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韻染紅山口》
文/朱會明
支興華/改定
金秋碩果香,韻彩染紅山。
擁抱著國慶鮮花簇擁的熱烈,洋溢著中秋團圓歡樂的喜慶,陶醉著秋韻色彩斑斕的美好,沐浴著雨后甜潤清新的微風。10月10日上午,空軍原高射炮兵第五師的部分首長、戰友,相聚在京郊美麗的百望山腳下、紅山口——國防大學招待所,共同見證和祝賀空軍原高炮五師參謀長支興華主編的《獻給無名英雄》一書的出版和首發。
十月的紅山口,絢麗多姿,風景如畫。遠山層林盡染初現,近處綠樹映襯花壇,一條如玉的飄帶,泛著微微的波光,蜿蜒纏繞著這彎彎曲曲的山腳,緩緩的流向遠方;又仿佛似一位豆蔻年華的純情少女,踱著輕盈的碎步,羞答答的從這里走過,一頭撲進了被偉人贊譽“觀魚勝過富春江”的皇家名園——美麗的頤和園昆明湖。而此刻,國防大學雄偉的大門上,一面高大鮮艷的五星紅旗正迎風飄揚,她的兩邊彩旗獵獵,這一抹五彩斑斕的律動,給這滿眼的綠色,注入了一股蓬勃力量,一種潮水般的涌動。他在告訴世界,中國人民解放軍是一支忠于黨、忠于人民的光榮軍隊。是一支可以戰勝一切來犯之敵的威武之師。
上午十一時許,參加閱評《獻給無名英雄》新書活動的各位首長、戰友,陸續來到了位于國防大學“紅山瑞廷”招待所的“井岡山”會見廳。大家見面后互致禮節、相互問候。偌大的房間內,一股軍人特有的氣質,一種戰友特有的情懷,在一個個軍禮和一陣陣爽朗的笑聲中傳遞著、擴散著、彌漫著。
參加中越邊境自衛反擊戰廣西輪戰的高炮五師加強團的李副團長夫婦的到來,更掀起了一個小小的高潮。李副團長的愛人——海萍嫂子,也曾經是一朵軍中綠花,她滿腔的柔情里,也流淌著軍人吃苦耐勞、拼搏奉獻的血液。結緣李副團長,也就等于結緣了高炮五師。所以,每次高炮五師戰友的活動,海萍嫂子幾乎都是如約而至。并且,總能以她作為女性天然的溫柔和細膩,給這一班男人乾健的陽剛里,增添一縷芊芊柔美的和諧氣息。
今天活動的主角是支參謀長。支參謀長是1964年從河北藁城參軍到空軍高炮五師十四團四連的戰士。當時,部隊駐防東南沿海前線。高炮五師曾是我軍防空部隊中的一支勁旅。其前身,是由解放戰爭時期的野戰部隊特種兵改編而來。這支部隊從組建之初,就以作風紀律嚴謹,軍政素質過硬,能夠吃大苦耐大勞,勇于犧牲,敢打必勝而著稱。他們具有排除一切困難的勇氣和決心,戰勝一切敵人的信心和力量。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保衛鴨綠江大橋,與美國侵略軍的戰機進行過殊死較量,擊落過B-29戰略轟炸機。駐守福建前線,他們細研兵法、集火近戰,用劣勢裝備,重創了敵人所謂的尖端武器:兩發炮彈奏凱歌,擊落F-84,單連開火滅敵寇,擊落F-86,防區集火顯神威,打碎低空快速偵察機F-101,活捉敵軍飛行員。在援越抗美的戰場上,他們又與世界上最強大的敵人——美國空軍相遇。此役共作戰180次,擊落敵機139架,擊傷敵機121架,俘敵飛行員26名。揚我國威軍威,維護世界和平。
十四團四連更是高炮五師建制內的一支英雄連隊。該連出過華東二級戰斗英雄王東進;一等功臣楊章銘,首創空炮協同范例,為空軍英雄杜鳳瑞報仇。在援越抗美的戰場上,四連又涌現出眾多的英雄戰士。其中有九死一生活下來的英雄指導員張鎖福、二排長支興華、四班長劉耀平、五班長王啟松,六班長沈雪昌,一班長曾松池,炮手隗仕忠等等,他們分別榮立一等、二等集體戰功,個人戰功。其中二排五班的李金順、施公弟、董木庭、劉常林四位烈士,永遠地長眠在異國越南的土地上。他們為了抗擊美國佬的侵略,為了幫助曾經是同志加兄弟的越南人民,英勇地獻出了自己年輕而寶貴的生命。
支參謀長正是在這樣的旗幟下、在這樣的環境里,通過炮手、班長、排長、連長、營長、團長,一步步成長為一名有勇有謀、有知識有能力、懂科學會管理、最年輕(35歲任師參謀長)的優秀師級軍事主官。高炮五師是1964年3月,軍委對高炮部隊整編后啟用的新番號。正好,支參謀長參軍的時間是1964年2月。可見該同志的個人成長是與高炮五師這個英雄而光榮的名字緊緊的連接在一起的。
