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2019年的最后一天,在漂亮的廬山完成真北啟航班第二次課程的記錄。記錄真好,以前每兩年左右會整理手機里的照片做一個家庭相冊,但照片里面基本上很少自己,反而現在寫成文字了,自己才能成為主角。
止語游戲
深圳的冬天和秋天,沒有清晰的界線,12月13日,啟航班的第二次課程如約而來。我比上一次提前了到,穿著薄薄的羽絨服,打開車門還沒有走出來,冬日的暖陽夾著秋天的涼風就迫不及待地鉆進我的車廂,給我來了一個擁抱。我跨出車廂站了起來,深深地呼吸了一下海邊的空氣,環視了一下這個熟悉的度假村:幾排整齊的紅白搭配的歐陸風格別墅,會議樓的外觀有點像寬闊身軀的大教堂,朝向大海,俯瞰葵涌灣。流暢的雙行車道仿佛從沙灘開始,延綿著一直延伸到大堂前,車道兩邊草地綠綠蔥蔥,小野花爭芳怒放。房子的二三四樓是聯排的大玻璃窗,此刻反射著閃爍的金光,敞開著迎接我們的到來。
我想你已經能感受到12月金沙灘的悠美。是的,我也以為我已經看到金沙灘最悠美的一面了,直至到…
讓我們時間快進到12月14日的晚上9點,我們剛剛完成了一個集體情緒漸變演繹的活動,我的鄰家大姐姐柯嘉老師說:“我們從今天晚上離開課室開始,到明天早上的10點半,要持續地上一個課程內容。”我戈登了一下,柯嘉繼續說“這個課程叫止語游戲,大家在這段時間不能說話,不能進食,可以喝水;另外還需要把手機交到晨寶處,不能打游戲,不能看電視;作息時間像平時,不可以做任何有目標的事情來打發時間,包括打坐,包括發呆;除了正常睡覺時間段以外,不可以在一個地方呆超過半小時,不可以和任何同學有眼神的交流。”
大家第一反應這是一個讓我們體驗離開手機的靜心活動,我也一樣。這樣也挺好,很久沒有試過手機在身體3米以外了。在外面學習,我習慣了晚上會和老婆分享一下學習心得,因為她對我課程的內容也有很多共鳴。所以我需要在止語活動前給她一個電話,想告訴她我要離開手機十來個小時。不過是大女兒接的電話:“媽媽她在吹頭發,爸爸你還沒有下課嗎?”我說“你告訴一下媽媽,我們老師讓我們嘗試從現在起到明天早上都不碰手機,我也很想做到,因為如果我以后也能做到很長時間都不碰手機的話,就有更多時間陪你玩了。所以我一會掛電話后就要等到明天中午再給你們電話了。”后面我大概問了問女兒今天的活動情況就掛電話了。
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我很放松,內心平靜里卻隱約有一點點的傷感,這大概是我太小就離開我的父母,所以每次和自己的孩子道別的時候都會勾起那段回憶。不過隨著下一個深呼吸后,我插在褲袋的雙手捏了一下自己的大腿,我游走的思緒又回到了自己的身體。
我走出了這座寬闊身軀的大教堂式的會議樓,此時天與海已經渾然一色,遠處大貨船上還有燈光,噢,還有一個很小的漂浮燈塔,卻非常顯眼,微弱的黃色一閃一閃,不斷起伏的海平面像推動著她不斷地向我靠近,雖然被遮蓋在朦朧的夜色和霧氣里面,但黃光的溫暖感覺比冬日的暖陽還要舒服。此時,樓房外延綿雙行車道旁的路燈像是站立整齊的守夜人,他們站在那里,傾聽著周圍萬物沉睡時的呼吸聲:大海的,道路的,草坪的,仙人掌的,還有那不高不矮的大葉植物…
