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開學季,大大小小的孩子們過完了悠閑的假期,開始了忙碌。小學升初中,家長們求爺爺告奶奶絞盡了腦汁,想把自己的寶貝“擠”在重點中學的計劃片內,初中升高中,家長寧可掏高價傾其所有也要上重點學校,陪讀擇校那是全力以赴,高中升大學,家長們比自己當年高考還緊張,全家備戰(zhàn),如臨大敵,有一種為了孩子寧愿犧牲一切的感覺。為了孩子的將來真是操碎了心。為了孩子們的將來家長們都拼了血本。
(一)
小可的爸爸是煤礦的老板,頭幾年,煤炭市場紅火的時候,掙了不少錢。為了孩子的將來打算,頭幾年在天津寶坻買了房,入了戶口,那一年,小可上初二,小可初中一畢業(yè),媽媽就帶著小可去了天津,在寶坻中學讀書,今年小可考了460分,被四川的某二本院校錄取了,高考結束后,小可的爸爸把天津的房子賣掉。朋友們都說,小可的爸爸有眼光,有魄力。要是在本地,小可只能上專科了。
(二)
莉莉的爸爸媽媽是外企的高管,她高中一畢業(yè)就去了澳大利亞讀書,當了高考移民,就連爺爺去世了也沒有回來。暑假回來的時候,小姑娘長高了很多,也懂事了不少。當說到爺爺的時候,莉莉眼里充滿了淚水。
(三)
芳姐的女兒豆豆今年高考考了450分,這對一向好強的芳姐來說是一個致命的打擊。芳姐是一個單親媽媽,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女兒身上,為了女兒,她每天省吃儉用,衣服挑最便宜的買,菜挑收攤時的買,可只要是女兒用的東西,全部都是挑好的買,從女兒出生那天起,花姐就把全部身心都撲到了孩子身上。舉在頭頂怕曬著,含到嘴里怕化了。別的孩子有的,女兒也得有,別的孩子學什么,女兒也得學什么。女兒上初中時,學習成績是年級前十名,這前十名的成績,用花姐的話說就是用錢和時間堆出來的。一周七天,都排的滿滿的。周一至周五放學后,進行一對一數、理、化、英輔導,周六周日上午小提琴,下午畫畫,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除了過年、過節(jié)、過生日、生病,其他時間就是學習,學習,再學習。芳姐說,如果不抓緊時間學習,女兒就輸在起跑線上了。請問:是孩子輸在了起跑線上,還是芳姐姐您輸在了起跑線上呢?花姐小時候家里窮,姊妹們多,高中畢業(yè)就進廠當了一名工人,總盼著女兒比自己有出息,只要孩子上學用錢,她二話不說就是買!買!買!女兒也很爭氣,考上了省重點高中。
從女兒上高一那年開始,芳姐就在學校附近租了一套學區(qū)房,當起了陪讀媽媽。每天除了上班,都在學區(qū)房內料理女兒的吃喝拉撒。滿心期待女兒今年能考上一本,圓了自己的大學夢,四年之后再考個研究生,她這個當媽的就可以大事完畢,游山玩水了。可是,高考之后女兒就因突發(fā)性心臟病住院了。豆豆現(xiàn)在這種情況,芳姐怎么不傷心難過呢!她只能祈求女兒早日康復了。
為了孩子的健康,請做父母的高抬貴手吧。雖說你生了孩子,養(yǎng)了孩子,為了孩子操碎了心,但孩子不是你的私有財產。
?現(xiàn)在的家長為了孩子的前途,真是想盡了辦法,感情疏離,傾其所有,有錢有勢的拼爹,拼財,拼人脈。家庭條件一般的,拼的是孩子的刻苦和健康,這種做法可取嗎?
再問一句:用哈佛大學的通知書換您孩子的健康,您可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