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告訴大家一個絕望的結論,讀書是基本沒有用的!
我的粉絲聽到這句話,可能要暴跳如雷了,因為貓黍之前特別推崇讀書,而且貓黍自己也讀了很多書,為什么今天又要來顛覆我們的三觀啊,覺得自己三觀好可憐~
貓黍的公號的宗旨就是——不破不立!
這些藏在腦海里根深蒂固的觀念需要去反思,如果好就繼續用,不好就需要打碎了再來。
下面我將來一步一步的論證我的觀點。
讀書的作用一定是和人生的經驗相輔相成才發揮地出來,不然就算讀了再多書也是沒用的。
最近流行一句話,人丑就該多讀書。假如按照這句話去做,其實結局是,讀的越多,就越屌絲,越頹廢,越宅,越不會跳出那個既定的生活節奏。前段時間看知乎上就掀起了一股讀書潮,我認為大部分人趨之若鶩,只是靠讀書來逃避現實問題罷了!
首先問問大家一個問題,大家覺得書是什么?
有的可能說是知識,智慧,力量等等吧,其實大家都把書神話了。其實書的本質只是信息的載體而已。從人類擁有了文字開始,文字只是承載信息的一個工具,聽音頻也好,看電影也好,讀書也好,上互聯網用搜索引擎也好,其實獲得的緊緊就是這兩個字信息!
在人類還沒有發明文字的時候,人們都是靠非語言來傳遞的信息。比如眼色,神態,肢體動作,語調,聲音,感覺,表情,環境以及肢體接觸。這些基因被傳遞了下來,而且基因本身也是信息的載體。到現在為止我們都很大程度上地受到的非語言信息的影響。
最簡單的一個例子,女人喜歡一個男人與否,和這個男人的外表、荷爾蒙的分泌、身體的能量、外在的行為以及物質條件等等都有關系。這些東西都是在向女人傳遞信息,女人會根據所有的信息來篩選出讓自己有感覺的男人。
所以我們時時刻刻都在和外界交換著信息,大腦里裝了很多信息,這些信息可以轉化為觀念,信念,甚至信仰。之前我在《洗腦和教育的區別》里講過,當一個人把注意力都放在某一個信息上他就會容易偏執,容易處于一種被洗腦的狀態。所以要時時刻刻警覺這些信息在腦海里起到的一些無意識的作用,如果是不好的那就要去打碎它,重新建立一個積極的想法,去正面地影響自己生活。
既然是信息,那獲取信息的方式可不止讀書這一種。現實中獲取信息最效率的方式其實還是與人交流,比如在某一個方向上的思考遇到了問題,那就可以去找在這個方向上成功的人交流,也許一頓飯的功夫這個人就可以把他一生總結的經驗告訴自己。這就是所謂的聽君一席言,勝讀十年書。所以像馬云或者劉邦這樣的人是不看書的,因為看書太沒效率了,他們要獲取信息直接結交這方面的朋友就好了。
當然讀書也可以獲取很好的信息,比如社會關系不夠多或者社交能力又不強的時候,只能靠讀一些專家的書來獲取信息。可是就算獲得了最重要的信息又能怎樣呢?
貓黍想說的是,在如今地21世紀,特別是在這個互聯網的時代。這是一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因為信息過分泛濫,其實信息就不值錢了。什么東西越是稀缺才越值錢。所以在這個時代靠信息不對稱來獲勝幾率會越來越小,需要去拼其他的東西,所以大家也不要把信息看得過分重要。
其實從某種角度上講道理,知識,書都是一種信息。
還記得韓寒說的那句吧,聽了很多道理,依然還是過不好這一生!
其實把道理翻譯成信息的時候,就會覺得這句話確實是太偏執了,而且好有喜感,啊哈哈!
信息只是起到了解的作用,當面對某一個事情的時候不代表了解就能做到。
應對一個事物,從了解到的信息轉化成一種解決問題的能力,需要克服內心的情緒,肉體的不適應,大腦限制信念,對做這件事摸索并總結的經驗以及大腦的記憶。當信息經過這些東西的加工,才能轉化為能力,有了能力才能去解決問題了,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是要靠實踐經驗積累獲得的。
可是貓黍想說的是,就算沒有信息,照樣也可以培養能力。因為信息的來源不僅僅是靠事情之外去獲得,恰恰最精準的信息就是來源于事情的本身。
而且不同的事情,需要不同的解決方法,在事情當中自己摸索的時候,自然就會獲得信息和經驗。這就是為什么我們國家的問題需要摸著石頭過河,因為我們的國情太特殊,從來沒有一個國家和中國是類似的,所以國家的領導人只能靠自己去摸索出適合我們國家的政策,然后去總結經驗。所以只能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具體解決。
拿銷售舉例,你會發現做銷售最好的人,肯定不是那種會讀書的人。而是那種整天混社會,和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成天都是泡在這個社會現實中的人,這樣的人去做銷售是最牛的。他們就是直接大量的接觸人群,訓練自己的溝通能力并且積累了大量與人打交道的經驗。
當時我們新人開始去做銷售,最難挑戰的問題就是臉皮薄,大部分人都是不敢和陌生人去打交道的,這個時候最需要的就是勇氣二字。這個就算讀書再多,哪怕像愛因斯坦那樣明白了宇宙萬物的規律,沒有勇氣可能還是會說臣妾做不到!
