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你們說,想要輕松減肥,對于女人來講莫過于跟你的老公啪啪啪,輕松愉悅且皮膚好,不用節食減肥,還能增促進夫妻感情。"
“那是你有個聽話的好老公,那些沒有結婚,沒談愛,沒男朋友的姑娘怎么辦?豈不是就不能輕松減肥呢?"
“那就找唄!"
“感情這東西靠緣分,緣分來了,擋都擋不住,緣分未到強求不來。"
。。。。。。
這是我在一次聚會中聽到一幫人在討論如何快速減肥。
想要輕松減肥,我的理解就是想辦法讓自己產生多巴胺。
人終其一生都在追求歸屬感和安全感。
歸屬感和安全感都是一種感覺。所以我們做任何事都只是追求做事時自己內心當時的感受和感悟。
既然都是體驗,那就讓自己不斷地釋放多巴胺吧!啪啪啪也好,運動也好都是讓自己釋放多巴胺的好方法。
對于我,我喜歡通過跑步來釋放我的多巴胺。
通過跑步可以影響到人的一生。
村上春樹的《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么》,多年前看得現在還印象深刻的一段文字:可是當你不顧一切地堅持跑完,便覺得仿佛所有的東西都從軀體最深處擠榨了出來,一種類似自暴自棄的爽快感油然而生。
回憶這些年,有了孩子后,人生逐漸變得忙碌,日常生活中無法自由抽出真正屬于自己的時間。并不是說以前的時間要多少有多少,但至少沒有如今到處都是一地雞毛的瑣事。
瑣事這東西,隨著年齡的增長也逐漸增多。
于是跑步就成了克服瑣事,培養自己獨立,堅持且能減肥等的好事。
跑步,得自己一步一步地跑,別人還替代不了,不像閱讀,可以通過人家讀或寫出來后自己隨便找個時間聽和看就可以了。
跑步,可以說是一項技能,考驗人的專注力,意志力等,能夠培養自己的優勢。
比如說我,由于好久沒跑了,前幾天出于當時沖動參加了行動派的運動一周活動,今天開始打卡。
說到這事,真的考驗人,由于好久沒有跑步了,我昨晚忘記提前備好運動裝備,今早起來,翻箱倒柜的找運動內衣,發帶,運動衣褲。
這時候腦子里就出現了天使跟魔鬼的對話:
“放棄吧,直接退出活動即可。"
“不行,既然參加了,得說話算話。"
“6點15了,太陽都升起來了,很熱的。"
“沒事,只管出去跑了完成任務就好。"
怕魔鬼出絕招,趕緊告訴自己,今天的目標是五公里,最后天使戰勝了,順利出門。
到了小區,發現車來車往的馬路,不由得又想放棄,告訴自己明天早點去理工大學足球場跑去。
現實與夢想之間只差一個行動。
既然下來了,跑起來再說,怕自己胡思亂想,趕緊打開音樂,跟隨著節奏感強的《Rolling in the deep》跑起來了。
就這樣子開跑了,剛跑了不到200米,看到前面100米左右有一對情侶在跑動著,心門頓時打開,舒暢極了,只管盯著自己的目標5公里加油跑著。
當聽到手機軟件播報“您已經跑步一公里,用時7分11秒"的時,心里舒暢的很,接著一圈一圈的往前跑,跑完二公里后開始出汗了,由于沒找到發帶,怕汗流進眼睛里,只好邊跑邊用衣袖擦拭,心想著明天一定要帶毛巾擦汗。
正跑著,遇上了隔壁鄰居李奶奶在散步,打招呼,李奶奶問我怎么不穿短點的褲子跑。因為前面轉彎我來不及回答李奶奶了,不過她的話聽進心里去了,是啊,我也想啊,可是今年年初斷舍離整理時把短褲以及好久不穿的衣服全投小區衣物捐助箱了。
當腦子里冒出各種想法的時候,發現前面也看不到那對跑步的情侶了,自己越來越喘不過氣了,趕緊換歌,深呼吸,調整自己的頻率,進行零極限清理,默念對不起,請原諒,謝謝你,我愛你。
第三公里過來,看到李奶奶在那等著跟我說我怎么不把兒子帶出來一起跑。我笑了笑,繼續對不起,請原諒,謝謝你,我愛你。
第三公里到第四公里,是最難熬的時候,雖然默念著零極限,卻汗流滿面,腿腳沉重,只好張開嘴巴大口大口呼吸,告訴自己放松放松,只管跑就好了。
四公里一跑完,預示著快完成目標了,心情舒暢,跑的也帶勁,想著也不難。
就這樣五公里跑完了,一聽到五公里心里無比雀躍,漸漸地放慢了腳步,由跑改為了快走,身上的汗立馬多了,想跑起來有風,可是腳不聽使喚,提不起來。
你看人多現實,一旦完成目標,就沒有了動力,由于我的堅持,我腦中的多巴胺也越來越多,感覺特有成就感,想要以后繼續堅持。
以前一直認為“人一定要有夢想,萬一實現了呢?"很雞湯。
通過今早的跑步給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村上春樹的所寫的:
“同樣是十年,與其稀里糊涂的活過,目的明確,生氣勃勃地活著當然令人遠為滿意。
跑步無疑大有魅力:在個人的局限性中,可以讓自己有效地燃燒---哪怕一丁點兒,這便是跑步一事的本質也是活著(在我來說還有寫作)一事的隱喻。這樣的意見,恐怕會有很多跑者予以贊同。"
現在想來,我超贊同,不知道愛跑步的你也是否予以贊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