時代在前進,社會在發展。1985年根據國家戰略方針的調整,軍隊也適時作出了巨大整編,中央軍委命令高炮五師番號撤銷,與另一支地空導彈部隊合成混編旅。支參謀長作為高炮五師最后階段“善后辦”的主任兼書記,挑千斤重擔于一肩,還五師利劍于劍鞘。一顆正在冉冉升起的將星,就這樣隨著國家戰略的調整,卸甲藏戈,轉移戰場,把自己又融入了地方經濟建設的大潮。
他當時的心情,我們今天想來,說悲壯可能有點過。但是,對部隊工作生活的依依不舍、對兄弟般戰友之情的揪心留戀,和對個人前途命運的戛然而止、不得不重新做出人生選擇的無奈,疊加在一起,那種矛盾的心態和“善后辦”繁重復雜的工作,如果不是對黨的事業的無限忠誠,不是對部隊的深厚情感,換作普通人,是很難勝任、也是不可能把這項工作做到各方都滿意,各方都稱道的。
大家好啊!我先說吧:今天與會的有王副師長、張副政委、史部長、王副部長、馬政委、徐團長(烈士)的兒子小輝、葉主任、田政委、陸主任、李曉光同志和愛人海萍、郭處長、劉處長、小朱。大家都是熟人,我就不做一一介紹了。每人先發一本書,翻一翻,如果要簽名,我給大家簽。支參謀長洪亮的聲音,拉開了本次活動的序幕。
包裝紙撕開的瞬間,大家的掌聲響了起來。一本本猩紅色厚重感十足的書本也隨著這熱烈的掌聲一本接著一本的傳送到了每個人的手里。
當我接到這本書的時候,立刻被那猩紅的顏色和上面沉重的文字、圖案所震撼。這紅可是烈士的鮮血染紅?這紅可是千千萬萬現役的和退役的軍人的奉獻染紅?這紅可是作者心里那一片對戰友火熱的情懷染紅?我想應該是的。您看上面“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那幾個沉甸甸的文字,那不就是代表烈士的鮮血嗎?您再看《獻給無名英雄》這博大而無私的書名,那不就是代表千千萬萬軍人所做的奉獻嗎?您再掂一掂這本滿裝了作者心血、厚達380頁的文本,難道這還不是作者心中的那一團燃燒的火焰嗎?您再看封面下方那一門門傲視蒼穹的火炮,仿佛還在噴吐著仇恨的火焰,把一發發正義的炮彈射向天空中無恥的侵略者。
打開書本的扉頁,好像打開了一道沉重的石門。那一個個鮮活的名字和一張張清晰的照片,仿佛還能看見他們昨日的虎躍龍騰,仿佛還能聽見他們曾經的笑聲朗朗。這每一個名字的背后,其實都是一段家國情懷的書寫。這每一張照片的背后,也都高高聳立著一座奉獻的豐碑。他們有的已經壯烈殉國,把自己年輕而美好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保家衛國的戰場上。他們有的正在安度晚年,用夕陽里自己耄耋的背影,滋養著一個古老民族不屈的靈魂。
我的首長、我的戰友們,這樣的書我們還能稱他為書嗎?她分明是一盆正在炙烤我們靈魂的炭火!他分明是一根正在撬動我們心底珍藏記憶的杠桿!他其實更是一段人生真實歷史的再現,告訴今天的人們,不忘歷史,方得初心。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美味的佳肴已經呈上,醇香的美酒已經斟滿。然而此刻,支參謀長還在筆走龍蛇,給每一位戰友的書上留下一段謙遜的話語。
致辭的任務還是一如既往的由原高炮五師十四團史副政委(后來的旅政委、師政委、國家機關某部副部長)完成。史副政委政治素質強,理論水平高,三十多年前我們在部隊時,就能感覺到他的講話水平非同一般。只見首長高大的身軀起立,給大家微微致意后,開始了他那很有魅力的致辭:前有對大家國慶中秋的快樂祝賀,中有對支參謀長書籍出版工作的肯定和褒獎,后有十九大即將召開,對我們黨和國家未來的期盼和祝福。講話上通高雅,下接地氣,層次分明,條理清晰,鏗鏘有力,一氣呵成。話語句句暖心窩,美酒杯杯表深情!
