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聽說這本書是在微信上面,當時的標題很吸引人眼球,大概類似于少女通過整理掙得多少萬之類的。后來新學期開學想要有一個新氣象加之自己買了kindle于是就在kindle上讀完了它。
讀完之后趁熱打鐵整理出了三箱物品然后捐給了學校的一個義賣組織。效果就是那段時間有好多人都問我是不是談戀愛了,因為笑得好幸福。這是真事。
《怦然心動的整理魔法》不同于其他的整理書籍,它注重的是感覺而不是方法。也許這也是它讀起來讓人感覺輕松而且實踐起來很容易的原因。
由于作者十幾年來以整理為謀生手段,上門幫助整理,發表演說,所以書中引用了大量的整理實例。
引用實例有兩個好處,一個是可以讓讀者進行類比,照搬方法,另一個是可以激起讀者的整理欲望,想要去驗證書中所說的方法是否真的那么神奇。
事實上,我本人就是那些 好奇讀者中間的一員,幾乎將書中所有的整理方法能用上的都嘗試了一遍。然后現在房間還有整個人都變得清爽了許多。
本書提到了三個關鍵詞:心動,扔,交流
心動
判斷一個物品是否應該留下的方法就是看你在觸碰到它的那一瞬間是否有心動的感覺,而且一定要是第一感覺,如果是經過了自己的再三思考和猶豫的都不算。
這樣就保證了你房間里所擁有的所有的東西都能夠讓你心動。生活在一個被令自己心動的環境里想不幸福都很難吧?
扔
判斷完物品的去留以后就要行動了。該扔的扔,該留的留。
但對于大多數人做到這一點都很難,因為我們總是會在扔掉一件的東西的時候想“這東西以后還能用得到的吧”或者是“就這樣扔掉了多可惜呀”
但其實我們不知道,當一件物品不能夠讓我們心動的時候,即使我們不將它扔掉,以后也不會再用它。即使以后用到,次數也會非常的少。
而保留的代價則是我們的房間被大量無用的物品所占據,擁擠得整個人都透不過氣來,心情自然也不會那么好了。
交流
這里的交流指的是主人與物品之間的交流。每一件我們自己的物品,他們的存在都是為了幫助我們變得更好。
不論我們在外面受到了多大的委屈,也不管別人如何不理解我們,他們始終都是無條件支持我們,并且只要能讓我們過得好無論怎樣辛苦他們也愿意。
說實話當時我讀到這樣一個觀點的時候內心其實是驚呆了的。我想在整個中國找出能夠這樣想的人也是屈指可數的吧?但仔細一想這樣的做法反映的是作者感恩、認真并且時刻充滿活力的生活態度,心里不自覺地對這樣一個不同尋常的女生產生了敬意。
整理改變的不僅是我們所處的生活環境,它同時也教會我們一種新的思維方式,那就是學會舍棄。用得著的東西留下,心動的東西留下,其他的一概扔掉。
只有在不斷舍棄的過程中,我們才會明白什么對我們來說才是真正重要的,什么才是我們真正想做的。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朝著自己真正想要東西的方向去努力。
所以說,這本書教會我的不僅僅是整理那么簡單。
如果說,你想要幸福的生活,那請你一定要去讀一讀這本讓人怦然心動的魔法書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