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急性子的人,很急很急的那種!我常常思考如何要讓自己平靜下來,慢慢的去完成一件事情,但這樣的思考往往就真的變成的一種“思考”。
曾經在百度上搜索過關于急性子的百度百科,上面說這是一種情緒化比較激烈的表現,按照我的理解,這是一種病,得治!
今年公司要開新項目,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我們都沉浸在緊張而忙碌的前期準備工作當中,大家每天的工作似乎更程序化了,但在一些重難點的問題上好像沒有太大突破。慢慢的感覺大家都缺少了一些激情,我也感覺身體有些吃不消了。老公說:
“發條上的太緊了,問題就會越聚越多。想一想為什么上學的時候不安排一整天的數學課,一整天的英語課?你著急會讓身邊的人比你更緊張,這樣大家都沒辦法在一個輕松的狀態下工作,解決問題的人不輕松,你覺得問題會被輕松解決嗎?”
這一盆冷水把我這只熱鍋上的螞蟻徹底拯救了,于是在接下來的半個月里我們平均每天的工作時間只有四個小時,而其他時間被我安排項目組的同事們進行外出調研(采購零食小吃),計劃會議主題(安排互動游戲),同時增加午休半小時。通過半個月時間的調整,大家更是對我“望而卻步”(不敢搶我的零食)了,項目組的同事更容易產生“矛盾”(搶零食)了,最重要的是居然有員工“打瞌睡”(午睡)了。奇怪的是大家的工作熱情和效率提高了,新項目提前半個月試運行,并取得了讓人滿意的效果。
看來龜兔賽跑的故事是有道理的,慢下來,拯救了我這只“兔子”!
周末和老公帶著女兒去商場,傳說中的各種促銷打折活動琳瑯滿目。少女們挑選時尚靚麗的服裝,寶媽們挑選寶寶用品, 而我卻和一堆老爺們兒坐在各個店鋪的休息區,是的,你沒有看錯,那個一堆男人當中的女人就是我!
“這雙鞋子不錯,你試試?”貌似老公比我還愿意逛街。
“太麻煩了,人太多了,你覺得好就買吧,不試了”我都不知道是不是有密集恐懼癥,一看到這么多人挑選貨物,心情就會莫名的煩躁。
“噓!”老公做了一個安靜的手勢“你家寶貝看著你呢。”也許只有身邊的這個男人和那個小朋友可以讓我克制這樣的情緒吧,于是我起身離開了老爺們兒的行列。
寶貝拉著我,老公也拉著我,他們不斷給我提供不同的選擇,我就像個娃娃任由她們裝飾著。慢慢的,她們好像勾起了我購物的興趣,我也投入到購物大軍的行列。
“媽媽,我餓了。”不知不覺逛了幾個小時了,都忘了我家大寶是個需要不間斷喂食的小朋友了,于是我們帶著大包小包的戰利品向餐館進軍了。
“媽媽,你穿那件裙子可漂亮了,像公主似的”“老婆,我覺得那雙鞋可以搭配家里那就運動休閑褲子”“媽媽,下次再去看花(去看油菜花)的時候我們可以帶著那個帽子了”······我們想象著,也回憶著那些曾經一起經歷過的,然后開心的大笑著。
我總是說“太麻煩了”,遇到堵車嫌開車麻煩,遇到購物嫌人多麻煩,養狗的時候嫌遛狗麻煩。其實并不是生活麻煩,而是急性子的“心煩”,是急著解決問題的“心亂”,是怕解決不了問題的“”心顫!
事實上,無論這個時代有多快,我們都應該慢下來,好好看一本書,好好聽愛你的人對你說的話,好好為你愛的人做一餐營養餐。
別急著成功,因為通向成功的路要慢慢積累,我們決定不了它的速度,但我們可以細細體會成功的旅途,那一花一樹和那些未知的分岔路,都會成為我們記憶中難忘的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