我走在路上,被這一排路燈牽引著,“呱,啦呱,啦!”腳下發出了響亮的聲音,打破了深夜的寂靜。我低頭一看,原來我踩到了大葉植物的落葉上了。大葉植物的落葉大而干,枯黃的葉身蜷縮成蝸牛的外殼,所以被踩時發出了響亮的聲音。我被這響亮的聲音驚喜了一下,要知道,我現在沒有手機,同學暫時都假裝不認識,家人也不在身邊,朋友也不能聯系,這片落葉卻要跟我打招呼。我輕輕踢了一下她,“咕嚕,咕嚕”,落葉在地面上滑動了幾下,像老朋友見面說著小時候的昵語,沒有任何字面意思,只是互相做個鬼臉,然后相擁而笑。我想起了我大學最好的朋友,他笑起來很怪,“嗬,嗬,嗬嗬嗬”,他是個文藝青年,他看的影片我很多都覺得太平淡看不進去,不過他從不會放棄引導我走進每一個他認為很感動的畫面。我們很久沒有見面了,如果現在有手機的話,我可能會馬上給他打一個電話,不過我現在只能有自己陪伴。
“呼~”一陣風從樹頂上竄了下來,我夾緊了一下肩膀,風還是從我薄羽絨的衣領沿劃了一圈我的脖子。我抬起頭,皎潔的月光透過樹葉縫隙,隨風飄灑著下來,落到樹葉上,落到我腳下,發出細微的“噓噓”聲。這一片黑夜,好像都知道我現在只有一個人,都想跟我說上一兩句話。白天的時候我覺得這個度假村很美,那是一瞬間的感覺,然后我知道我要上課,我要學習,中午會有個小歇,過兩天上完課后會回家繼續正常的工作生活。
我大部分的時間會跟隨著自己的念頭,開展我每天的工作生活。在呼吸和冥想時,能感受到片刻寧靜給自己帶來的喜悅,但極少有機會像這次一樣在月光都能發出聲音的道路上慢慢前行。此刻的金沙灘比任何時候的金沙灘都要更加溫暖我的心。
我想起了我小女兒時常唱的一首歌“太陽溫暖我的心,世界流轉在四季,等到黑夜最長那一天,再次相聚在森林里”,是的,過幾天就冬至了,那是黑夜最長的一天,而此刻,我在享受著黑夜的寧靜。
我們90%左右的行為是沒有意義的
止語游戲給我的體驗遠不止上述的寧靜畫面,那天晚上,我花了半個小時洗澡,第二天早上醒來后我過了極奇漫長的兩個小時,如果每個畫面每個感受以及當時的念頭都記錄,可能可以寫一部中篇小說了。“因為課程時間的限制,我們的止語游戲只能做一小段時間,讓你們體驗一下無為的感覺。”第二天鄧導先對我們的止語游戲做了更深入點的詮釋,“我會建議你們自己找時間,做大約兩到三天,在兩到三天里,不允許有目的地做任何事情的話,人的感覺體驗可能會包括,寧靜,狂躁,喜悅,不安等等。我們要體驗并逐漸適應這些感覺,其中的一些不安感會推動著你沒事也找事做,而你還一點都不意識到。”隨著,是很強烈震撼的觀點“相對于我要你們體驗的無為,有學者認為我們大約90%的時間是在妄為,也就是說我們90%左右的行為是沒有意義的。”
我對90%這個數字還沒有深刻的感受,但是我深深地感受到寧靜帶來的美妙;我對妄為也說不上有多深的感受,但我對妄想有太多的體驗了。我在沒有練習呼吸冥想之前,我常常會相同的一件事情,不斷在腦袋里面環繞,派生的分支的念頭不斷出現,重復出現,導致自己很沮喪,而那件要處理的事情還一直懸在心里折磨著自己卻做不出行動。
負面情緒處理方法
“我們強調要對自己的情緒有所覺察,因為負向的感受,負向的動機,負向的思維,負向的行為,然后又導致負向的感受,這是一個沒完沒了的惡性循環。人要真正的解脫,一定要有能力把想法和感受區分開來。”這是我弟N次聽鄧導說這個話題了,不過是我第一次感覺到自己想向全世界分享這句話。而且這次課堂,我得到了更具體的方法論。
“首先你一定要深刻認識到當你有負向情緒時,你的所有念頭都是沒有價值的。我這里告訴你們一套處理方法。”這個方法我希望我盡可能多的朋友能看到,也希望我能夠發明一些方法讓他們快速體驗到他的威力,而不需要像我一樣,從聽到到體驗到花了差不多一年。
1. 覺察到負面情緒
2. 深呼吸,感受情緒帶給你有哪里身體部位的不適感
3. 把手放在有不適感的地方
