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I:
從行為上去分析拖延癥,怎么判斷自己是否在拖延,我們了解了拖延的根源是為了掩蓋自己的心里弱項,而采取的一種自我保護的心里策略。作者給到了兩種心里,一種恐懼失敗,一種恐懼成功
恐懼失敗心里的人,其實都是完美主義追求者,里面又會有兩種心態區分,固定心態,成長心態,適應型和適應不良型兩種型態。
A:
對于恐懼失敗,我們大概好理解,那對于恐懼成功?是不是有點不理解,比如我們聽到的逃避舒適區,成功較其他付出的代價太高等等,成功會讓我孤立,與別人不一樣,過于臆想和夸大。
我覺得從上本書《自控力》到這本書,整體的感覺,便是從生理和心里去了解自己自控和拖延的原因,通過了解背后深層次的原因,去感知了解用有效的方式去做出調整,或者做出改變。先了解我們自身生理和心理的規律,要不盲從好很多。
目前最想解決的拖延問題是什么?用筆記錄下來或者寫在備忘錄里面,運用今天你所學的知識去分析原因。
舉一個例子
最近我在學習寫作,要求是每天盡量寫文章,字數要求800,每天晚上12點以前寫完?
其實對于我來說,每天工作不忙的時候就可以寫完,但是我卻每次都在拖延到下班以后,或者晚上9點多才開始寫,反正就是各種磨蹭。
背后的原因分析:
1、我在寫作上是屬于典型的成長型適應不良型完美主義者
感覺自己寫的不好,又不知道怎么寫,又想寫出好的東西,還不想和別人一樣總是草草了事,這樣就會逃避失敗,而且感覺白天花再多時間也出不來效果,反而每天到那個最后時間點的時候就逼自己輸出東西了。不愛想把白天大把時間用在這個上面。
跟著這本書慢慢去了解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