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老文章,是之前和小灰灰一起去學校的事情。今日拿出來分享希望能對順勢教育有一些說明。
寫這篇感悟的時候,藍色的天空霧霾盡驅,沒有一絲的瑕疵,窗外的陽光正溫暖的照耀著這銀色的大地,安靜而祥和,博大而深邃,季節的輪回在自然的力量下不斷的發生,不斷的向世人呈現著不同的美;若沒有這樣的變幻、體驗,斷不會感受這神奇而又快樂的美好季節。
氣象部門難得預測準了一次天氣,紛紛揚揚的大雪下了一夜,想想都好激動,明天一定是一個很美的“親雪日”;從校車上接到小灰灰之后,我們爺倆就忍不住開始玩雪了,這一晚,估計這小子和俺一樣,也是充滿了期待吧;半夜,接到學校通知,因為雪過于大,為安全著想,明早校車不發了,住校生在學校復習,走讀學生們可以選擇別的途徑到校或者在家復習,不上新課;真的覺得這樣的決定太有必要了,天降禮物,剛好帶著孩子們出去玩雪去,說到這里,要說一下俺為何會有這樣的奇異想法了。
也許這樣的想法在很多家長和老師眼里簡直等同與叛逆吧,怎么能舍得不上學,只想著玩呢?在這個唯分是圖,各種輔導班橫行的年代,天天努力還害怕孩子學不好呢,怎么能說不上就不上呢?這樣從狼哥的職業說起,作為一位體驗教育的從業者、推動者,一直提倡健康快樂成長的教育模式;
曾幾何時,這個社會流行了“快”,卻忽視了一個必須正視的現實,不管科技如何發展,總有一些環節是不能過快的,比如孩子的成長,過快的生長只會帶來一個中空虛浮的個體,社會大環境過多的關注了“君子以自強不息”,卻忽視了還有“君子以厚德載物”。我們玩命的拼搏,玩命的奔跑,卻遠離了現實,遠離了自然,給孩子們帶來的卻是身心疲憊,虛浮飄渺。孩子的生長過程應是一種生命能量的沉淀,留給孩子的是認真、執著、空間、格局、包容、承載,我們相信,越貼近自然,真理也就越近,幸福和愛就越觸手可及。
聊遠了,回頭還繼續寫感悟吧,看來還是父子心靈相通啊,早晨醒來,不等天亮,小灰灰就開始在窗臺上玩雪了,還用窗臺的雪做了一個精品版小雪人,然后等俺起床就一起拉著到樓下玩雪了,真是摸爬滾打樣樣精通呀,頗有他爹當年在部隊的風采。
都要上樓吃早餐了,還意猶未盡,早飯后,這小子冒出一個驚世駭俗的念頭,他告訴俺:狼哥,要不咱倆走著去學校吧?天哪,30多公里呢,這是要干嘛?你是張嘴一說呀,你知道雪地路滑的我們要走多久嗎?估計要走一整天呢!看這小子一臉認真地模樣,俺瞬間鎮定并開心起來,太棒了!就這么定了!在狼哥的教育體系中,“順勢教育”是最常用的教育方式,順勢教育是一種遵循自然、因勢利導的教育形式,是一個很適合家長隨時、隨地、隨機與孩子互動的快樂形式;此時,正是天賜良機,天降大雪,校車難行、灰哥有意、狼哥有心;多好的一場情景體驗教學呀。
說行動就行動,首先是達成契約;也就是約定,出發前,我提醒灰哥要思考清楚,并告知距離有多遠,會面臨什么樣的困難,一切都是要自己承擔的,不輕易做決定,不輕易改變決定;約定是孩子成長當中很重要的一個詞,想必也是這個社會最缺少的一個行為要素;約定是相互尊重、理解、信任、換位思考的基礎,國人最缺的就是契約精神,不僅成人之間,家長與孩子之間更需要這樣的約定:約定是商討,體現的是一份尊重;約定是告知,體現的是一份承諾。約定是規則,體現的是一份責任。沒有約定的教育是不公平的教育,而踐踏約定的行為更是赤裸裸的無賴行為,家長無約定或踐踏約定是造成孩子不守規則的根源。
然后就是目標制定、路線設定、加油站(飯店)、以及裝備準備了,最后還有一個不忘記告訴灰哥,我要微信實況直播,這個很關鍵哦,畢竟是很大的一個挑戰,沒有榮譽的激勵是很容易因為疲憊而放棄的;做完所有的事情已經快十點了,然后我們就踏上了求學的征程……這可不能是單純的走路哦,我們一定要邊走邊玩,如果失去了快樂,哪怕這是一段兩萬五千公里的壯舉,在教育面前都失去了意義!說起“快樂”,俺忍不住多說幾句,昨天的留言中,也有幾句質問的口氣:說這樣的事情有什么意義?說當前的教育大環境就是考試,你們孩子未來如何適應現狀?光“快樂”有什么用?俺貌似也無言以對,只好分享一個案例吧;
案例分享之前插一段話:現在可是3+3了,看到未來教育的發展方向了嗎?不知道3+3要仔細去研究喲,千萬別悶著頭培養“傳統全能型無用人才”,另有解釋,此處不在詳述。