4. 深呼吸,打斷所有的念頭,放棄想此時此刻解決問題的沖動
5. 看著情緒慢慢地消失
我前段時間幫助一個有擔憂情緒的朋友,結合呼吸,輔助她使用這個辦法并體驗這種辦法給她帶來的效果,她給我反饋是從來沒有體驗過寧靜帶給自己的如此程度的欣喜,睜開眼睛是甚至感覺這個世界美好得不真實。第二天她還給我反饋她打了一個之前一直猶豫不知道怎樣表達的電話,而撥打電話時以前的思想障礙好像一下子消失了。我朋友的這個案例我另文有描述。
焦慮
焦慮的情緒像是這個社會的主基調,焦慮無處不在。為了訓練我們對自己情緒的覺察能力,我們的課堂會不定時地讓同學們做氣象報告,覺察自己當下的身體感受,情緒,念頭。
“艷紅你來報告一下”鄧導點名讓坐在他身旁的艷紅來報告,像要故意打破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的定律。
“啊,我啊?”艷紅平時很少主動說話,但你能看到她眼睛里面,其實不需要眼睛了,眉毛,嘴巴,鼻子,臉蛋都能看到,她有很多話想說;但就是有東西妨礙著她。
“我覺得自己現在很焦慮,很著急,身體也很僵硬麻木,有點難受。”艷紅說。
“嗯?那你知道自己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受嗎?”
“我昨天聽到黃靜分享生命碼頭的時候說她經過很多學習,現在已經沒有什么成為她的碼頭了。然后生命故事里面我幾個組員都展現出來非常好的生命狀態,另外每天的學習,都看到很多同學在不斷地成長。而我自己,好像一直就沒有什么進步,我覺得我好像越拉越遠了,我真的很著急。”艷紅這些話相信憋很久了。
“哦~”很多同學都忍不住被艷紅逗笑了一下,因為艷紅說自己很著急的時候就像一個很靦腆的5,6歲的小女孩。
“艷紅你平時也會經常和別人比較的嗎?”鄧導追問。
“呃,也許是吧,但我真的覺得自己很差勁,別人可能也會這樣看我的”艷紅說。
鄧導現場很誠懇地問了一圈大家對艷紅的看法,大家也很真誠地回答,答案是沒有覺得艷紅很差勁,真實答案是沒有多少個同學在專門留意艷紅。
鄧導借艷紅的案例展開和我們討論了互相比較能獲得什么樣的好處和壞處,以及生命的價值是什么。特別是生命的價值,很多同學都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庭海的夫人也分享自己覺得價值需要在關系里體現出來,但她也沒覺得自己對誰有價值。還好庭海即場給予了她夫人價值的肯定,特別是對小孩的價值,已經到了讓他嫉妒的地步。有關生命價值的討論,我自己認為價值都是有參照體的,我的價值是什么:
1. 對這個宇宙來說,我的價值微不足道,無限小;
2. 對這個地球來說,我的價值其實也是可有可無的,哪怕比爾蓋茨,毛澤東,有或沒有他們,放到地球幾十億年的歷史里面也是無感;
3. 對這個國家,我的價值可能是多納些稅,多做一些好事,為和諧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但如果放到國家幾千年的歷史長河里面,也基本上可以忽略了;
4. 放到家族里面,價值可能是多生幾個兒子,做幾件讓家族榮耀的事情
5. 放到我的家庭里面,我對小孩價值是一個不可替代的賦予他們生命,陪伴他們成長的爸爸;我對我父母的價值是,延續了他們的基因,帶給了他們歡樂,老年時我是他們的依靠;對我妻子的價值是,我是陪伴她在這個世界上走最長路的人…
6. 我對朋友,工作伙伴的價值,包括歡樂,陪伴,物質
7. 我對我自己的價值??
