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說一部電影精彩,通常是指它的情節(jié)動人,或是片中角色令人印象深刻。卻往往忽略另一位功臣的存在:音樂。
就如維克多·雨果所說:“音樂表達的是無法用語言描述,卻又不可能對其保持沉默的東西。”音樂在電影中的作用,往往比我們想象的要大許多。
隨著鏡頭轉(zhuǎn)換,音樂升起,每一段旋律有如每一幀畫面的注腳,述說著視覺無法傳達的感受。音樂絕不僅為愉悅我們的耳朵,它還講訴著那些畫框之外的故事,彌補著對白力不能及的言下之意,更多時候,它也是情感的催化劑,音樂撩撥你的記憶,喚醒埋藏心底深處的涓涓細流。
但有的時候,音樂不甘心做個區(qū)區(qū)配角。它像個看不見的演員,從故事后場走上前臺。音樂的表演不會受凡人肉體所限,它用音符與旋律,代替動作與對白,像團火焰穿過雙耳,將整個故事刻進大腦皮層里。
以下幾部電影,是音樂與故事平起平坐的典型。就算有天你記不得劇情,那些音樂也會縈繞耳際。
1.醉鄉(xiāng)民謠 Inside Llewyn Davis(2013)
導演: 喬爾·科恩 / 伊桑·科恩
主演: 奧斯卡·伊薩克 / 凱瑞·穆里根 / 約翰·古德曼?
上世紀六十年代,是美國民謠的黃金時代。勒維恩從表面上看,只是個無家可歸四處游蕩的流浪漢。但當他拿起吉他,將嘴唇貼向話筒,吐出第一個音節(jié)時,你才會知道他有著上帝寵兒般的音樂才能。但固執(zhí)的勒維恩不肯為了順大眾的口味而改變自己的音樂理想,這不僅讓他生活困窘,且和好友之間的關(guān)系也陷入困境。但似有轉(zhuǎn)機,勒維恩前往大城市芝加哥尋找一個機會,一個可以實現(xiàn)他音樂理想,向世人展示才華的機會……
此片同時獲得奧斯卡最佳攝影獎,戛納金棕櫚獎,金球獎最佳音樂電影獎提名。有別于科恩兄弟慣常的黑色風格,全片籠罩在一種幽默與憂傷并存的氤氳氛圍中。
對于喜歡民謠的人來說,民謠就是他們生活的背景音樂,是唱出來的詩。如果有什么音樂就算歷經(jīng)歲月也不會蒼老,那非民謠莫屬。片中所選歌曲,精致動人且包含詩意,民謠本身的敘事特點將看似松散的劇情聯(lián)綴為一體,隨著撥片掃過琴弦,主角的旅程也像一首歌般被緩緩吟誦而出。
科恩兄弟并不打算借《醉鄉(xiāng)民謠》講述一個小人物如何通過努力成長為大師的套路故事。他們是想以自己的方式,向那些生活于平凡之中,但依然不肯妥協(xié)的人們,呈上一份敬意。也對曾經(jīng)的民謠浪潮,表達緬懷之情。
熱門曲目:Five Hundred Miles /?Hang Me, Oh Hang Me
2.再次出發(fā) Begin Again(2013)
導演: 約翰·卡尼
主演: 凱拉·奈特莉 / 馬克·魯弗洛 / 詹姆斯·柯登?
曾經(jīng)的著名音樂制作人丹,陷入了工作與情感的雙重困境中,他既不能忘記前妻,也苦于小女兒的叛逆任性,而找不到有才華的新人更是讓他的事業(yè)舉步維艱。
才貌兼?zhèn)涞母窭姿淼郊~約,試圖實現(xiàn)自己的音樂夢想。但男友戴夫的背叛使得一切夢幻皆成泡影。而戴夫則一路功成名就,再也不理格雷塔的死活。
丹和格雷塔,如此失落的兩顆靈魂,卻偶然在一間酒吧相遇,又將演出怎樣一曲旋律?
