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陵王高長恭是南北朝時期北齊的王子,父親是北齊文襄帝高澄。高長恭小時候,父親被人刺死,而他的母親正史記載不詳,大抵身份卑微,所以高長恭雖然身為皇族,但為人低調(diào),總是一副孤獨冷峻的表情。
高氏家族除了出變態(tài)外,還出帥哥,高長恭的爺爺高歡、父親高澄都是英俊瀟灑的威武男子,而高長恭之美更是高家之最。史載高長恭“貌柔心壯,音容兼美”。什么意思呢?就是說他長得慈眉善目,一看就是好人。面色柔和,眉角飛揚,有一種勝似女人的嫵媚風(fēng)情。而且高長恭的聲音也十分好聽,天生一副好嗓音。他要是參加好聲音,導(dǎo)師們的椅子得轉(zhuǎn)飛了。
自然地,高長恭是北齊國的全民偶像,出了門總有一大幫粉絲在那嚎叫“王子,我要和你生猴子”,甚至一些變態(tài)的老男人也對他垂涎三尺。為此高長恭很是煩擾。他是有著雄心壯志的男子漢,他的理想就是率領(lǐng)千軍萬馬為國征戰(zhàn)四方。他比韓子高要幸運得多,上天除了賦予他美貌外,又毫不吝惜地賜予了他非凡的軍事才華。高長恭與斛律光并列為北齊軍中的兩位將星,也是北齊國的兩大支柱。
高長恭身為皇族,又是保衛(wèi)北齊邊疆的大將軍,經(jīng)常要面對兇神惡煞的敵人,怕他是不怕的,可是他的這副美貌著實給他帶來的不少煩擾。有時候兩軍對陣,對方將領(lǐng)一看高長恭,立馬就笑場了,嘲笑北齊無人可用。為什么呢?因為高長恭的相貌毫無威懾力,看起來和藹可親,就像鄰家大哥一般。他面容清秀,像精心打扮過一般,在肅殺的戰(zhàn)場上是那么得格格不入。敵人一笑,高長恭就非常生氣,立即號令三軍沖鋒。敵軍笑得還沒停呢,就被殺得屁滾尿流了。
雖然戰(zhàn)無不勝,但是突厥人輕蔑的狂笑讓高長恭備感屈辱,他非常糾結(jié)。后來他終于想出了一個好主意,擺脫了這個困擾,那就是戴上兇神惡煞面具,既有神秘感,別人也看不到臉。之后在戰(zhàn)場上,高長恭身披厚甲,帶著嚇人的鬼臉面具,他橫刀立馬,英氣勃發(fā),渾身上下充滿了殺氣。他粗著嗓子高喊,聲音嗓啞,更顯滄桑豪邁。高長恭的形象和他的表現(xiàn)終于完美結(jié)合了,將士們很敬重,他自己也很開心。
將士們敬重高長恭不僅僅是因為他的外貌,還因為高長恭的確是一個好人。身為王子,高長恭從來不仗勢欺人。他性格溫和,對誰都是一副笑臉,很少發(fā)怒,對部下也很是寬容。一次他進宮,本來帶著兩個隨從,可是過了一會隨從也不見了,原來是看皇宮太大太美到處觀光去了。皇宮重地,隨意走動是大罪,可高長恭只是笑笑,沒有處罰。高長恭抵御突厥人有戰(zhàn)功,朝廷有賞賜,他總是和將士們分享,細到一個水果,都要分,絕不獨自占有。因此,高長恭在軍中很有威望,在朝中也很有名聲,而皇帝也因此對他很不放心。
北周軍進攻洛陽,守城部隊箭盡糧絕,形勢嚴峻。洛陽乃北齊重鎮(zhèn),一旦陷落,北齊政權(quán)岌岌可危。北齊皇帝急召全國軍隊援救洛陽,可是援軍沖破了北周軍的第一道防線后就再也無力挺進了。而北周軍對洛陽的攻勢更加強烈,洛陽的守軍幾乎絕望。就在此時,北齊軍中殺出一隊人馬,以雷霆之勢沖向北周軍,其勢如破竹,讓人生畏,殺得北周軍嗷嗷直叫。為首的將領(lǐng)很是顯眼,帶著慎人的面具,讓人看了不寒而栗。還能有誰?當(dāng)然是蘭陵王高長恭!北周軍不能抵擋,這支部隊殺出一條血路,直沖到洛陽城下。城上的部隊親眼看高長恭陣中殺敵,心中是激情澎湃,可當(dāng)高長恭叫他們開門的時候他們猶豫了。畢竟帶著面具,又是非常時刻,萬一是冒充的,那后果不堪設(shè)想。
