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每每品讀《項脊軒志》,思緒便會跟隨那樸實而深情的文字飛揚,想象著:數百年前那個星月相輝的夜晚,月光爬過半墻留下桂影斑駁,一陣微風拂過,枝葉簌簌,驚醒蟋蟀低吟、鳴蟬淺唱,萬籟聲動。那個夜讀的書生兀坐書閣,偃仰嘯歌,不顧庭堦上鳥兒時來逗趣,在書中欣賞那“蒹葭蒼蒼”,遙望那“雨雪霏霏”,欣然間忘卻了窗外嘈嘈,忘卻了俗世攘攘,在那精神世界里與先賢們秉燭長談。我曾如此羨慕他,能有積書滿架的閣子,能同書本成了莫逆,因為書,它既是良師,更是益友,與書作伴你會豁然開朗,笑忘種種煩憂。
? ? ? ? 以前我不愛書,覺得讀書實在無趣,高中時一位姓潘的語文老師改變了我的想法。老師說話總愛引經據典,課前都會先評一段古文,尤其講《論語》時更是繪聲繪色,記得一個嚴冬的早讀,窗外寒風冽冽,屋里各個縮成了團,困意正濃,書聲漸弱。這時,老師闊步踱進教室,中氣十足地說道:“怎么這里的黎明靜悄悄啊?快點讀,讀到口舌生瘡!”在教室里轉了一圈,老師見大家緊縮脖子,聲如牛虻,便脫口而出:“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越是惡劣的環境越能體現堅強的意志,這番激勵果然奏效,頓時教室里書聲朗朗。或許是仰止老師腹有書香氣自華吧,希望自己也能妙語連珠,我開始奮而看書,以書為師充實自己,而《論語》更是成了我的枕邊至愛,睡前也不忘念叨一句“誨汝知之乎?”
? ? ? ? 后來我高考失利沒能進入期望的警校,與理想失之交臂不免讓人消沉,我沒有選擇復讀而是接受了無奈的選擇:一個普通本科的冷門專業。松散的學習氛圍、迷茫的人生方向,進入大學后我更加感到手足失措。春節在家大掃除時,我在舊書堆里又看到了《論語》, 它歷久彌新,就像一位許久不見的老友。我饒有興趣地拾起了它,與它攀談起來,我看到了那個“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執拗老者在被困陳蔡絕糧七天后,仍每天為學生授課,彈琴而歌,他說,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久別重逢,這次我聽懂了這位老友的告誡:每個人都會遇到困境,就算一時受挫也不應迷失自我,不忘初心,厚積薄發總有峰回路轉的一天。回學校后,我一頭扎進了圖書館,如海綿般吸收知識,畢業那年的省考我如愿以償地考上了警察崗位,完成了自己的夙愿。
? ? ? ? 一本好書,不止能灌注我們智慧,更能給予我們力量,當你感到勞生草草、身心兩乏時,何不選一間幾凈窗明的房間,捧上一本好書,細細品讀,讓悒郁的心緒沉淀,讓緊繃的心臟舒張,或從詩人的柔情中感受溫暖,或從哲人的智慧中得到啟發,君子之交淡如水,不覺翻頁間你已神清氣爽。當然,與書相交,不只是愛讀書,更要會讀書:不必咬文嚼字,如“五柳先生”每有會意便欣然自足;不可迷信書本,如孟子言盡信書不如無書;也不能瓦玉集糅,因為讀無益之書亦是玩物喪志。孔子讀《易》,韋編三絕,讀到一本好書如遇舊知,發奮忘食,樂而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以書解憂豈不快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