我對自己的價值是什么??當我想到這里的時候我是茫然的,我記得我進入真北課堂前的一個晚上,我躺在沙發上想了一晚都不知道自己有什么追求,只是想到了也許我就這樣碌碌無為地老去而傷心地流淚。現在?我也沒想得很清晰,不過我在一次冥想中突然間覺察到自己的念頭,居然在想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我趕緊中斷冥想,打開手機把我那時的想法記錄了下來。我想我至少在尋找自己價值的正確的道路上了。后面我都會把冥想時出現的一些有建設性的念頭記錄下來,的確,這樣做,以后再被相同念頭纏繞的頻率低了很多很多。
我的焦慮
當很多同學包括我自己在被艷紅逗笑的時候,都未必能在當時就覺察一下自己有沒有類似的情況。我當時是沒有,但到這次培訓快完畢的時候,我覺察到自己的焦慮,而且和艷紅很相像。艷紅,如果你在看我的文章,我想跟你說:你并不孤單!
這幾天我們也有小組講述生命故事,生命碼頭,反復的練習這有助于加深我們對自己的了解。小組分享是,我聽到了阿璞的創業故事,一個還在學校的準畢業生,一直對自己喜歡什么非常清晰,追隨一條在大罩杯社區里的創業邀請,只身跨省來到深圳,成功打造出一個大罩杯bra的品牌,我為她的勇氣,激情,運氣,樂觀,成績所感染;也聽了漢林20歲還是一個無底薪的銷售人員時,就已經規劃出自己30歲,40歲的里程碑內容,而且這二十年來一直堅定地按照自己的規劃并一步一步地實現了,現在也對50歲,60歲自己想要的生命狀態非常的清晰,他的前瞻,決心和毅力并非一般人來做到;也聽到小雁所經營的月子中心,在經歷過每月愁發薪的階段到現在半年后的訂單都已經爆滿,團隊自動化運作,不由感嘆小女子大能量…還有一些同學買房如草芥等各種豪氣故事,其實我,有焦慮了。我也在跟他們比較,我也有覺得自己很差勁,這直接影響了我對最后一天課程的投入度。
這種焦慮情緒一直持續到我回到家里,我跟我老婆分享我這個焦慮,她表示很能理解我,她偶然也會這樣,不過她同時也開解我說,你可以嘗試換一種思維,你現在課程能夠有那么多成功人士,你應該感到很高興,多和他們靠近一下多學習一下別人的智慧,很快就近朱者赤了。是啊,我為什么會解讀成我覺得自己很差勁呢,為什么我不會像我老婆所建議的這樣解讀呢?這應該可以使用冰山模型來深挖一下。因為我是隨機寫到這里,想簡單用冰山模型分析一下,好像不怎么適合使用,那還是先繼續寫下去,這個問題要找鄰家大姐姐幫一下我才行了。
冰山模型
既然剛剛說到冰山模型,正巧這次課堂我做了兩次引導者,來幫同伴分析她的行為。課程結束后到寫這段文字的期間,我又幫一個朋友和我老婆做過一些事件的冰山模型剖析。我愛上了這個工具,因為都非常成功地讓當時人改變了原有的負面解讀,從而對事件未來的進展有了更好的情緒基調,所以我也很想在這里記錄一次。
冰山理論把行為背后看不見的東西按深度又分了6層:
1. 應對模式:指責,討好,打岔,身心統一
2. 感受:當時的情緒
3. 觀點:自己的看法
4. 期待:對自己的期待,對對方的期待,對方對我的期待
5. 渴望:人類一些共性的渴望,被尊重,被愛,被理解,自由,有價值等
6. 我是誰:信仰,自我角色定位,靈性,本質
“今天我們要花多點時間來練習一下冰山模型”鄧導打開幻燈片,白幕上出現熟悉和親切的深藍色冰山圖片。因為已經在之前的課堂講解過冰山模型兩次了,所以還是比較熟悉的。親切是因為我每次看到這幅圖片,都會令我想起《泰坦尼克號》。“大家分小組,分角色,一個案主,一個引導者,一個觀察者,找一件你們最近發生的,現在想起來還有情緒的事件,使用冰山理論來進行剖析。”