可能有人會問了,如何提高勇氣!其實可以把勇氣看作一種能力,你就知道如何提高了。問這種問題的人的思維總是停留在解決一個問題需要一種很神奇的辦法才能解決,其實很多事情是不需要方法的,只是內心的情緒限制了自己,所以才做不到的。所以這個時候就只管突破就好,就是去做,就是鼓起勇氣,硬著頭皮去做,當做的越來越多的時候,大腦和肌肉對這件事的反應就不會那么敏感了。
再比如我們經常聽到很多成功勵志的東西,或者來自于其他人的刺激,尤其是身邊某個同學突然飛黃騰達,之前的屌絲居然娶了一個白富美了。心中不免感覺有一萬個草泥馬奔騰而過的時候,馬上就會痛定思痛,痛改前非,下定決心,改變命運。可是第二天早上起來之后,發現自己昨天那股勁已經沒了,然后又安慰自己說我不是那種人,然后又悶頭大睡,做會兒春夢了無痕!
其實這就是缺乏自律的能力,也是缺乏心的力量的表現,這個不管讀再多書也是無法解決的。只能靠修行,去一步一步鍛煉自己內心力量。這些內心的力量同樣可以看作是一種能力是可以去培養的。最簡單的就是早睡早起,不抽煙,不喝酒,堅持跑步,打坐,健身,學英語,考證書,去多做事情,這些事只要自己有意愿都可以嘗試去做。
心的力量只能是通過做事情去磨練,這就又要說到王陽明的心學。王陽明說心即理,意思是外面的事物都是內心的映照,但是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要知行合一,當你用心去把現實的事物通過實踐的方式檢驗之后,心自然會找到那個符合自然規律的方式去辦事。
比如打籃球,就需要大量的練習和實戰,才能讓籃球打的越來越好,身體會越來越去適應這個運動狀態。當然籃球是一個純體力活動,其實在這個社會當中,只要不是搞科研的人員,都是需要靠心的力量去辦事的。
大家都知道操盤手吧!這個是一個不需要太多體力的工作,但是你知道么,最牛逼的操盤手,大多數都是學佛學的。因為操盤手,最重要的素質就是冷靜、耐性甚至再加點冷血。只有這樣才不會受到外界環境以及自己的情緒的干擾,當內心非常平靜的時候就會非常清晰地抓取到最有用的信息,然后把他運用到實際操盤中。這方面的大師級人物就是我們以前提到的索羅斯,92年狙擊英鎊,英格蘭銀行成了他的提款機;97狙擊亞洲國家的貨幣,導致了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整個亞洲幾乎都成了他的提款機!
學佛學的人修煉的好的情況下,比一般的人要更加能做到心若止水,隨心而動,不會被自己的情緒干擾,更不會被外界影響,就可以做出更正確的抉擇。
還有當前最流行的創業活動可以說是一件最考驗內心的一種商業活動了,它需要自己去承受更大的壓力、挫折、還要顧及員工股東的利益,以及自己和家庭要面對的風險!關于風險和創業的話題我還是有自己的經驗的,以后我會專門寫一篇文章講一講。
我在前面的《談一談亞當斯密地兩本巨著》里說過,商業的最高境界就是玩人性,金融領域更是體現地淋漓盡致。首先必須要控制自己的性情,才能更好的去摸清其他人內心的規律,并且按照規律去把事情做的讓人更滿意,就能獲得更好的回報。實際例子比如讓客戶體驗更好,讓產品更人性化,讓股東和股民都信服,讓周圍的人都支持。
總結一下,勇氣也好,耐心也好,熱愛也好,毅力也好,還是自控力也好都是屬于內心的力量。這些都是無法靠信息去獲得的,更是無法靠讀幾本書就能得到的。最重要的還是要身體力行的去做很多事情,用事情去磨練自己的內心。老子說:“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你能做到一些小事了,某一天也許你就能去做一件大事了,因為大事拆解下來其實就是很多件小事。這些都是去磨練自己內心最好的方式。
當然信息不是完全無用的,獲取信息可以增加對事情的了解,不至于因為無知而感到恐懼并且還可以提高自信,但是這個自信和實踐得來的自信可以說是天壤之別,實踐來的自信是最牢靠的自信。而且花時間只去獲取信息,就會浪費很多機會成本,失去了很多做事情的機會。讀書還有一個用處就是可以自我反省,這一點非常重要。但是沒有太多人生閱歷,就沒有太多需要反省的內容。
現代社會因為互聯網的普及,大家都喜歡宅,喜歡透過小小的屏幕去了解全世界的消息,讓人產生一種自戀的感覺,總覺得自己懂很多東西。這就會讓人越來越懶惰,讓人停滯不前,讓人更加不會去做事情。很多人不是讀書太少,而是事做的太少了,所以才會出現很多無法解決的問題。
這就是為什么古人講,秀才造反,10年不成!秀才就以為靠讀書就可以通曉天下的事情。可是一個連世界都沒有走出去過的人,哪里來的所謂的世界觀啊!所以我想告訴喜歡宅在家里的朋友,你們可以先放下書,關閉電腦屏幕,從自我的世界里走出來,然后先走出你那個始終邁不開的家門吧!
世界很大,大到我們無法想象;世界很精彩,精彩到我們難以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