眼看后面北周軍追來,高長恭急了,摘了面具露出俊美的臉龐,大聲說道:“看清楚了,我這樣有誰能冒充得了!”城上北齊軍一看,多日抗敵的疲憊頓消,一下子士氣大振。他們早就崇拜蘭陵王,今日得見蘭陵王雄風(fēng)和美貌,立即開了城門,與援軍合兵,奮死力戰(zhàn)。
洛陽的北齊軍像打了雞血似的,覺得蘭陵王來了天就不會塌了,也不管現(xiàn)在自己是被圍一方了,居然在高長恭的帶領(lǐng)下主動打開了城門一起殺向了北周軍隊。外圍準備救援的北齊軍一看洛陽守軍這么猛,也發(fā)動了對北周軍的攻勢,內(nèi)外夾擊之下,北周軍迅速潰敗。從邙山到谷水三十多里長的地帶,到處都是北周軍丟棄的軍械物資,血流成河,叫喊哭喊聲震天。
大戰(zhàn)過后,慶功宴上,將士們喝酒大醉,一個個學(xué)著蘭陵王戰(zhàn)場的英姿起舞,高長恭也喝得興起,來到眾人之間,高歌起舞。將士們集體創(chuàng)作了《蘭陵王入陣曲》,曲子悲壯渾厚,古樸悠揚,很快傳入民間,在隋朝時被列為宮廷舞曲。
北齊后主高緯即位,他性格懦弱,但殺起功臣來卻毫不手軟。高長恭是皇族,又有軍功威望,自然成為他的眼中釘。北齊皇族高氏內(nèi)部爭斗非常殘酷,兄弟之間、叔侄之間動起手來毫不留情,手段極其殘忍,高長恭的兩位兄長都慘死在叔叔武成帝高湛手里。一個被毒酒毒死,一個被活活打死。高長恭性格內(nèi)向,見此形勢,行事更加低調(diào),希望可以明哲保身。
為了消除高緯對自己的忌憚,高長恭變了個人似的開始貪污受賄,生活也奢侈起來,老百姓在背后對他指指點點,高長恭也全不在乎。部下相愿說:“邙山大捷之后你威震天下,為何現(xiàn)在自毀名聲呢?”高長恭失落地說:“是的。我若是個貪財好利的小人,高緯也許會對我放松警惕。”相愿說:“高緯想對付你,本來沒有什么罪證,現(xiàn)在你貪污受賄,豈不是自己找死嗎?”高長恭很無奈。
高長恭不想再打仗,不想干預(yù)政事,可是一開戰(zhàn),朝廷還得找他。他一打仗,必定贏,贏了威望就增加,處境就更危險,實在是無奈。高長恭多次稱病,想以此為借口躲避帶兵。一次江淮地區(qū)發(fā)生戰(zhàn)爭,他害怕朝廷命他出征,埋怨自己說:“去年患病臉腫了,今年為什么不得病了呢?”他親自扇自己的臉,多么希望自己面目全非,希望自己不是蘭陵王,只是一個普通人。高長恭這樣消極的態(tài)度反而使高緯對他更加不滿。
公元565年的一天,高緯把高長恭叫來聊天,談起邙山大捷,高緯很是關(guān)懷地說:“當(dāng)初你入陣太深了,太危險了,如果失敗了就會死在亂軍之中,后悔都來不及呀!”高長恭以為堂弟是心疼自己,忘了身處的險境,激動地說道:“家事親切,不覺遂然。”意思說:家事太緊張了,當(dāng)時顧不了那么多了。高緯一聽“家事”,心想邙山大戰(zhàn)是你的家事?大齊天下成你家的了?你想造反?事后高長恭也知道自己說錯了話,深感大難將至,每日惶恐,從此更加的低調(diào),恨不得變成隱身人。
可是禍要來,躲也躲不了,573年五月,高緯給高長恭送來了一件禮物——一杯毒酒。高長恭悲憤交加,對自己的愛妃說:“我對皇上忠心耿耿,無愧于天地,到底犯了什么錯,落到這個下場!”鄭妃說:“為何不面見皇上解釋清楚呢?”高長恭無奈苦笑,他知道再怎么解釋也是徒然,爾后舉起酒杯,飲毒酒而死。臨死之前,高長恭焚毀了所有債券,到死也沒忘了做善事。
蘭陵王高長恭遇害,此前名將斛律光也被高緯殺死,失去了軍事支柱的北齊王朝很快被北周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