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矢島美由希所著的《日常生活中的思維導圖》,剛好前段時間跟閨蜜說想要找個周末一起出去玩一趟,于是我就現(xiàn)學現(xiàn)用,制定了我們的出游計劃。
從出發(fā)前的訂票、住宿、行李用品,到行程安排、景點選擇,以及本次出游最最最重要的美食尋覓,是不是一目了然啊~ 而且這樣的形式,相對于純文字版的攻略,思路也更加清晰。
其實很早之前就接觸過思維導圖,不過一直以來都沒有對它的用途進行過深入了解,用得最多的也只是看書時按照書本目錄做摘抄筆記。最近讀了《日常生活中的思維導圖》,才驚覺原來思維導圖的應用范圍如此之廣,使用技巧也非常簡單,并且可以幫助我們理清思路、解決難題。
思維導圖由東尼·博贊于20世紀70年代創(chuàng)建,他將其稱為“大腦使用說明書”。制作思維導圖其實是一個分解步驟不斷重復的過程,用線條將浮現(xiàn)在腦海中的事物連在一起,可以激發(fā)思維、減少疏漏。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可以從不同角度透徹地分析一個主題,縱觀全局、注意到信息之間的聯(lián)系。
書中例舉了大量的實例向我們展示了思維導圖的應用,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用來制作購物清單、制定旅行計劃;在學習上,我們可以用來教導孩子構(gòu)思作文、學習漢字、考前復習;在職場中,我們可以用來做講座筆記、整理工作內(nèi)容、規(guī)劃未來等等。可以說,思維導圖滲入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任何事情都可以通過它來理清思路。
日常生活中,我們也會通過分項列表的方式來進行記錄。但是與分項列表相比,思維導圖的優(yōu)點就體現(xiàn)出來了。在分項列表中,增加或補充內(nèi)容的會讓列表顯得雜亂,有可能在反復增加和刪除之后需要重現(xiàn)制作分項列表;而在思維導圖上可以隨時地補充內(nèi)容,只需要增加一個分支即可。
那么如何繪制思維導圖呢?書中列出了7條規(guī)則:
1、“紙張”上
挑選紙張有三個要點:種類、規(guī)格和朝向。
種類:使用沒有格線的白紙。
規(guī)格:選擇A4或A3,但也因人而異,初學者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
朝向:橫著擺放,因為比起上下伸展的細長景象,我們更容易認知左右展開的景象。
2、畫“中心圖像”
仍舊包括三個要點:內(nèi)容、時間和大小。
內(nèi)容:不需要漂亮的“畫”,只要用顏色和形狀將自己的“心中影像”如實地反映出來即可。其實大多時候,思維導圖是畫給自己看的,只要能解決自己的問題就好,不必考慮別人能否看懂。
時間:描繪“中心圖像”所需要的時間約為五分鐘。
大小:“中心圖像”的大小在直徑五厘米左右,對長度沒有概念的,可以參考大概“一拳”大小就可以了。
3、使用“顏色”
“就是就是要五顏六色”,只要挑選自己喜歡的顏色就可以了,這樣不僅可以一掃消極的心情,還可以樂觀地分析問題。
至于用筆,作薦用鋼筆,尤其是水性鋼筆。流暢的筆感有利于激發(fā)流暢的思路,所以在文具上也要“奢侈”一點。
4、延展“線條(分支)”
第四條規(guī)則包括:形狀、粗細和長度。
形狀:繪制性感的曲線,參考女性腰部S形曲線。線條的繪制技巧在于根部粗尖部細,可以參考“走之旁”。
粗細:從中心圖像中最先伸出的“主支”最粗,主支以及下面的二級分支和三級分支應盡量使用不同粗細的線條。
長度:分支的長度和分支上的文字要保持平衡。
5、在上面寫下“語言(詞語)”
“1分支1詞語”的規(guī)則,即一條線對應一個詞。若初學者覺得有難度的話,可以稍微放寬要求。
思維導圖允許對內(nèi)容進行整合,可以用“{”等符號把對象括起來,在下面延伸出其他分支。
6、“層次化”
“層次化”很重要,但對于初學者來說卻是一個容易落入的陷阱,他們過于在乎這條規(guī)則,反而畫不出東西。
層次化的規(guī)則可以分為“分層”和“排序”兩部分。
在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分層會隨著我們的知識和興趣點的變化而呈現(xiàn)出不同的特點。因此,在繪制時,先不管能不能用上,把想到的所有點子全部記下來,然后再重新寫進完整思維導圖。
在分層的基礎(chǔ)上,我們可以按照某一規(guī)律對其進行重新排列,這就是排序。分層和排序結(jié)合起來,才算是“層次化”。
層次化、分層、排序,這些術(shù)語看起來很難,但只要動手畫一畫,就會察覺到它們是思維導圖自然的一部分。也就是說,如果你覺得“不對勁”“畫不下去了”,那就是“層次化”體現(xiàn)得不夠好。這個時候,你就要反復修改,最終就會畫出一副整齊利落、各居其位的思維導圖。而這副圖想必也完美地實現(xiàn)了“層次化”。
7、“TEFCAS”
“TEFCAS”是“嘗試(Trial)”、“行動(Event)”、“反饋(Feedback)”、“檢查(Check)”、“調(diào)整(Adjust)”和“成功(Success)”的英文首字縮寫,這一規(guī)則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總之先試試看”。
第一步是嘗試,然后是行動。從這兩步中,我們將有所收獲(反饋)。確認(核實)自己的收獲并反復調(diào)整,終將走向成功。
在熟悉了思維導圖的繪制之后,我們就可以在原有的基礎(chǔ)上,根據(jù)自身情況,打破規(guī)則、選擇適合的形式。比如,可以有多個中心圖像、一個思維導圖只有一個分支等。
重點來了,像這種工具類的書籍,最重要的就是要應用!應用!應用!大家都來做行動派,像我一樣,看完書后就立即行動起來!我是直接用軟件畫的,這里PO2張手繪的圖,我相信看完這幾張,每個人想要行動的興致會更加高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