和趙紅,龍珺組成了一組,她們說我是老學員讓我先來做引導,我也當仁不讓了,因為我挺喜歡的。我是第一次和趙紅做隊友,甚至名字也是組隊后才記住的,以前看到她覺得她很精致,也很嚴格認真那種。我潛意識總會使用居民背景和農民背景這樣來看人,老覺得居民就會看不起農民,所以我一般不會主動和太過精致的人打交道。看來小時候寄宿到別人家的經歷對我影響很深啊。這次近距離的細看和深入地交談后,趙紅真的很精致,五官和衣著都是,也真的很嚴格,從一會她對小孩的案例里可以看到,不過熟悉后她其實挺隨和的,而且經過這次交流后,我們碰面都可以很親切地打招呼了。唉!怎么我突然想起了好幾部古典小說里都有提過一個相似的情節,就是一個出身卑微的人后來甚至當上國王了,但是他還是非常在意要得到貴族階層的認可。
OK,回到冰山模型,趙紅的案例是這樣子的:趙紅的兒子現在高一,小學初中一直在南山最好的學校就讀,初中前都很聽媽媽的管教,成績也非常棒,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六大之一;但是上到高中后,好像沒有以前那么愛學習了,想和他好好溝通一下,他卻關房間門在里面玩手機。最近更是面臨這普通班和重點班的篩選,趙紅很著急,而小孩去好像不在意沒追求,拒絕溝通,于是趙紅很生氣。
我:“你大概知道自己在這件事件里面的應對模式是怎樣的嗎?”
趙紅:“指責吧,當我感到著急生氣時,我就很想罵他了。”
我:“有時候有些家長從小孩子比較粘,后來逐漸沒有那么粘了,也會很害怕失去孩子的愛,所以或多或少有些討好成分,你覺得你有嗎?”
趙紅嘴巴微張了一下,好像被觸動到了“你這樣一說,好像真的有一點哦。”
指責和討好結合是不是有點奇怪呢,我覺得不奇怪,可能自動反應的模式的確是指責,但因為深層次有討好的成分在,所以才導致連指責做不到很徹底,心里面就更加憋屈了。不過無所謂了,冰山模型的重點在下面幾層。
我:“你的感受?”
趙紅:“應該是生氣!”
“應該是生氣”說這句話的人都是腦袋在思考,并未真正和自己情緒鏈接上。
我:“或者我們給時間自己先深呼吸幾下,我們這個環節沒什么時間限制的,你可以再重新把自己代入回當時的場景,感受一下當時的情緒。”
趙紅深呼吸了幾下:“還是生氣。”
我:“嗯,我已經感受到你當時的確是生氣了。不過生氣是個很強烈的感受,常常會掩蓋別的情緒,有時會因為無力無助感導致生氣,有時自責內疚感也會導致生氣,有時”
趙紅又深呼吸了一下,說:“你說的的確是,我當時是很想讓他出來跟我好好溝通,但是我卻沒有辦法做到。”
我:“那就是了,你的生氣可能部分是小孩行為,但現在你也看到了,也有部分是你對自己沒辦法做到,無力導致著急然后生氣。”
我:“你覺察一下你是有什么觀點或解讀,而導致你有這樣的情緒的,即你為什么會生氣,為什么會覺得無力。”
趙紅:“其實我也不是要求他一定要做出轟天動地的大事,但至少要有宏偉點的理想,并為此而奮斗過,這樣才不至于后悔啊。但他現在好像對自己無所謂的樣子,我很著急。我們都是過來人,我們身上本身就有很多,也知道很多好的東西,我很想能夠傳遞給他,但他居然拒絕溝通。”
我:“所以你認為拒絕溝通是一種不尊重的行為而生氣,還是認為拒絕溝通是一種不愛你的行為所以生氣,還是小孩拒絕溝通是我無能的結果,還是其他?” 我必須提煉簡單的句子來讓她表達清晰自己的觀點。
趙紅:“是的是的,其實這三者都有點。”
我:“那么說說在這個觀點背后,你對自己的期待,對小孩的期待,和你覺得小孩對你有什么期待,都說一說。”
趙紅:“我期待自己能夠成功引導小孩樹立宏偉理想,熱愛學習,熱愛生活;我期待小孩能夠和我好好溝通,傾聽我的建議;”
“小孩就期待我不要煩他唄。”趙紅抿了一下嘴巴。
我:“好,那我們去到渴望,渴望是指人類共有的情感需求。被愛,被理解,被認同,被尊重,有價值的等等”
趙紅:“被愛肯定有一點,認同也會有”
我:“我想也是的,誰不想被愛,被認同呢。那我們看看我是誰這一步了。可以說說你自己有沒有什么信仰,你對自己的角色定位怎樣,你覺得自己是一個怎樣的人。”
趙紅:“我沒有宗教信仰哦,我是誰應該怎樣說啊?”
