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2日??? 周日
今天植樹節(jié),但是我連螞蟻森林上的樹都還沒養(yǎng)成。
早上醒來又看了看柏林禪寺的義工申請,看到了是否皈依和是否受戒,就去百度了解了下。申請網(wǎng)頁中提到了兩種戒,一曰“五戒”,一曰“菩薩戒”。
佛教五戒是指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初看到這“五戒”時,我腦中冒出來的想法竟然是:那還是不受戒了吧!那一刻滿腦子都旋轉(zhuǎn)著:“我要是想喝酒怎么辦?我心情特別不好的時候想喝酒怎么辦?”細(xì)想,被自己的這種想法嚇壞了。其實我基本不喝酒的,因為我實在不喜歡啤酒那股“馬尿味”,又慫不敢喝白酒,還沒錢買紅酒。但是我看到“不飲酒”的時候第一反應(yīng)還是拒絕。更可怕的是,我第一反應(yīng)的想喝酒竟然是怕自己心情不好。這種想法真的好可怕啊!心情不好,定然是因為有事情需要解決,那就想辦法解決就是了,如果解決不了喝點酒肯定也是于事無補啊!怎么可以想到用酒來緩解情緒。著實不該!
另外我覺得“五戒”之中的“不妄語”也頗有醍醐灌頂之效。
前四條戒又叫根本戒,屬于性戒,最后一條屬于遮戒。網(wǎng)上對“不飲酒”為“遮戒”的解釋是說,飲酒可能會犯或者破前四種戒。
還挺有趣的。
又百度了下“八戒”。我就是想看看《西游記》中給豬八戒的“八戒”是哪八戒。
一戒殺生,二戒偷盜,三戒淫,四戒妄語,五戒飲酒,六戒著香華,七戒坐臥高廣大床,八戒非時食
這么看來,豬八戒只是徒有虛名罷了!哪一戒他都沒有做到。
今天之所以對“戒”這么有想法,是因為早上看到一句話說:有人覺得紋身、飲酒、吸煙很酷,其實一點都不酷,因為這些是任何一個人想做就可以做到的。健身、讀書這些事情才是真正酷的事情。
一度我覺得紋身很酷。我從初中開始就莫名喜歡紋身,前年暑假初中時的男朋友還給我發(fā)了一張紋身圖,問我怎么樣。還告訴我體制內(nèi)允許紋身了。可是,就算體制內(nèi)允許紋身又能怎么樣,我們不還是沒辦法擁有一對情侶紋身。
真正有了第一個紋身之后,紋身于我而言更加真實了。這個真實,更多意義上的“錢”。可能是因為第一個紋身小又簡單,所以紋的時候不疼,甚至連血都沒有流,結(jié)痂的時候也幾乎沒癢,再加上我紋的又是白色,可以說紋身對我的生活幾乎沒有產(chǎn)生影響。但是卻讓我真的開始對紋身上癮,常想著攢夠了錢、碰到個好的紋身師,就再去扎一個,或許下一個扎的就是黑色的了。可是我也知道,我大概不會真的為了紋身而紋身。
然后再思考下一個紋身主題的時候,我不禁覺得自己活得很沒有~很多人選擇把關(guān)乎父母的東西紋在身上,有人選擇把自己離世的親人紋在身上,有人選擇紋上一條自己的人生信條。這個時候我發(fā)現(xiàn),我并不想在身上紋父母,也不想在身上紋離世的親人。常覺得自己是個對親情很冷淡的人。我想紋人生信條,但是悲哀地發(fā)現(xiàn),自己活了二十余年,好像沒什么人生信條。
有人提到紋人生信條,其實紋的是那個當(dāng)下的人生信條,每個人在不同階段定然會有不同的感悟以及信念支撐,但是那句話對那時候的你有用,那就夠了。我認(rèn)同這個觀點。但是更可悲的是,我發(fā)現(xiàn)我好像連這種人生信條都沒有。所以,到底是什么支撐著我?我特別怕一句話刻在身上之后就淪為浮云。
我覺得紋身于我,可能能防止我做錯事,但是不一定能敦促我做正確的事。
所以,紋身也好,喝酒也罷,確實是沒什么難的。只要想,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做到。可是健身、讀書、養(yǎng)成良好的作息習(xí)慣,卻不是想就可以做到的。大概是因為這些事情不是做到一次就萬事大吉的。路遙無輕物。
這大概也是我們需要“戒”的原因吧。
很多時候喜歡一樣?xùn)|西,真的不一定有前因后果。像我喜歡紋身,像我喜歡西藏,也像我喜歡佛教。
ps:下午出去一趟,看到好多人在放風(fēng)箏,附圖兩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