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昭君,我想記錄我生活工作的點點滴滴,今天是我每日一篇文章的第931天。
說起《一千零一夜》,高爾基先生曾經這么評價,在民間文學的宏偉巨著中,《一千零一夜》是最壯麗的一座紀念碑,它表現了東方各民族——阿拉伯人、波斯人、印度人——美麗幻想所具有的豪放的力量。
《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人民的智慧結晶,作為我們重點推薦的一步阿拉伯文學經典。這本書匯集了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神話傳說和寓言故事。它的內容豐富多彩,故事情節跌宕,語言通俗流暢,想象也奇幻至極。讀來時常像是在遨游云山霧海。那么,為什么這本書叫《一千零一夜》呢?
這本書的第一個故事。一位古代阿拉伯國王山努亞因他的王后與人私通,他自己就變得殘暴不仁,每天晚上都娶一個新娘。第二天一早再把這個新娘給殺了,以此來報復。這下宰相的女兒,美麗聰明的山魯佐德看不下去了,為了拯救無辜的女孩子,山魯佐德挺身而出,主動前往王宮。每晚都給國王講故事,但每每講到關鍵部分,天卻亮了。
因此,國王留下了山魯佐德的命,要她繼續給自己講故事。這樣的故事整整講了一千零一夜,國王最終幡然醒悟。這本書也就因此得名《一千零一夜》。
當然,這本書最早是阿拉伯民間的說書人口口相傳的,直到公元10世紀,一個勤勞的伊拉克人,哲赫舍亞里,從說書人那里收集了一千個阿拉伯、波斯、印度、羅馬等民族大大小小的故事,并且以夜為單位。讓每一夜都成為一個完整的故事,這便是《一千零一夜》的雛形。也有漢譯本將這本書稱為《天方夜譚》,原因也很簡單,因為中國古代曾經將阿拉伯國家稱為天方之國。天方之國的睡前故事自然就是天方夜譚了。
翻開這本書,最直觀的感受是什么呢?
浪漫,溢出去的浪漫。不敢相信的是,幾乎書里的每個故事都運用了文學中最大膽,最荒誕的浪漫主義手法。好像是二次元動漫里才能搭建的故事結構,讓你的想象永遠跟不上故事的走向。
被迪士尼改編了無數個版本的《阿拉丁與神燈》可謂是浪漫想象力的模板。擦一擦生銹的破油燈,便能呼喚出一個身材高大,無所不能的燈神。隨口說出一個愿望,燈神就能在一夜之間蓋起一座雄偉華美的宮殿。碰一碰戒指,就能從巴格達瞬間轉移到千里之外的古埃及。
在《巴士拉銀匠哈桑》的故事里,美麗的少女披上一件羽毛編織的衣服,就能化身為自由翱翔的飛鳥。戴上一頂破舊的氈帽,就像哈利·波特披上了隱身斗篷一樣,誰都看不見。揮舞一根普普通通的銅棍子,轉眼就成了世界主宰,飛天遁地。七個以一敵萬的超級魔鬼全都任憑調遣。
這樣近乎魔幻的故事傳到西方國家后,影響力可想而知。從那以后,東方文明永遠蒙上了屬于自己的神秘面紗。其實,歸結到文學作品的根本,沒有完全脫離現實的浪漫,《一千零一夜》的故事里既有魔幻又有現實,它的故事既正視現實,又關心現實。
《阿拉丁神燈》它像是一幅中世紀阿拉伯社會的風情畫,畫里有好客熱情的阿拉伯人民,富麗堂皇的蘇丹王宮,裝飾精美的阿拉伯服裝,巍峨精致的清真大教堂。閱讀文字,我們仿佛進入了原汁原味的阿拉伯世界。
《商人與三個老人的故事》就像是砸開外殼吃核桃。故事的表面披著妖魔鬼怪的外衣,脫下來還是現實。現在旅行的商人累了,在樹下休息,掏出干糧和椰棗吃完后,隨手將棗核一扔,就招來了魔鬼。魔鬼說商人是殺害自己兒子的兇手,要殺掉商人報仇。因為商人扔掉的棗核,正好砸在了魔鬼兒子的胸口上,把他砸死了。
隨后文風一轉,出來三個分別牽著羚羊、黑狗、騾子的老人,像魔鬼講起了三個離奇古怪的故事,為商人求情。第一個老人牽著的羚羊是老人的堂妹,與老人很早成了婚,卻沒有生下一兒半女,老人因此取了新的妻子,生了兒子。堂妹因妒而生恨,使用魔法將老人的妻子和兒子都變成了牛。結果惡有惡報,反將自己變成了一只羚羊。