我:“從前面的談話里我有感覺到你是個且相信你也會覺得自己是一個很優秀的人,所以你很想把你優秀的基因,習慣,知識,人生觀傳遞給小孩。”
趙紅尬笑了一下。她其實無論讀書,事業,家庭總體來說都是經營非常棒的,在深圳本身就人才濟濟的地方也是綜合top 10%人士吧。
我:“給你人生來個定義的話,你會定義自己是一個優秀的媽媽,還是優秀的妻子,還是優秀的某某行業專家之類?”
趙紅:“優秀不敢說,但我覺得媽媽的角色是我所有角色里面最重要的吧。”
我:“對于我是誰,你還有更多的補充的嗎?譬如個人信念,個人核心追求,等?”
趙紅:“暫時沒想得那么多呢”
其實我對我是誰這一部分掌握得還不算很好,因為我自己也回答不上我是誰,但問題到這里我覺得也已經比原來表面的生氣行為要深入得多了。
我:“所以其實你是很重視自己作為孩子媽媽的角色的,你很愛你的孩子,你也很渴望得到他的愛,你的付出以及你的理念很希望得到小孩的理解和認同。”
趙紅:“是的呢”,趙紅的回答有點微弱,我看著她的眼睛,但她的眼睛應該沒有看到我,因為她現在已經有觸動她真我的心理活動了。
重新回到母子間最原始的感情里面,這種愛與被愛的感情當被發現時是最容易流動起來的,只是有時偏偏就是會被很所掩蓋了。
我:“所以我們往回走一走,回到渴望那一層,你原來是渴望被愛和被認可,現在還是這樣嗎?”
趙紅:“被愛是還存在,但被認同好像弱了很多,倒是被理解更強烈了。”
我:“很好啊,你覺察到自己的變化了。我相信愛與被愛的渴望在你們倆之間不存在誤解的。不過當當你渴望被理解的時候,也要想想他會不會也渴望被理解呢?你如果覺得你的小孩不理解你,但你自己又有多少理解你的孩子呢。”
趙紅原來還有點小生氣的心被完全打開了,她是真正愛她孩子的,之前生氣的時候居然被蒙蔽了。但究竟自己有多理解孩子呢,我想她腦海里面浮現了很多小孩的平時的畫面,她都不知道小孩在想什么,為什么要這樣做。但自己卻為了小孩不理解自己而生氣,這樣公平嗎?她羞愧的情緒浮現在了臉上,但隨即而來是有點喜悅。
“來說說你的期待吧”我說。
趙紅:“我還是會期待我小孩能夠樹立更宏偉的理想,熱愛學習,熱愛生活。”
“對自己的期待,呃,我想我會期待自己可以更加耐性更加包容更加智慧,這樣才能更好地理解我的小孩。”
“小孩對我的期待”趙紅想了一下。
“你剛才認為小孩期待你不要去煩他”我笑說。
趙紅也被我逗笑了:“應該不會是這樣的,他可能只是期待我能夠使用他能適應的方式和他溝通。而我自己,的確要更好地理解他才知道他喜歡什么方式。”
“那還生氣嗎?”我繼續逗她。
她開心地笑了起來…
小總結,冰山模型可以作為:
1. 發掘我們某種情緒升起的根源的工具
2. 深入觀察我們的行為,看能不能有更好選擇的工具
3. 認識自我的工具
一個過度的情緒反應都會有他的背景故事
所有事物都是自己內在的投射
做個真正換位思考的人
這三天的課程的內容太多了,聽進去的只是一小部分,能記下來這里的又打了一個折扣。但有關冰山理論,我后來還結合了課程的另外兩個知識點,在一個朋友身上用了一下,使我對此理解更加深刻了。
1. 你我他三種人稱描述事件
2. 冰山理論剖析個體內在需求
3. 一個過度的情緒反應都會有他的背景故事
4. 所有事物都是自己內在的投射
有一天我的朋友大斌有點悶悶不樂,我就問他有什么不愉快啊,要不說來聽聽。
大斌說:“吉吉(一個學習伙伴,他們剛認識初期有過很真摯的兄妹情)昨天問我吃不吃一種蒙古奶片,我就說不需要,她問我是不是不喜歡吃,我說也不是不喜歡,就是現在不想吃。她又說了一遍那就是不喜歡唄。我就煩了,說那就來一片吧!哎呀,她居然說我虛偽,太婆媽,連不喜歡都不敢承認。一個屁點的事這樣嘮嘮叨叨,還侮辱我,真有點生氣了!”