之前分享過的一個案例:記得暑期訓練營的時候,接到一位媽媽給我打來電話說,說孩子的父親暴打了孩子一頓,因為孩子不去上補習班,現在孩子要離家出走,正在對峙狀態,問我怎么辦??因孩子遠在南陽,不能見面處理,后來想辦法和父親及孩子通了話,總算是穩定下來,父親還算開明,道了歉,和了解!想必大家不會忘記前段網絡上點擊量很高的一件事,一位女孩要打110,讓警察叔叔把媽媽帶走,不想再學圍棋!這個暑假,5歲的萱萱被媽媽安排學鋼琴、圍棋、英語、畫畫……一天要上四五個興趣班把萱萱惹怒了,嚷著要打110,找警察叔叔“解救”她。大教育家孔子曾經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知之"當屬于學習的最低境界,因此,行知少年多年來的努力就是“傳播積極健康的學習和成長方式,讓學習成為一種體驗,讓成長成為一種快樂!”快樂對孩子的學習和成長意義非常重大。快樂是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最有效社會性刺激;快樂能增強孩子的自信,精神開朗和樂觀,減少焦慮與恐懼,降低因環境變化而帶來的不適應。經常煩惱的孩子缺乏自信,因而難以激發勇氣,容易氣餒,向困難和挫折低頭,并缺乏應付痛苦情緒的能力。
沿途不僅僅是玩,是快樂,還要有順勢的引導,讓孩子多一些感悟和收獲,路線的設定,選了順河路——紫荊山公園——金水路——南陽路——科學大道——瑞達路——工大——艾瑞德;尤其是順河路和南陽路,對于小灰灰可是很有意義的地方,順河路的東方愛子幼兒園是一所蒙氏教育理念的體驗幼兒園,小灰灰在這個幼兒園讀了3年,南陽路的鄭大二附院(原鄭紡機醫院)是小灰灰出生的地方,而我們的目的地,艾瑞德國際學校又是他現在就讀的學校;灰哥到現在經歷3件大事:出生、上幼兒園、上小學!而我們的路線剛好將這三件大事串起來,成為孩子成長的路徑體驗;再這樣的陪伴當中,我們快樂的前行,愜意的奔跑;在飯店補充能量的時候,我們就一起翻看朋友們發來的祝福和各種評論,依稀記得,近千條評論最多的還是,太佩服了,太震撼了,覺得不可思議;現在想來,這樣的陪伴真的好難嗎?
很多家人一說起“陪伴”立即說:“不行啊,我沒時間啊”最后選擇了放棄,這真的不是能力的問題,縱觀大環境,家長陪伴一下孩子往往就成了一種奢望,網絡上流傳一句話:你再不陪伴他(她)就長大了,想全家溫馨又不想付出精力,舍不得時間放不下俗務,你不想對孩子付出時間投入精力,孩子自然不會給你回報,很多人總是在擔心中,在渴望完美中,度過人生最精彩的時光,這就是有些家庭中溫馨常在,孩子獨立,有些家庭總是瑣事纏身,糾結不已,有些人多年后會笑著說:“陪伴孩子的這段人生是最快樂的”。有些人會心存悔意說:“最大的遺憾是忽略了家人,忽略了孩子”,區別就在于是否懂得“舍得”,你舍得付出時間,自然就能收到沉甸甸的果實,你舍得付出精力去陪伴,孩子就是天使,只有不斷付出,去體驗,去磨練,孩子才能有更廣闊的天空,翱翔萬里。
這段路程最艱難的就應該是第三階段了,從瑞達路開始,我們倆都開始有些疲憊了,此時的引導點放在了艾瑞德,這所孩子喜歡的學校上,當灰哥想到馬上就要到學校了,想到馬上可以見到很多住校的同學們,還有樊老師說帶著同學們在校門口歡迎小勇士,內心瞬間升騰起強大的力量,這就猶如學習,若沒有興趣,只會把孩子變成一個考試機器,學習機器,興趣是學習的永久動力,任何不能帶來快樂的成功都不能算成功,她有可能是別人眼中的成功,但絕不是自己真正能享受到成功,君不見很多事業有成者依然內心苦難深深嗎?
選擇艾瑞德,這所離家30多公里的學校,也是覺得艾瑞德的自然生長教育理念是尊重孩子成長的。狼哥喜歡包校所提的“自然生長”教育理念,靜待花開,每個孩子都是珍貴的存在!其實每個人天生都具有很強的學習欲望,如果這些天然的動力能一直堅持下去,那么他遲早會成為一個優秀的個體,但是,放眼當下,很多孩子經常被強迫學這學那,根本不顧孩子的喜好,時間久了孩子本身的天賦反而被泯滅了。不是不學,時一定要學,要快樂的學……
快樂才是成功的源動力,付出了,努力了,有了健康健全的人格和快樂的人生,只要在快樂的狀態下努力了,生活也許平淡一些,也一樣是成功的。比如俺,雖然小民一個,但天天家里很溫馨,也許你覺得俺不成功,但俺覺得沒有比快樂、溫馨、平靜更幸福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