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們最難面對的平實之物”,心理學老師武志紅認為,一個是自體的虛弱,一個是關系中的恨,還有一個是今天學習的“一念之轉:你就是我”。
《一念之轉》來源于美國作家拜倫·凱蒂的同名書。原則非常簡單:我們針對別人的想法,都可以拿來用到自己身上。一旦明白這一點,就可以轉化自己的心念。
所謂最難面對的平實之物,說的就是,人性越是復雜,然而最簡單的,其實最難面對,最難活出。
但今天,一個活生生的生動案例出現在我面前,我非常震驚,非常意外。武志紅老師,也算是心理學界資深名人,在得到專欄里也是一位非常受歡迎的老師,在我眼里,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公眾人物吧!但今天,他所謂的自我袒露尺度也太大了吧!一個不遵守承諾的“壞人”,一個虛弱、帶著恨的真真實心靈,甚至坦言說,他的寫作有部分也是靠不住的思維的成果。也許有個別學習用戶會覺得無法接受過度自我暴露的老師,但我相信更多的人如我一般,更加喜歡這樣真實的人,更加喜歡他用生命感悟打造出的課程。
換著是我,我無法這樣赤裸裸袒露內心。我已經在了思維的世界里活得太久了,我喜歡自己是“好人”的形象,喜歡把自己的“壞”隱藏起來,喜歡評價別人的“壞”。
特別是去年底一段時間,家人說,你難道沒發覺嗎?最近你總是喜歡說這個人不好,那個人不好,怎么回事?我仔細回想,太恐怖了,我真的不停的說落他人的“壞”。
我們怎么看待別人,其實都是把自己的內在投射到了別人身上。特別是我們會把自己的“壞”投射給別人。一旦明白這一點,就可以轉化自己的心念。
今天,終于徹底明白是什么原因,“一念之轉,你就是我”,我是把自戀、控制欲、嫉妒、恨、內心的虛弱等等不好,都投射到身邊熟悉的人身上了,活在思維層面、理性世界的我,怎么容忍這么壞的人。
就如電影《頭號玩家》所呈現,虛擬世界固然非常非常精彩,但也和現實世界一樣,有好有壞、有善有惡、有恨、有愛,有強大和虛弱,人不可能一直沉迷于幻想世界,只有活在真實的世界里,用心和身體去感受周遭的人和事,敢于直面真實的內心,才能讓自己更加強大和堅韌,才能做一個真實的自己,你的人生才可能少留遺憾或者不留遺憾,最終獲得事業的成功和收獲愛情的甜蜜。
當能直面自己心中洶涌的恨意時,這些恨意就逐漸被照亮了;當能直面自體的虛弱時,會更有勇氣和力量去面對復雜的現實世界。生命力因此增強,像水流一樣在自己身體上流動。
繼續加油!希望有一天能完全接受“虛弱”、“關系中的恨”,學會應用“一念之抓,你就是我”的方法,做真實的自己,讓生命得以更好的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