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想到,簡書首作是在有點喪的狀態下誕生的。
寫在前面
本人,95后,大三狗,在名校高手云集的氛圍里默默做著一名小透明,生活簡單無甚波瀾,不玩游戲不刷劇,別人的日常與己似乎毫不相關,你若問我課余何以消遣,竟也無從說起。
近日之喪
給自己打的雞血,這陣子不夠用了,終日渾渾噩噩不知所蹤……
自打開學以來,對于未知的未來,便比以前更多了幾分擔憂,時常流連于各大實習招聘公眾號,打開一份又一份實習,翻看一篇又一篇崗位描述,看著那些對比自身自慚形穢的崗位要求,心中焦慮便又添幾分。
本來開學初,跟自己說好先做好眼前事,不是不明白“自我提升”才是治一切焦慮之本,但如果做的來就不會有那么多“道理都懂依舊過不好這一生”的慨嘆,百度云收藏的軟件資源視頻鏈接,每次都如獲至寶地保存,然后封在其中不見天日,至今ps未入門、英語未開口、office未學精…
后來才漸漸明白,什么叫“過猶不及”,信息匱乏和信息過載,最后落得的是一個結局,每每對某種東西萌生興趣,便從百度知乎微信公眾號貼吧網站等各處,極盡所能尋找相關資源,一時興起搜羅來的資源,卻在“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中不了了之。
人的精力啊,是不是很難持久,就像有種說法,每個月都會有一段情緒低谷期,up up down down的也不是不正常,但就是不知道為什么,最近做事總是提不起勁,看書沒多久就自動眼睛閉上進入神游。
不想再這樣下去,我明明心里是渴望上進的人,曾經那個腳踏實地一如既往努力著的女孩兒,如今身在何方,我要把你找回!
一邊喪著,一邊掙扎
想找個日子,好好反思為何如此,讓我焦慮的因子,讓我靜不下心來著眼當下的究竟是什么,我該如何去解決?
廿一之諾
再過兩天,就邁入21大門了,從此談起年齡就是二十有余了。
最該努力的日子,我知道,不該拿來作無謂的焦慮。
今年的生日,想自己給自己過,以一種特別的方式,可惜廣州沒有貓空,想寄一封信給未來的自己,既如此就用軟件代替,哪怕少了點儀式感;
然后,想找一個安靜的地方,給足自己總結對話自己的時間,把所擁有的、想得到的、想做的,很多很多,理清思緒,再飲一壺雞湯,下半年好好干
在知乎第一次知道有bucket lists這個詞的時候,就覺得我也應該有,想做的事確實很多啊,時間本來就不夠用,用在茫然的焦慮又有何用?
21了,很多事再不做就來不及了
本也是挺注重儀式感的人,那就在21之際,給自己一個承諾,對得起原來那個為了現在而努力的女孩子,如果有時光機,一定不希望,5年前,或者3年前的自己來到現在的我面前時臉上只剩失望…
兩天后,和自己好好談一場,再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