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你有什么新的計劃?想要養成運動習慣、堅持閱讀書籍或是學會新技能。當我們立下目標,滿懷期待去做,最后常常是因熱情消褪或咬牙堅持不了而放棄。
最近讀了斯蒂芬.蓋斯的《微習慣》,書里提供了簡單到不可能失敗的策略,幫助我們培養達成目標所需要的習慣。
通常認為養成習慣需要二十一天。但斯帝芬.蓋斯指出,不同的行為養成習慣需要18~254天不等,依據你設定目標的難易程度來決定天數。而習慣的養成則有賴于長期的堅持。
微習慣就是把大的目標分解成每個小行動,使行動容易開始,而且可長時間持續下去。
例如:把每天100個俯臥撐的目標縮減成每日1個。 ? ? ? ? ? ? ? ? ? ? ? ? ? ?每天寫3000字的目標,縮小成每天50個字。 ? ? ? ? ? ? ? ? ? ? ? ? ? ? ? ? ? ?讓目標小到不可能失敗,也不會造成任何思想負擔。
書中列出8個步驟:
第一步:選擇適合你的微習慣,制定出每天的計劃。可以一次性建立多個微習慣,但也不要超過4個。
第二步:挖掘每個微習慣的內在價值。想想為什么要制定這項微習慣?培養這個習慣能給你帶來什么好處?
比如每天做1個俯臥撐、寫50個字,是為了什么?想明白它帶來的好處有哪些?
第三步:把微習慣安排到生活日程中。培養自身的習慣可從時間和行為方式入手:
1.確定某個時間。如早晨6點起身鍛煉。有規律的運動時間雖缺乏靈活性,但更能養成習慣性。
2.根據行為模式選擇。如吃完晚餐半小時后開始。雖沒有規律略顯混亂,但更加的隨意有助于堅持。
第四步:建立回報機制,以獎勵提升成就感。當微習慣完成后,要給予自己適當獎勵,才更容易繼續堅持。
第五步:記錄與追蹤完成后的情況。在紙上或手機等電子設備,記錄每天完成的情況。看到每日完成的打卡記錄會帶來成就感。
第六步:微量開始,超額完成。按照計劃,只能超額完成,不要調整習慣難度。
第七步:完成計劃,擺脫高期待值。為了培養新的習慣,我們不要高估自己的決心,只要堅持完成設定的次數即可。比起單次的超額完成,維持長期堅持更為重要。
第八步:留意習慣養成的標志。標志是:沒有抵抗情緒、行動時無須思考糾結、常態化等。當你開始做而不在考慮我要不要做或不用擔心很快會放棄時,那就代表習慣已養成。
勿以善小而不為。在行進的路上,擔心動力不足或意志力不夠,小到不可思議的微習慣,為我們提供簡單易行的方法。只要行動起來,一切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