮娜提著裝滿蔬菜的破口袋一瘸一拐地離開雷納多的視線,伴隨著少年的獨白:
“歲月匆匆,我后來愛過很多女人,當我把她們緊緊抱在懷里的時候,她們會問我會不會記掛她。我想當時是會的,但是只有我知道,我不會忘記的,是那個從來沒有問過我的女人,她就是瑪蓮娜。”
她不會問雷納多是否會忘記他,她也不會問她的丈夫為什么不早點找到她,她更不會問小鎮(zhèn)上的人們?yōu)槭裁匆绱丝链约海髞韰s能做到若無其事……
其實可以問的事情很多,可是瑪蓮娜不問,瑪蓮娜不會質(zhì)問任何人。
不說,不問,不反抗,
或者說,不能說,不敢問,不得反抗。
這就是瑪蓮娜悲劇一生的原因所在。
西西里的傳說,就此煙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