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機會成本
? ? ? ? 機會成本是指為了得到某樣東西,而要放棄的其他機會可能產(chǎn)生的其他價值。機會成本這個概念很好理解,因為時間或者其他條件的限制,你在同一時間內(nèi)選擇了做一件事就會失去做其他事情可能帶來的收益。放棄的機會中收益最高的項目才是機會成本,即機會成本不是放棄項目的總和。有些機會成本可以用貨幣來衡量,比如在投資選擇上,你可以選擇股票作為投資品種也可以選擇儲蓄這種投資理財方法,當你選擇股票投資時,那同樣的資金在一定時間內(nèi)獲得的儲蓄收益就是你的機會成本。有些機會成本是無法用貨幣進行衡量的,比如周末你是選擇去圖書館學習還是在家享受電視劇帶來的快樂之間進行選擇。所以,我們在進行選擇時,不要只看到表面的利益,而錯過背后可能會有的機會。
2.絕對值與比率
? ? ? ? 我經(jīng)常會犯這樣的錯誤,在買大件東西時不是很計較幾十、上百的價錢,但日常生活中有時又會對幾塊錢斤斤計較。以前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直到最近一兩年才開始慢慢改變。到底在什么情況下運用絕對值思維,在什么時候該用概率思維,這是我要好好研究的一個問題。一般來說人們傾向于在總金額偏小的時候斤斤計較,比如一件衣服在某商店50塊錢,而在另一家離這家商店十五分鐘左右的另一家商店48塊錢,很多人都會傾向于到便宜商店購買。這時用到的就是典型的絕對值思維。而概率思維其實很多人是不具備的,這是一種很有用的思維,可以幫我們理清生活中很多的問題。例如我丈夫最近要考一個證書,這個證書的通過率很低,據(jù)以往數(shù)據(jù)不到百分之三。他認為自己肯定也過不了,但是再一想就會發(fā)現(xiàn)因為考這個證書的基本都是在職人士,因為有工作年限的要求,平時大家都很忙,一開始認真看書的有三分之一就不錯了。比如今年報考人數(shù)是20萬,認真看書的也就三萬多一點,然后看了之后有沒有認真復習,能不能堅持看書這些也會排除掉一部分,其實到最后這個證書的通過率還是很高的,這樣一分析,我老公就覺得自己還是有很大機會考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