接下來是原高炮五師王副師長發言。王副師長是一位傳奇人物,他是從首都防空師二十一團團長,調到高炮五師任副師長的。說傳奇有兩點:其一,他的從軍生涯里,除了一個副師長外,再沒有其他副職的履歷,班長,排長,連長,營長,團長,直至副師長。這憑這一點,當過兵的人都知道,這絕對不是一般人可及的。其二,參加援越抗美作戰,他是當時我軍最先進的高炮使用者,一百高炮連連長。那是一個直接觸摸血與火的崗位,那是一個真正刺刀見紅的地方。而且他們連地處釘子陣地,打的英勇頑強,指導員光榮犧牲,連長指揮全連打出了“越南的上甘嶺”屢屢擊落美國侵略軍戰機,榮立戰功。
只聽首長操著他那濃濃的山西口音:支興華同志是個有情、有義、有心之人,我們是炮兵學院高炮系“海軍、空軍高炮班”同班同學。老支出版這本書非常不易,十分可貴,要有真功夫。沒甚好說的啦,感謝咱們炮五師這班有情有義的弟兄們,祝大家高興、快樂!都端杯吧,喝酒!老首長干脆利落的性格,仿佛還能看出當年虎虎生威的影子。
接下來原高炮五師張副政委(后為空十軍政治部副主任、全軍區師以上干部廉政標兵)、和原后勤部王副部長,兩位首長也都對支參謀長書籍的出版表示了充分的肯定,并且都不失時機的發表了熱情洋溢的祝酒詞(據說第二天張副政委還專門給支參謀長打電話,講到歌德“讀好書是和高尚的人對話”,高爾基“讀書是進步的階梯”,沒想到軍事干部還能寫出這等好書等等鼓勵的話)。
馬政委是高炮五師十四團成長起來的一名優秀政工干部。其立場堅定,作風嚴謹,善于學習,勇于創新。后被調入空軍指揮學院工作,副軍級研究員。同時,其理論建樹頗豐,先后編著出版了《從解放思想到思想解放》等多本書籍,在《人民日報》、《解放軍報》、《求是》、《學習時報》、《空軍報》等刊物,發表多篇很有影響力的文章,對軍隊、特別是空軍部隊在新時期的建設,作出了很大貢獻。
馬政委的發言主要是回顧了過去,并且誠懇的表示,感謝各位首長在各個時期對自己的教育和幫助。馬政委平時只顧工作,不善酒令,只見他端起茶杯,以茶代酒,祝各位首長、戰友身體健康,生活快樂!
目前還工作在呼和浩特市的劉處長,由于一直工作生活在內蒙,多年的耳染目睹,他的骨子里早已經被草原民族那豪爽、奔放的文化所浸染。他當場獻歌一曲《我思念草原》。那洪厚寬廣的歌聲、優美的旋律,把在場所有人的思緒,都帶回到了三十多年前,在草原鋼城包頭戰斗生活的歲月。
……
我思念草原
草原是我生命的搖籃
馬背給了我藍天的 胸懷
阿爸的套桿教我勇敢
更思念喲更思念
篝火旁的歌舞狂歡
露珠打濕的琴聲幽遠
托起朝陽彩云滿天
……
是啊,思念草原,難忘草原!然而更難忘的是高炮五師那火熱而如磐的軍營!
