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嗒在奶奶的教育下,常??诔觥翱瘛毖裕捍蛩_丫踢,撓,碰,我覺得這樣很不好。盡管小孩子不會把打人當成是攻擊,只是表達,但是對把打人認為是攻擊的孩子來說,就會真的打孩子,這樣很不好,要開始矯正。
最近看完了《偷影子的人》,關鍵詞是童真、青春和愛,可以在小學的時候推薦給孩子,或者讀給孩子聽。主人公具有非常強的共情能力,特別能感受別人的悲傷。
送給孩子最近看到的一句話:你背起自己小小的行囊,你走向別人無法企及的遠方,你在風口渴望彼岸的紫丁香,你在田野撿拾古老的憂傷,我知道那是你心的方向?!哆h方》
幼兒學習類型,主要分為視覺型、聽覺型和觸覺動覺型。具體特點見上一篇。
在課堂上,有一些孩子熱愛學習,積極回答問題,認真完成作業;而還有一些孩子不怎么互動,但學習成績也不錯;但還有一個孩子淘氣包,上課搗亂。觀察自己之前的那些同學到社會之后的體現,第一類表現常常矜矜業業,一般;第二類常有些有趣的創新表現;第三類常常會有特別突出的表現。
所以針對孩子側重的不同類型,有針對性地提升孩子的綜合能力。
育兒中的幾個正確做法
1、要走路,先爬爬。爬爬更健康。
學步帶學步車要不得,不光是影響孩子運動,甚至會影響到語言思維能力的發展?;蛘邔I一點說,就是感官統合不足。
引入感統(感官統合)理論,1969美國南加州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愛爾斯首次系統提出。
在人類遺傳基因中,都有感覺統合的基本能力,每個寶寶生下來,就擁有此能力,但是這種本能必須在嬰幼兒時期和環境的互動中,在大腦中身體不斷地順應反應下才能高度健全地發展。沒有感覺統合,大腦和身體都無法發展。人類從嬰幼兒時代到老年的整個生命過程中, 幾乎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著感覺統合的過程。如果大腦對身體感覺器官輸入信息的統合能力不足,身體感官與大腦的學習便會協調不佳,造成混亂,出現感覺統合失調現象。
是指大腦和身體相互協調的學習過程。指機體在環境內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以不同的感覺通路 (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前庭覺和本體覺等)從環境中獲得信息輸入大腦,大腦再對其信息進行加工處理,(包括:解釋、比較、增強、抑制、聯系、統一),并作出適應性反應的能力,簡稱“感統”。
感覺統合不足的影響——造成的行為失常:好動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笨手笨腳、嚴重害羞等,一直打擾著老師和家長。
中國感統失調比率——最新研究調查中國大中城市孩子感統失調率達到80%,其中30%為重度感統失調。
——————————————————————----
2、語言威脅要不得,正面語言力量大。
不要當著孩子面說,我這個孩子膽小,不喜歡吃飯,孩子會隨著你的消極語言暗示發展。就像吸引力法則中所講的。
不要在孩子面前探討孩子不太好的行為表現,如果一定要說,就偷偷說,我家寶貝可勇敢了,剛剛吃了滿滿一碗飯,今天打針沒哭。孩子如果不小心聽見了,就會覺得,哦,媽媽覺得我勇敢,我會更勇敢。媽媽說我吃飯吃得好,我要更獨立,吃更多飯。
家長千萬不要說:不聽話就不要你了,這是一種嚴重的語言冷暴力,帶有很強的惡意,是不良性格養成的開始。
正確做法是:請安靜,媽媽愛你。3歲之前是親自關系依賴期,是孩子建立安全感極其重要的時期,這也是我個人選擇在三周歲甚至更久之后再要二胎的原因。
語言威脅造成的表面影響就是讓一個活潑的孩子變得安靜、膽小,怕老師。跟老師的關系應該跟父母的關系一樣,當做朋友,平等交流,不要老把孩子當成是孩子。
生二胎是一個重大課題,根本不是大家常說的老大照書養,老二照豬養。比老大更復雜的問題在于,我們還要考慮家里的老大能不能接納弟弟或者妹妹。否則會對老大造成安全感方面的傷害。
我很欣賞西嗒爸爸,我先生。在孩子出生之前,不少媽媽都會提前B超孩子的性別,西嗒爸爸堅決不同意,說是只有對性別有所期待的人才會提前看,孩子在肚子里時并不會有性別意識,對胎兒的胎教也完全不需要性別意識。對于二胎,西嗒爸爸也非常慎重,表示一定要向老大一樣認真,慎重,同時還需要征求老大的意見。我愛他。