作為導演約翰·卡尼的第三部作品,《再次出發(fā)》延續(xù)了他的一貫風格,所用音樂或清新甜美,或舒暢動人。且類型多樣,在流行樂的框架下,加入了搖滾、嘻哈、爵士、放克等類型,可謂雜糅并濟的音樂拼盤。
雖然故事簡單,但情感真摯動人。片中歌曲均精雕細琢,不僅聽覺體驗豐富,且不留痕跡地調(diào)動觀眾情緒。隨著角色的淺唱高吟,他們的心境也在不斷變化,簡約的故事被填充補完,變得飽滿且富有張力。
就像男主角丹所說,音樂會使得最為平常的景象,突然擁有豐富的含義。而原本庸常的生活,將突然就變成這些美麗、冒著泡的珍珠,都是因為音樂。導演并沒有在片中過度渲染愛情,而是將視野投向了經(jīng)歷人生挫折后的自我療愈。這種Begin Again的勇氣,也賦予主題更多的深度與延展性。
重點曲目:Lost Stars / No One Else Like You
3.永不止步:戴維·寇克斯的故事 Walk Hard: The Dewey Cox Story(2007)
導演: 杰克·卡斯丹
主演: 約翰·C·賴利 / 珍娜·費舍 / 克里斯汀·韋格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硝煙剛剛散去,戴維·寇克斯卻在家里引發(fā)了新的戰(zhàn)爭。他失手將自己的兄弟一刀劈成兩段,這不僅讓父子關(guān)系大為緊張,卻也激發(fā)出了戴維的音樂潛能。一次張揚的表演后,戴維帶著女友逃出了小鎮(zhèn),向著自己的音樂夢想飛奔。他有幸在猶太商人資助下發(fā)行了單曲《艱難前行》,并因此一舉成名。名利雙豐收的戴維自然逃不了吸毒,重婚的老路,但也不斷創(chuàng)作著更多作品。歷經(jīng)了牢獄之災,反戰(zhàn)潮流等戴維,并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創(chuàng)造一段傳奇……
主角戴維是個虛構(gòu)人物,并不存在,這得提前給大家打個預防針。整個故事不僅是戴維的音樂奮斗史,也是整個美國50-90年代的流行音樂發(fā)展史。導演則以戲謔的喜劇風格將其呈現(xiàn)給各位。所涉音樂混雜藍調(diào)、鄉(xiāng)村搖滾、硬核朋克、迷幻搖滾、民謠、放克等,不僅風格拿捏準確到位,而且每首都極具代表性。
任何稍微了解一些美國流行音樂的人,都會為劇中的喜劇成分所傾倒。就像《阿甘正傳》調(diào)侃美國歷史一樣,《永不止步》也搬來大量搖滾樂界的名人與樂隊博觀眾一笑。看看上圖左邊這人,對就是貓王。他和我們的戴維還有一場精彩的對手戲。
如果你覺得這只是一部美式喜劇,那也不盡然。戴維一生的奮斗與掙扎,被他的音樂創(chuàng)作歷程這條長線一一串起,雖然不夠嚴肅,但這條自我救贖的道路也自有其深刻之處。
重點曲目:Walk Hard / Beautiful Ride
4.弗蘭克 Frank(2014)
導演: 倫尼·阿伯拉罕森
主演: 邁克爾·法斯賓德 / 瑪吉·吉倫哈爾 / 多姆納爾·格里森
自幼熱愛音樂的喬恩,神使鬼差般加入了一支奇葩的樂隊。樂隊的主唱弗蘭克整天戴著一只巨大的頭套。他才華橫溢但有些神經(jīng)質(zhì)。喬恩與樂隊一起住在愛爾蘭某個偏僻鄉(xiāng)村的小屋里,那里的生活簡單且封閉。而喬恩發(fā)到網(wǎng)上的視頻被某個音樂節(jié)主辦者發(fā)現(xiàn),他們想要喬恩的樂隊參加美國西南的一個音樂節(jié)。但喬恩哪能料到,這次西南之行會給他的人生帶來怎樣的變化……
當你看到這奇怪的頭套時,也就注定了這部電影里不會有太多“普通的”音樂。片中樂隊領袖弗蘭克以Chris Sievey為原型。他是七八十年代紅極一時的音樂人,同時也是個喜劇演員,以形象“Frank Sidebottom”馳名。
片中前半段的音樂風格相當前衛(wèi)另類,如果你以前并不了解所謂噪音音樂或是實驗音樂,那正好是個機會。不過一開始你可能很難接受它們,但至少可以感受到這些怪咖們的熱忱和自我。片中不僅展現(xiàn)了音樂創(chuàng)作的艱辛困苦,其用音樂類型的突變,來暗喻角色的情感落差的手法,也令人印象深刻。
樂隊的主唱弗蘭克是全片中最惹眼也最特別的角色。他才華橫溢,也有著難以愈合的精神創(chuàng)傷,所謂天妒英才即是如此。但友好的性格很快就能讓你喜歡上這個大男孩,那種特殊的感染力不僅讓弗蘭克成為樂隊中的精神領袖,也注定你的目光將無法離開他。
重點曲目:I Love You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