哈哈,我被他逗笑了,我跟他說:“你當我是吉吉,你再面對面地重新說一遍這個事情給我聽吧。”他被我愣住了,我跟他解析了我想聽聽他從幾個角度來描述一下事情。因為大斌知道我這段時間在上相關課程,所以他也很配合想看看我的方法能不能幫到他,因為他剛從一段失敗的婚姻走了出來,現在他又出現交朋友的障礙。
大斌說:“吉吉,我覺得吃奶片是的很小的事,但你卻說來說去好幾遍,我覺得好煩啊!”
我:“然后假裝你是吉吉,你再復述一遍。”
大斌:“呃,呃,昨天我問大斌要不要吃奶片,我,我,覺得很好吃,想他和我分享一下”,大斌一下停住了,他可能很驚訝自己會這樣說。大斌沒有說下去,這個游戲已經讓他進入了沉思,
很多時候,我們的換位思考真的只在思考層面,然后自己會添油加醋很多內容,或者說腦補很多內容,但說出來的換位思考的會更加進入角色。
我說:“我剛才聽到你說了幾遍好煩,和嘮嘮叨叨,你好像對別人嘮叨挺大情緒的哦。”
大斌:“是的,我最討厭別人嘮叨了。”
我:“其實呢,如果你對別人嘮叨就馬上起情緒,很大可能是跟你自己以前發生過的一些事情相關的,你可以想到自己對嘮叨有什么負面的記憶嗎?”
大斌:“哦,的確是哦,小時候我媽老是嘮嘮叨叨我爸就很生氣然后他們經常因此吵起來,到我前妻了,我也是受不了她嘮叨,有時候寧愿自己委屈一下,她能安靜下來就好。”
我:“呵呵,那你知道你在這次生氣里面,其實是有受你對老媽和前妻的影響了吧。”
大斌很認同我的看法。
我說:“要不我們更深刻地分析一下你在這個事件的內心需求?”大斌欣然答應。我向他介紹了冰山模型的理論知識,于是我們就開始了。
我:“我們直接從感受說起吧,這個環節對大部分人來說其實是最困難的,我們沒有時間限制,所以你充分放松,做十次深呼吸,每次十秒鐘的樣子,然后再來重新感受一下你當時的情緒。”
大斌:“我覺得委屈,和生氣。”
我:“一般生氣背后都還會有其他的情緒,譬如有些人會無力而生氣,委屈而生氣也是有的。”
大斌:“嗯,我當時是有很著急。”
我,“好吧,那說說你的觀點,為什么會覺得委屈,著急,和生氣”
大斌:“我覺得我都說了不想吃最后還是為了讓她喜歡都說吃了她還不高興我委屈。”,“我很著急,怎么我們都這么熟了,她還不了解我”,“她后面說我婆婆媽媽我當然生氣了,這是人身攻擊。”
我:“好,你來說說你對自己,對吉吉,自己吉吉對你有什么期待。”
大斌:“其實我知道我自己是有一點婆媽的個性的,我期待我自己以后說話能爽快些吧;對吉吉,我當然期待她更了解我,說話不要逼我追問我;吉吉她可能也是期待我直一點吧。”
我:“嗯,你這些期待都很合理,我們來看看你在這里有什么人類共有的渴望吧。”
這一部分還是需要引導,譬如告訴他有什么是人類共有的需求,友情,愛情,愛與被愛,被理解,被認同,價值感等等。大斌選擇了友情和被理解。
我:“所以你是很渴望獲得吉吉的友情,且很渴望被理解的?”