第二個老人的兩條黑狗是老人的兩個哥哥。哥哥們因為妒忌老人的財富,而將老人和他的妻子都扔進大海,可沒想到老人的妻子是個法力高強的精靈。不僅救了老人,還讓兩個哥哥受到了詛咒,變成了黑狗。
第三個老人的騾子是老人原來的妻子。妻子婚外情被老人發現,不但不知悔改,還用邪惡魔法將老人變成一條狗。幸虧后來有其他魔法師相救,才將老人恢復原狀,還把老人出軌的妻子變成了騾子。
這三個看似魔幻的故事,講的卻是百姓身邊的家長里短,這也是《一千零一夜》一個完整的特色?;孟肱c現實元素不停地交織,變成了一張錯綜復雜、包羅萬象的大網,任何想象都可以在網里面成為可能,前一秒是死的,后一秒馬上復活。剛剛還是人,一會兒又變成動物,讀起來亦真亦假,也趣味橫生。
龐大精致的框架式結構,是《一千零一夜》最為鮮明的創作特點,《一千零一夜》是框架式故事結構模式的集大成者。全書用一個主題故事,宰相女兒山魯佐德給國王山努亞講故事的情節,穿針引線,將大大小小264個故事,融入到山魯佐德給國王講的故事里面,變成了故事套故事的框架,大故事套小故事,小故事套小小故事。
比如《漁夫 魔鬼和四色魚》的基本情節就是漁夫在海邊捕魚時撈出一個巨大的黃銅瓶,打開后放出了魔鬼,魔鬼與漁夫產生了激烈沖突,最終又達成和解。魔鬼報恩后消失,第一層故事結束。但隨后又通過魔鬼的報恩,指引漁夫將山間的四色魚進獻給國王,引出了《四色魚的故事》。國王又通過四色魚的古怪表現,來到捕撈四色魚的山澗,見到了一位被石化的王子,又引出了《石化王子的故事》。
這個結構連續套了三個圈,仿佛一個俄羅斯套娃,這種閱讀的好奇心就會被不停地調動,促使讀者不斷地往下看,《一千零一夜》的經典篇章《商人和三個老人的故事》《腳夫和巴格達三個女人的故事》《駝背的故事》,這些故事也采用了這個結構。
框架式結構解決了傳統小故事篇幅短,故事表現性不強的問題,大小故事自然地銜接,讓整個故事形成一個整體,新故事通過這種方式一個接一個地延續,也合情合理地使得最初給國王講故事的宰相女兒,山魯佐德的生命得以不斷地延長,做到了承上啟下,無限地延伸與拓展。這個故事就算講到一萬零一夜,也完全說得通。
正是這樣一種經典模式,對西方的戲劇、小說等創作帶來了巨大的影響。意大利文學巨作《十日談》在結構上完全借鑒了《一千零一夜》。大小朋友也可以一起閱讀一下這部經典名著,會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大家都知道《一千零一夜》是民間搜集而成的,很多故事的作者已無法考證,但看完整本書會發現,書中的主人公自然地被分成了兩種類型。
第一類主人公大多社會地位低下,是受人欺侮的勞苦大眾,但他們本性純良,剛毅正直?!兑磺Я阋灰埂酚靡环N隱藏的善良的規則,正是在歌頌人性中善與美那無比珍貴的強大力量。正是這些高尚的品質,樸素的愿望,對美好生活的渴求,形成了不同時代,不同地區的人民群眾彼此心靈相通的真實共鳴。
另一類型的主角也貫穿了始終,他們是智慧和勇敢的斗士,他們的敵人可能是人,可能是大自然,也可能是殘暴不仁的統治者,恐怖兇猛的妖魔,惡劣兇險的社會環境。從全書的開篇故事,國王山努亞和他的“一千零一夜”開始,宰相女兒山魯佐德就在與殘忍殺害少女的國王斗智斗勇,掀開了《一千零一夜》的序幕。
可以說,美好的品質,無窮的智慧就是《一千零一夜》核心的價值追求。這本書用這兩類主角在不同的故事背景里探索世界,卻帶來了完全相同的答案。與人為善,人與其善;心量狹小,則多煩惱,心量廣大,智慧豐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