————————————————————————————--
3、語言教育要抓緊,奶話要不得
比如大家喜歡說的疊字,車車(汽車),吃飯飯等。
從一開始,孩子就是很好的傾聽者,盡管他不會說。因此,從出生開始,我們就要用語法正確,發音標準的母語跟孩子說話。最好可以用夸張的口型,清晰的聲音,緩慢的速度。
切忌跟孩子說奶話,2-3歲是孩子的語言敏感期,要標準發音。
此外,要有意識的讓孩子分清“你”“我”“他”,一周歲開始與孩子的交流就要用你我他,比如要說“我倒水給你喝”,而不是“媽媽倒水給寶寶喝”;媽媽說“嗒嗒的”,我應該說,對,是你的。
孩子說錯了,說求求我,我是你爸爸時,千萬不要哄堂大笑。只需要很平靜,告訴孩子正確的說法。否則在哄堂大笑中,孩子會失去學習機會,同時由于孩子會非常敏感,會全部吸收家長的負面表現。
另外,主謂賓,正確的語法也很重要。不要簡化語法。孩子一般會簡化說“打開”,應該讓孩子說“老師,請幫忙我打開?!?/p>
————————————————————————-
4、要學會共情。
第一步,媽媽知道你很難過,媽媽理解你,很愛你。覺察孩子情緒,生氣?擔心?失望?難過?家長要細致分析,并作出一定的判斷。
第二步,解釋孩子的情緒。你現在怎么樣,失望,生氣,擔心,難過,建立孩子最基本的認知。
第三步,理解并分擔,表示同理。確定共情,讓孩子感受到我們對她感同身受的理解。
(前三步是情緒方面)
第四步,想出解決辦法。采用溝通和頭腦風暴的方式,不要去批評孩子任何的想法,想出幾種辦法,思維導圖,從中選出一個最合適的解決辦法。
第五步,做出決定。導向解決問題,向別人道歉。
(先講情緒,后講行動)
也許在足夠的共情和陪伴傾聽之后,全部接納孩子的情緒后,孩子會自己處理。最后,輕輕撫摸、安慰,產生親近感。
安慰兩個孩子,互相擁抱,我們還是好朋友。
美國的研究表明,孩子的智商影響最嚴重的是,三歲以前家長和他說話的量,家長應該努力成為合格的話癆。
父母在同孩子說話中要不厭其煩,換各種方式說話,把孩子當成成人來交流。孩子的詞匯量不經意會爆出來,他在很小很小完全不會說話的時候就有足夠的理解力、觀察力。
拋棄孩子聽不懂的觀念,積極主動把孩子當成大人來說話。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向孩子描述環境,天氣,溫度,不要考慮孩子是否懂。
切記,千萬不要用低級幼稚的語言跟孩子說話,要用正常語言,像朋友一樣交流。
5、對待市場上豐富的育兒書
有些家長看了很多種類繁多的育兒書,無助于培養大格局的孩子。重術輕道,反而會限制孩子。所謂有用的書還是沒用的書,自己格局不夠不好判斷,有些目光太短淺。
(重術輕道:對于我的工作來講,所謂“術“就是新聞策劃、新聞采訪、新聞寫作等,我常常覺得一個高中生都經過訓練都可以做我現在所做的工作,一個匠人而已。這就要提到道,對苦難的同情、對真相的渴求、對底線的堅守等等,這就是道,道義,所謂的新聞理想,所謂新聞業要推進國家的民主法治進程。)
倘若一個國家是一條航行在大海上的船,那么新聞記者就是船頭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無際的海面上觀察一切,審視海上的不測風云和淺灘暗礁,及時發出警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普利策
世界上沒有無用的學問。某些所謂的無用雜書,能夠很好地了解社會的深度、廣度。很多東西是相通的。
幼兒園對家長的面試主要看家長的理念是否和學校契合,家長的學習能力,家長的格局心胸。
家長不要一頭扎進育兒書中,而應該開闊眼界。我相信最好的媽媽一定是在自己的事業上也表現很優秀。從而成為孩子最好的榜樣。
感謝上天把孩子帶到我們身邊,孩子為我們帶來了歡樂和淚水,曾經看到一段話,生一個孩子,是為了參與一個生命的成長,參與意味著付出和欣賞。對孩子不求完美,不用給我們撐門面,不用為我們傳宗接代,更不用幫我們養老,我們只要這個生命存在,讓我有機會與你同行一段。
生活不只有一種方式,可以以很多種方式展開。
育兒先育己,自己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好的追求,在溢滿自己杯子之后,會自然流淌出來,潤及孩子這一代,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