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練完書法,閑來無事便想出去走走。一直不愛運動的我也不想走太遠,盡管安置房小區旁邊有各種花兒爭相綻放,有我一直想近距離拍攝的各種顏色的玉蘭;有嬌艷的桃花;有如雪的櫻花,還有一些我不知名的花兒都開的如火如荼,我還是選擇了去屋后的地里去看看油菜花。
屋后的油菜地,離房子可能就五六十米的距離,因為這里沒我家的田地,我已經近二十年不曾去過了。
剛走過去,一陣微風拂來,攜夾著濃郁的花香撲面而來,直抵肺腑,沁人心脾,有些微醺,那刻真想就依在這濃濃的花香里,我不再醒來,時光也就此停滯。再走近一點點就能聽到蜜蜂的嗡嗡聲,花期正好,勤勞的小精靈們怎么會錯過這大好時機呢。
就在油菜花才剛剛開的時候我便來過,那時不是為了來看花。
多年不曾到這片土地上走過,而這里又有著童年的快樂和厭惡。小時候,這里有一小塊稻田是我家的,厭惡這片土地是因為父親去世的早,地里活兒忙的時候大人就會把我和姐姐叫上,那時我是多么的不情愿啊,但因為家庭環境,從來也沒有反駁過。快樂是因為這里有水渠,可以在水里嬉戲,水在孩子們的世界里永遠是可親的。
還記得有一年夏天,那個時候我應該是十二三歲,爺爺帶著我去給稻田灌水以后,看著水渠對我說:“這個渠道里應該有鱔魚泥鰍,今天水也不多,我堵上一段來挖泥鰍。”聽爺爺說后我也特別來勁,期望爺爺能挖到好多鱔魚泥鰍,那樣就可以美味一頓了。
爺爺卷起褲管慢慢下到水渠里,我在堤岸上看著爺爺用泥堵起兩道泥墻,再把中間的水用桶排干,然后便慢慢的一寸泥一寸泥的挖,很快,就有泥鰍、鱔魚、小黑魚不斷的被爺爺挖出來。帶來的小桶很快就裝滿,爺爺讓我把挖出來的鱔魚泥鰍拿回去,再拿一個大一點兒的桶來。提著小桶一路小跑的回到家里,又拿了一個大水桶樂顛樂顛地跑去水渠邊。
那時,空氣還沒被污染,農田里也沒有大肆的使用農藥和化肥,人們的生活水平也不好,而水渠里的魚和鱔魚泥鰍絕對的餐桌上的一道美味。
后面來稻田里的人們看到爺爺挖了那么多的鱔魚泥鰍,都開始下溝渠里忙活起來。到下午,整條渠道里都是挖鱔魚泥鰍的人,而且收獲頗豐。在水渠里的人,都是一個村莊的,大家一邊捉泥鰍一邊大聲說笑,那熱火朝天的氣氛,至今回憶起來還是美好。
如今,爺爺已經去世十年了。這里的水渠也砌成了水泥溝渠,稻田也改種油菜和玉米,童年的那番景象也只能回味了。
上個星期五,女兒放學回來,我立馬拉著女兒去看油菜花。與女兒走在去年年底剛修好的路上,一邊賞花一邊告訴她這里過去的熱鬧景象,挖泥鰍的那段樂事自然是少不了的。女兒是個內向安靜的孩子,十五歲了才第一次來這里,還是我帶著來的,盡管離老房子才五六十米的距離。看著安靜的女兒,再想想小時候喜歡到處跑的我,我都懷疑女兒是不是我生的啦,哈哈!
今天,一個人再一次來到這里,大片的農田里油菜花開的正好,卻沒有勞作的人們,也沒有和我一樣奔著油菜花來的賞花人。慢慢行走在路上,看著兩邊的黃燦燦的花兒,心緒起伏。
這次賞完油菜花,我不知道下一次會是什么時候再出現在這里。會不會又是二十多年以后?還是再也沒有以后……
這次在家照顧女兒的同時,也做好了母親的工作,不管女兒能否考取一中,都讓她下半年進城去住,母親也答應了。這樣一來,未來的幾年來,沒事是不會回來的,等到女兒讀大學,我回來的會更少。而快速發展的家鄉,村里的地被征了大部分,工廠駐立在昔日美麗的麥田桔園之上。而我腳下的這片土地也在規劃之內。
抬頭望望灰蒙蒙的天空,又憶起兒時放學歸來時看到的那湛藍的空中飄浮著美麗的云朵抑或讓人感到迷幻的火燒云。如今,走在路上只能看見那些工廠大煙囪里冒著的青煙。
拿著手機拍了無數的油菜花分享給群友,與他們一起分享我的快樂。也上傳到空間,這些照片,或許會在多年后被我翻出來,那時,一切可能都已物是人非。
風吹過,花香依舊濃郁,心中卻是無數不舍。不舍這美麗春日,不舍腳下這片土地,不舍養育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