今天見到各位老首長,非常激動。分別多少年了,我很想念各位首長、戰友。借此機會,祝各位首長身體安康!生活美滿!這杯酒我先干了,先干為敬。只見他端起酒杯,頭向上一揚,咕嘟一聲,酒杯里的酒已經無影無蹤。說話喝酒的是在北京工作大見成效的郭連長,他是原高炮五師師部汽車連連長。他帶出了一大批懂技術、敢創新的鐵哥們好兄弟。
我說幾句啊,支參謀長做的這件事,說是一件功垂千秋的事,一點都不過分。按道理講,這么大的事情,應該是由組織出面來做的。可是,目前的情況是,個人把這個事情全部承擔了。我們或多或少都做過文字工作,這項工作是很熬人的。大家都看到了,出版這么厚一本書,這種既獻精力又獻銀子的事,只有支參謀長能做的到。
今天我要開車呢,不能喝酒,以茶代酒,為各位首長的健康,也為支參謀長新書的出版,大家干一杯吧!說話的是田政委。田政委也是在高炮五師成長起來的一位才華橫溢的文章大家。當年在高炮五師時,就曾經給師里辦的通訊報道培訓班學員當過幾屆教員。后來的發展更是了得,他的文字直接服務大軍區首長和兵種首長(原大校軍銜)。在會上他還提到一位即將列席十九大的上將戰友。強調為國為民敢說真話。要有創造思維,創新精神。
一道強光閃過,原來是陸主任在給大家照一張餐桌上的全體照。陸主任是原高炮五師宣傳科干事,攝影照相是他的看家本領,如癡如醉的手風琴,更是其拿手和最愛。目前亦是師級干部,還在CCTV7從事著軍事報道的工作。所以,高炮五師戰友每次活動的影相工作,非他莫屬。只見他端起那還有大半杯白酒的分酒器:今天啥也不說,高興,我愛人沒來,我代表我愛人,我們敬各位首長戰友一杯。舉手間,只聽得咕嘟、咕嘟、咕嘟幾聲,杯中之物早已化為烏有。哈哈,原來這陸主任不只有秀才心腸,更有英雄膽量!
我跟你們的認識不一樣,我認為支參謀長做這件事情,完全是一種歷史的必然。1964年高炮五師組建時,他投身到了這座革命的大熔爐。1985年,高炮五師撤銷時,是他親手把這支光榮的部隊送進了我軍波瀾壯闊的歷史卷冊之中。而他本人,就在這一進一出的時光里,也從當年的一個毛頭小伙子,成長為一名師級軍事主官。這是其一,五師賦予了他豐富的人生閱歷和精神食糧來做這件事情。其二是他的俠肝義膽的性格所決定的,我不做誰來做?這種舍我其誰的人格魅力,決定了結果的發生。所以說,好像是偶然的事情,其實,他后面有更多的必然。長話短說吧,一切盡在不言中。干杯!說話的是和支參謀長在過一個連一個營的知根知底的親密戰友李曉光同志。李是將門之后,從小在家里感受的就是軍旅文化的熏陶。結緣溫柔賢惠的海萍嫂子,更是郎才女貌,幸福美滿。其女兒也非常優秀,目前在海外工作。他們兩口子時不時的也到大洋彼岸溜達溜達,也到東南亞泰國柬不寨看看金邊,愜意人生滿是福啊!
