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當時光逝去,有什么能證明你在那曾經的時光里流連過?今生今世,你的證據在哪里?
曾經,每到一處,都會買些紀念品:吃的早化為烏有,用的已不見蹤跡。留存著只剩下那一塊塊自認為精美的石頭。
這是中山陵里的某一條不知名的路邊撿的,圖案復雜但不乏靚麗的顏色,當它是秋山也罷晚霞也罷,你生活中的圖景自可以依它隨意想象。
這是在臺灣東部的大洋邊偷偷撿來的珊瑚石,點點可見的珊瑚體依稀可見,讓人感嘆生命化而為石,柔軟化成堅硬的滄桑。
我愛這幾塊石頭的漂亮的顏色,雨花石以它特有的艷麗和花紋示人,不由得讓人生愛。其中有一顆來自于美齡宮。記得,那天下著小雨,美齡宮用精美雨花石鋪成的小徑上閃著沐著雨的云霞。石需與水相伴方有生氣,所謂水需石養。那路面上多多云霞吸引我直低頭彎腰,渴求好運得到一粒。然而,終究徒勞,每一顆都牢牢地密密地排在原地。感慨惆悵之后,朋友驚喜地說:這里有一顆哎!在路邊的草柯邊躺著一粒,背面缺了一塊,但顏色依舊漂亮。
這幾粒小石多是從公園路邊眾多的鵝卵石堆中撿來的,我愛它們或粗獷或細膩的紋路。
這塊稍大點的來自象山的海邊,記得那個下午,我們在海邊來來回回不知道走了多少來回,看海浪從天邊款款而來,爬過腳面,與沙灘親密地碰一碰面,又倒退著撞過腳面,匯入后一疊浪。看著海浪從腳邊滑過,每個人都一樣尋到些印記,特別是那些或許是來自海底的貝殼。我獨獨尋了這塊頗有些嶙峋的石頭。
也有不少小石是買來的,這兩粒就是。北疆克拉瑪依附近在穿越沙漠時路邊小飯店的旁邊,有個大媽在賣一堆各具特色的石頭。在一堆原石里,我挑了這兩塊,還是喜歡它的顏色,回來和雨花石一起養著。
……
雖然搬過幾次家,這些小石一直帶著。有些事有些人借著它們,得以經常憶起。時光流逝,往事不在。每個人的生活總有些物件是我們一直不愿丟棄的,它帶著我們曾經的生活,曾經的歡樂,還會時時帶來溫暖的回憶。
可是,忽然發現,我最早收著的一塊石頭再也找不到了:那是從三峽帶回來的一塊最最普通的石頭,圓圓的像個小饅頭,握在手心里,滿滿的特實在……
可是,再也找不回來了……生命中也許還有些東西再也找不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