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2017-09-18 肖夢娟 蕭蕭文學益林
如果每天一篇原創文章,作者也會有被思想掏空的時刻……
如果要作者停下來不去思考問題,又或者放下心中的筆,那幾乎是不可能的……
依然在觀察著身邊的人事物,思考著生活中的道理,盡管很累,但也還在繼續著。
只因為內心的燈一直亮著……
而最近浮現腦海最多的影子就是:作品與人品,你覺得哪樣重要?
1
一個沒有靈魂的作品,是不可能有閃光點的。靈魂就是作者內心的燈,這盞燈是亮的,會照著人們通向光明大道。
這盞燈可以稱為“人品”嗎?因為每一部作品都是作者最內心深處的聲音,寫著寫著就能讀懂作者內心深處的樣子,而此樣子似乎可以映照出作者的人品,就是這樣的隱形力量(人品)一直指引著讀者,讓讀者去相信、敬仰Ta所熱愛的作者,如果達到了這樣的效果,我們就可以稱之為有著靈魂的作品,被隱形的力量(人品)牽引著。
這是我心中的作品與人品的關系,兩者是需要情感進行聯系的……
要說哪種重要還是需要交給讀者,因為每個人的追求是不一樣的。
蕭蕭是一位特別注重人品的人,可想而知:蕭蕭每創作一篇原創文章是一定要求文章有著屬于Ta自己的靈魂,也就是特別的價值意義。
最近開始在寫與不寫上遲疑了:如果要寫就寫特別好的文章出來,要么就不寫。有的時候寫出來的文章是為了表達自己的內心情感,而有的時候寫出來的文章是為了給讀者傳達一種人生道理與真諦,而有的時候是在傳達一種方法與技巧。
種種的內心世界傳達的情感,只因為心中的燈一直是亮的……
如果要我選擇,我依然會基于人品的基礎上去完成作品,并會通過文字的方式去傳達正確的三觀,積極樂觀的情感,而不僅僅只是作品!
2
我覺得好的作品不僅僅是需要有內容,更需要有豐富的情感,要給看的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從而指引看的人去過積極樂觀的生活,一個作品能去幫助人、有益于人,那Ta就有價值。有許多作者只為了作品而創作,根本不顧及道德的底線。
他們把那種越是能引起公憤的、能博得憐憫的故事不惜一切代價的拿出來講。感覺把道德底線都喪盡了的一類作者我們不是不去認可Ta,而是Ta在作踐自己!
我們是可以將自己的故事講給讀者聽,但我們要通過自己的故事去傳達一種正確的思想情感,這才能凸現故事的價值。
而每個人的經歷不一樣,所以有的人喜歡聽別人的故事、別人的經歷,而有些人就不喜歡聽別人的故事、別人的經歷,會覺得很作。
白菜蘿卜各有所愛……盡管有的時候蕭蕭也是一位愛講故事的作者,但蕭蕭是一位真情實感流露的作者,那蕭蕭是白菜還是蘿卜,依然取決于有著靈魂的作品,而讓讀者一直默默地支持著我,相信一直都是人品牽引著蕭蕭而去完成的作品,從而有著不離不棄的讀者一直默默地鼓勵著蕭蕭……
我們要創作有靈魂的作品,是要基于人品的!
那是作品重要,還是人品重要呢?
3
看到這里,朋友們差不多明白了:作品與人品,兩者都比較重要。
一部有靈魂的作品,是離不開人品的!因為每一位作者要闡述的觀點、表達的內涵都是他們內心最深處的話,肯定是基于人品的。
但光基于人品而沒有內容的作品,也是不完美的,所以作品也重要,是要有著靈魂的作品!
《墨子》有云:“德為才之帥,才為德之資。德器深厚,所就必大;德器淺薄,雖成亦小。”德,即品德,也就是一個人的人品;才,即才能,也就是能力。通俗來說,即人品,比能力更重要。
如果你愛上了某一作品,那你肯定是欣賞著這位作者的三觀與人品……
如果你找對了胃口,那就好好的愛吧!但一定要愛那些三觀正、感情純、心地善、人品好的作品,說不定你也是這樣的人,最起碼你的內心深處向往的是這個樣子的……
羅曼·羅蘭說:“沒有偉大的品格,就沒有偉大的人,甚至也沒有偉大的藝術家,偉大的行動者。”
那我們就要:愛人愛人品,愛文愛文品(作品+人品),無論怎樣都得基于人品……
結語:我們都要擁有愛
時光靜好,與君語;細水流連,與君同;繁華落盡,與君老。
于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遇見的人;于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荒野里,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遇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