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前段時間,和幾個朋友乘車沿太行一號風景線西行,去到河北鎮革命老區村——坪泉,游玩中,遙見一山高聳入云,山頂凸兀四周壁立撥地而起的奇峰,尉為壯觀。聽人介紹,此為麻樓山,峰頂有座廟,廟內所供之神極為靈驗,長年香火不斷,錦旗重疊,好奇之心遂生,暗思到彼一游。
? ? ? ? 冬季多陰,難得今天晴朗,邀幾個好友,前往麻樓山。
? ? ? ? 順著太行一號,穿過邢西隧道,左拐進入馬甲村水泥路,蜿蜒依山而上,行至半山腰,車行無路,下車環顧四周,山巒層疊,大山的雄壯一覽無余,向導說:前面的大山就是風山嶺。
? ? ? ? 走進林間小路,腳下鋪滿厚厚的落葉,初冬的殘雪,依然沒有消融。
? ? ? ? 即使陽光燦爛,仍然領教了嚴冬的凜冽。我走在中間,看著前面兩人不緊不慢的腳步,緊趕慢趕,依然慢慢拉開了距離,回頭看看后面兩人,談笑風生,頓感自己太缺乏鍛煉,勉強行至主峰腳下,胸悶氣迫,舉步維艱,不得已坐下休息,如是三次,方才登頂,累的上氣不接下氣。自嘲:登麻樓山,誰出的餿主意?同伴皆笑。
? ? ? ? 麻樓山頂峰方圓約200余平方米,絕壁撥地約六七十米,整齊的青石塊沿絕壁北側鋪砌了一條之字形階梯,梯的外側安裝了鋼管扶手,拾級而上,四周群山仿佛在逐漸下沉。
? ? ? ? 登上峰頂,四下環顧,首先想到了杜甫的兩句詩: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唯有親臨其境,方能感同身受。峰頂周圍青松翠柏,郁郁蔥蔥,小廟前后兩棵華山松格外引人注目。廟中有好些彩塑神像,香案上擺滿香爐紙火,地上一口盛滿紙灰的大鐵鍋,旁邊疊放著蒲團,墻壁上掛滿層層疊疊的錦旗,透過干凈整潔的小廟,不難想像有游客經常光顧。于是情不自禁想起陋室銘: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 ? ? ? 距麻樓山主峰不遠處,另有一個極其相似的山峰,與之遙相呼應。向導說那是東麻樓,腳下這個是西麻樓,兩山看似不遠,要過去還有六七里。想到上山的狼狽相,自然不敢再生過東麻樓的念頭,只能在內心深處,感嘆大自然的神奇。
? ? ? ? 短暫停留后,一行人開始下山,歡聲笑語中,不知不覺回到車邊。同伴戲言:有何感想?我答:感想有二,一是古話說上山容易下山難,我好像感覺說錯了,下山要比上山易;二是忽然感覺自己真的老了,不服不行!
? ? ? ? 說歸說,笑歸笑,今天麻婁山之行,讓我再次領略了大山的風光。疲憊過后,是身心的放松,體力不支,要積極的鍛煉。假以時日,再次光臨麻樓山,應該會輕松許多!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