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細藝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文忠
月首,抱著漫無目的的方式翻起了《三毛作品集》,嘴上說著漫無目的,其實內心清楚還是抱著‘小心思’的打開方式來閱讀!
其間,一幅即小又短的隨文映入我的眼球〈刻進去的生命〉,簡簡短短二百來字,確實在讓我‘取經’。文意大致內容是,三毛在從法國回臺灣的途中見到一位不太愛說話的先生在一塊木板上用刀具細心的在木塊上刻出凹凸的魚啦、名字啦、一些精致的小玩意。只見他不輕不重的敲幾下,錘幾下,手法圓滑、力道精湛……三毛用傾盡文采的辭藻來描寫他細心的品質,描繪他的傳神。三毛用她一貫的方式來結語:他不愛說話,確在木板上訴盡了他的感情,對海的,還有對人的,我猜,當我不在先生的身邊的時候,他或許是寂寞的…
當然,這是三毛的表達,我有著我的不同之思,品到的是“細藝”嘗到的是‘精細’……。一天一位志友對我說:現在的生活就是有點“細藝”,‘細藝’二字,真是傳神!
一個小小的興趣,就是細藝,習書法,拎著相機拍點有趣的照片,拿出閑置的樂器練練手,小曲一哼,小手一拉都是細藝。
培養細藝不需太多時間,也不用太費神。行其所欲行,止其所欲止,沒有目的、沒有野心、無關宏旨,有益身心,對我來說不怕忙碌,只怕無聊。忙忙碌碌安排時間,忙里偷閑便會坐立不安。
濃于情就會生出癡,濃于利就會生出貪,濃于名就會生出嗔,而濃于生活便會濃于色彩,真而實,少于精。過著市井生活、傳道。
憶起木心先生說的一句話:“我好久沒有以小步緊跑去迎接一個人的那種快樂了。”這種因快樂而稀少,因充實而美麗。又讓人期待,也正因為如此才會更顯得彌足珍貴!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