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說點平時沒有地方說的話,也當作整理最近的一些想法和思路。
俗氣的理想與現實。
談這個話題實際上是非常俗的,因為現實主義者不會有時間來思考自己的理想,而真正的理想主義者又不會拿出時間來思考現實,只有一群人,就是又渴望理想又不得不向生活妥協的我們,更何況,我們口中的理想,只不過更多的是“逃避”。
承認吧,我們不是在談理想,我們是在逃避。
我們總是覺得過去好、未來好,就是現在不好,我們總是覺得另一個選擇會比現在好,覺得如果怎樣就會怎樣。
但實際上,如果給你再來一次的機會,你過得未必比現在還要好。
為什么,因為你所有的抱怨、所有的期望、所有的不甘,都是在逃避!
逃避面對一事無成的自己,逃避自己能力不足的事實,逃避自己的自卑與懦弱。這些話可能會戳痛你,因為它也在戳痛我自己,戳痛我自己不愿正視的內心。
我承認,你敢嗎?
最近認識的幾個人又讓我開始思考長遠的未來了。
階級躍遷不難,實現它很難;清楚的意識到自己的社會層級和身邊的圈子不難,跳出來很難。當你發現自己身邊的人都是廢物的時候,那恭喜你,你在成長,但是你愿意跳出自己的圈子嗎?和廢物呆久了,你還能跳出來嗎?
圈子很重要,但是給你優質的資源你可以把握住嗎?
就像三年前的我,給我機會,給我優質的資源和圈子,我做成什么了?
命運很會捉弄人,它讓我看見了希望,又把我打回了原形,命運又給了我三年時間,我還是沒能成為我想要成為的那種人。
我已經向生活妥協了很多,我也想不用背負生活的壓力,我更想做一個混吃等死的廢物,我也想朝九晚五的混混日子,我也想過上一望無際的平淡生活,但是心底有一顆種子尚未萌芽,其實我說不上來它是什么,談起未來,我也說不清楚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但是我不滿足現在的狀態,我不讓自己融入身邊的人,我不停的搖擺我現在知道是為什么了:
我不想呆在自己的舒適圈。
這一點我覺得我做的不是很差,我在不斷的逼自己,我也在不斷證明自己并未向生活妥協,但是我還有沒做到的地方:
也就是我沒有足夠的物質基礎支撐我的理想生活與浪漫色彩。
我覺得自己開始慢慢的進入到下一個人生階段了:找到一個平衡點。
我有長遠的規劃,即便它不清晰,但是我能感受到它的存在,這個未來我描述不清,這個未來會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呈現,這個未來即使我自己都不能保證它就是它,因為它也是會變的,我相信你也有,只是你也描述不清。
每個人的一生都在尋找這個平衡點,你找到了,就舒服了,就固定了。
很多人在很多年前就已經找到了這個自己的這個平衡點,我覺得他們的選擇和人生很美好,很順利,很成功了,他們的未來可以計算了,計算結果會因為很多東西出現偏差,但是已經確定了。
我覺得他們很幸福,我尊重他們的選擇,也尊重他們的生活,哪怕不是我想要的,因為我知道我不適合。
同樣的我希望他們可以尊重我的選擇和我的生活,但是吧,有一部分人可不會聰明到可以理解我的選擇,那也無妨,隨他去。
在一個活動中,我勇敢的說出了自己內心的想法:
有人問,在場的各位有人找到了自己的熱愛并且愿意為它付出時間和精力的事情了嗎?
我說:我有,我熱愛我的生活。
生活就是我的熱愛,我熱愛生活不是因為熱愛生活本身,而是因為我充滿熱愛,激情也好,熱愛也罷,它的來源是我們的內心,我面對生活,不會因為熱愛生活而去生活,而是因為它是生活我才熱愛,我熱愛它的變化,我熱愛它的新鮮感,我也熱愛它的不變,熱愛它的熟悉感。熱愛本身就不是一成不變的,生活也是,它有很多模樣。所以我不喜歡一成不變的生活,同樣不喜歡一成不變的熱愛,我更希望自己的人生是一個體驗派,當然,僅限我的人生,我不會像“那些人”一樣去告訴你你的生活“應該”怎樣去過,我會用我的熱愛告訴你,生活還有另一種你不敢想象的模樣。
打開自己,我覺得更有動力了。
勇敢的表達自己,我覺得我可以更好地內觀。
獨處對我來說是一個充電的過程,而社交是放電,在知識積累和儲備之后,表達可以讓我更好地內觀,讓我反思自己的思想,讓我重新回到積累的狀態。
我不想讓每個人的生活都可以像我一樣,我也不覺得所有人都應該理解我的生活,但是我覺得所有人都應該勇敢地踏出自己的舒適圈,看看外面的人和風景,也可以對自己的人生能有更多不一樣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