我能參加本次活動純屬偶然。我是原高炮五師十四團五連的戰士。去年秋天,我們同屬一個營的四連戰友在成都組織了一次很有意義的聚會。是時,支參謀長作為四連的一名老兵蒞臨。當時一起參加活動的有我幾位同鄉戰友,他們是莫會明、楊海虎、張建華、張易明、關保平、高學啟。活動結束后,支參謀長指示莫會明和楊海虎,寫一篇本次活動的總結文章,將來作為《獻給無名英雄》一書的第四十九篇文選。
因他們兩人都是在職縣團級干部,公務在身,比較繁忙。于是打來電話,轉交任務與我。經過大家努力,一篇《戰友聚會禮贊——不忘初心》出爐了。再后來,參謀長又發過幾篇其他的文章,我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給做了適當的調整。就是通過這些文稿的互動,才使我有幸結緣參謀長,在字里行間感受首長那澎湃的激情,豪邁的人生。也才有了今天參加這個活動的機會。
我首先對參謀長不斷學習、積極進取的精神,表示由衷的敬佩!對參謀長嘔心瀝血、歌頌英雄著作的出版,表示誠摯的祝賀!并祝各位首長身體健康!生活幸福!最后,我把2016年國慶節,我們連隊戰友組織“再回新鋼城,共續五連情”聚會活動時,我創作的一首《大青山之戀》——“永遠是五連情”抒情長詩,用朗誦的形式,作為給本次活動的禮物,獻給了大家,同時也等于獻給了千千萬萬的無名英雄們。
……
戰友,我很慶幸,慶幸我的生命有五連
戰友,我很知足,知足我在五連里的每一步成長
戰友,我更感激,感激五連每一位戰友的真情相伴
讓我們彼此珍惜吧!
珍惜這托付過生命的友誼
讓我們彼此懷念吧!
懷念那年少時戍邊的稚氣
讓我們彼此珍重吧!
珍重曾經的過失、也珍重曾經的成績,更珍重我們會手挽手永遠在一起
戰友們,醇香的‘’河套老窖‘’已經打開
請斟滿你尊貴的大碗
今晚,讓你的靈魂伴著這香甜的玉液瓊漿
一起燃燒吧!
戰友們,草原的歌聲已經響起
請亮出你健美的身姿
用最熱烈的情懷
舞出一曲狂野、奔放的旋律吧!
……
這首激情澎湃、歌頌軍旅、回味曾經、豪邁人生的詩,盡管是即興朗誦,還是得到了大家的一直好評,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接下來不得不提到一個重要人物——小輝,小輝是原高炮五師十四團徐團長(烈士)的兒子。徐團長曾經是一位身先士卒、臨危不懼、人品厚道、最貼近群眾的、年輕有為的好團長。可惜天不假年、英年早逝,犧牲時還很年輕,孩子們也都還很小。支參謀長對老團長有很深的感情,在這本書里,專門有一篇《英雄團長——徐團長》,另有一篇《追思姜桂英同志》。
姜桂英同志是徐團長的愛人,徐團長犧牲后,自己一個人堅持把三個孩子拉扯大。教子做人,授予知識。其中的艱辛和無奈,大家可想而知。支參謀長給姜桂英同志的評價是“偉大的母親”。所以,他特意把小輝請來,意思就是告慰烈士的在天之靈,他的戰友們沒有忘記他,他的戰友們永遠在懷念他。
小輝特別感謝各位叔叔和大哥對自己工作生活的關心和照顧。同時,也給大家做了一個匯報說明,事實上,也是在告慰為國捐軀的父親:我們姊妹幾個都有自己的工作,都在不同的崗位上做著自己的貢獻。多么樸實的語言,多么高尚的品格。不是躺在父親的功勞簿上發虛,而是在談自己的付出和貢獻。這就是我們烈士的后人,這就是我們軍人的家風!
最后由葉主任作一個小結,只見他不急不慢、和顏悅色的神情,仿佛一位得道成仙的高僧。其實,能聆聽一番首長感人的話語,感悟一縷歲月逝去后沉淀的清風,這酒,也就成了最好的陪襯了。
時間總是在不知不覺間飛快的溜走了。 最后,參謀長提議,大家合唱《我是一個兵》。
戰友們異口同聲:好!好!
參謀長開始領唱:我是一個兵,預備~唱!
我是一個兵,來自老百姓,革命戰考驗了我,立場更堅定……
這雄壯的歌聲,百望山可以作證,她和《獻給無名英雄》的翰墨一起,既是對先烈的追思與懷念,同時,更是對今天美好生活的祝福與珍惜。
此刻,這書的紅、酒的紅、歌的紅和每個人臉上洋溢的紅,已經緊緊的融為一體,混合成一股滾滾洪流,她溢滿了這偌大的“紅山瑞廷”大樓,更韻染了這百望山腳下孕育共和國將官的搖籃——紅山口……
高炮五師的先烈們,你們永遠的安息吧!
2017.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