大斌:“是的。”
我:“那么你怎樣定義你自己的角色呢?你會覺得自己是一個很值得別人交朋友的人嗎?和你會覺得你是一個很理解別人的人嗎?”
我是誰這一部分我覺得從他的渴望直接關聯地提問會更加有效率。但當然,哪怕我這樣提問也很難引導他覺察自己很清晰,但前面的換位思考游戲做了很好的鋪墊。
我:“之前我讓你假裝自己是吉吉描述這件事情的時候,你說覺得很好吃,想一起分享?”
大斌:“哦,是的,其實吉吉的初衷可能是這樣的。”
我:“我也相信很大可能是這樣,看來你們倆都是在渴望友情的啊。如果你當時對她的理解到這個程度,你們的溝通就很不同了。來,返回來說說期待部分,你的幾個期待會有變化嗎?”
大斌:“我還是會期待自己直爽一點,但加上期待自己能更敏感些看到別人對自己的好,更加懂得珍惜友誼。”
說到這里,后面的就不用多說了。
我讓他不用太責怪自己,因為我們很經常無意識地就會被自己老的思維模式所操控,而且還很固執。于是我和他玩了:我猜你看重的,討厭的,欣賞的,信任的,不信任的游戲,來告訴他我們看外面的世界其實都只是在投射自己,一點都不客觀。
大斌經歷了這一連串的游戲之后有煥然大悟的感覺。因為他表現出來的感悟挺真切的,于是后面我又指導了他呼吸和冥想來讓自己慢下來靜下來,希望這次互動幫助上他走出剛剛結束的失敗婚姻的陰影,迎接更好人生。
不得不說,這幾個知識點串起來使用的效果真的很棒!
值兩千萬的溝通模式
其實我還想寫寫那個價值兩千萬的溝通模式,不過連續兩次的深度溝通公共課我都缺席了,可能很多精髓都沒有掌握到,而且還沒有在解決實際問題中刻意套用過,寫起來可能只會是文縐縐的,就等下次再寫吧。
受苦的情結
回家路途和湘媚順道,跟她聊起一個我好奇的問題,我問她:“我看一本書,他有好奇怪的觀點哦,有點理解不了或者說難以接受。他說絕大部分的疾病都是心理情結導致的,包括HIV,這明明是血液接觸就會感染上的啊。”
湘媚反問我:“你相信每個人都有心理磁場嗎?”
我說:“是的,最近我看到心理感應場心里磁場這個描述我也覺得很神奇,我的確將信將疑。”
湘媚說:“這需要建立在這個理論之上,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磁場和雷達,你內心有什么樣的情結,你的雷達就會掃描到能滿足你情結需求的人,然后心理磁場會把你們吸引在一起。也可以說,你和誰的相遇都不是偶然的吧。”
我說:“哦,原來是這樣理解,哪怕是感染某種病毒,也是因為自己和病毒源因為某種需求走到一起了。”
湘媚:“是的,一個更容易理解的例子就是,如果一個人有受苦的情結,那么所有需要受苦的事情就會找上他了。”
這一下子拳擊手練習時快速揮拳擊打吊袋一樣,一陣猛擊我的心臟。是啊,我一直自貼不怕苦的標簽,總是認為所有收獲都必須經過非常艱苦的付出才能得到,所以也總是找最艱苦最迂回的路徑去做事。
先驗知識
回到家后我和老婆分享這個受苦情結,她很驚訝地跟我說:“我應該五六年前就已經跟你分享過這個話題了啊?”
“知識分為先驗知識和后驗知識,先驗知識是指聽來的,書本的,或者推理來的,而不是自己經歷過或者在痛苦中深度思考過的,這些知識一般理解深度有限,也很容易忘記;后驗知識是你經歷過,感悟過......”鄧導在12月13日的開場白,老婆的話一下子又把我拉回了真北啟航第二次課程鄧導的開場白,OK,我們來重新回到12月13日早晨再來過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