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紀錄片《二十二》,想說些什么,又不知道從何說起。那段歷史,對于沒有感同身受的人,說起來總是顯得蒼白無力,就像聽故事一般,風過無痕!
拋開歷史的角度,看到那些老人現在的生活狀態,總讓我想起晚景凄涼這個詞。當然她們當中有些的確很幸福,不愁吃穿,子孫后代繞膝;但相當一部分還是活得很孤獨,或獨自一人,或在養老院,90多歲的高齡,兩眼渾濁,行動不便,內心的苦楚說不出,甚至記不起!
人,固有一老,也必有一死。在很多情況下,死比老來的更容易一些。曾經在一次培訓中,老師問我們:福如東海和壽比南山,哪個更容易?有相當的學員都選了福如東海。大家的理由是幸福人為可以控制,而壽命卻有很多不可抗拒的因素,畢竟人只能活一次!
如果說選擇都源于見識和經歷的話!我想多數過來人會選擇壽比南山更容易,現代相較于古代,人的壽命長了幾倍,也有越來越多的百歲老人,而且每個人的平均壽命也越來越長。但是真能享受到福如東海的又有多少呢?
有人告訴我,老人最害怕的不是生病也不是死,而是沒有歸屬感,無家可歸。女兒是潑出去的水,兒子取了媳婦兒,媳婦兒和婆婆之間隔著千山萬水,大多數老人會選擇遷就晚輩,在家里充當“孫子”的角色,不敢怒不敢言,只求能安身立命!
福如東海,簡單的幾個字,卻猶如鏡花水月,可望而不可即。每次回到老家,總能看到村口坐著一群老人,他們大多數人的子女都在城里,一年或者幾年才能見一面,好一些的寄生活費,或者經常打打電話,也有很多任其自生自滅。從清晨到黃昏,這些老人抱團取暖,需求安慰?!翱粘怖先恕北厝粵]有福如東海的福氣!
見過這樣一個場景,夫妻兩人養了五個孩子,三兒兩女,大女兒結婚后離家出走,一直沒回來,不知所蹤,二女兒嫁的遠,三個兒子在贍養父母方面“踢皮球”,甚至大打出手,弄得雞飛狗跳!兩個老人更是經常躲在一邊偷偷抹眼淚!
有個客戶,夫妻兩人都是雙職工,有一個女兒,父母慈愛,孩子乖巧。本來幸福的生活,卻因女兒的突然去世,戛然而止。丈夫也失去了活下去的動力,整天覺得活著沒有意義,生不如死!獨生子女的隱患開始顯現,也時常有報道,高齡夫婦借助人工受孕或者試管嬰兒,孕育孩子,到他們從年齡上來說卻可以做孩子的爺爺奶奶!
每次回家,爸媽的笑感覺是從心底開出的花,他們把儲存的好吃的好喝的,都一股腦兒拿出來,生怕漏掉一個。她們時時掛在嘴邊的是,只要我們過的好,他們就很知足,很安心!
無論什么情況,在任何時候,感知幸福是一種能力,而享受天倫之樂是一種福氣?!案F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作為自己,作為個人,我們有責任給父母很多很多的愛,也要有能力為這份愛保駕護航,賺很多很多的錢。
說實話,福如東海很難!但只要我們想給予,就需要努力過好自己的生活,保留付出愛,感知愛的能力,做一個幸福的人!你幸福了,所以我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