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午休息的時候看到一則很暖心的新聞,雖然并不是什么大事情,卻著實引發了不少網友轉發點贊。
近日在成都,由于天氣太熱了,一名環衛工跑到冷飲店希望購買最便宜的冰飲,店員謊稱飲料打5折,售出一份4元錢的大杯冰飲。這暖心的一幕被細心的網友“kimiamber”捕捉到了,并隨即發了一條微博,就是這樣一個舉動,一條微博短短不到4天轉發量接近1.4萬次,點贊超過2萬,評論超過4000條。
其實像這種暖心的小故事并非個例,我相信很多人都遇到過,也有很多人本身就做過一些暖心的舉動。
甜甜甜甜甜妹兒分享,她有次在漢口火車站里面的肯德基吃東西,有個大爺進來撿別人桌上剩下的東西吃,然后有個店員過去說不要吃這個你餓的話我給你拿一個,結果大爺就走了,那個店員飛快的去領餐臺拿了個漢堡出門追上大爺了,很暖心。
TheSecondShao分享,有次半夜11點半她在小賣部買吃的,有個還在工作的環衛大叔去買水,但是怕錢不夠一直在冰柜前猶豫,小賣部老板問,大哥想喝點什么呢,大叔這才拿了一罐王老吉,手里托著兩塊錢硬幣問老板夠不夠,老板說夠啦夠啦,然后大叔就很開心的繼續去工作了。
滾滾睡不醒分享,她以前在飯店吃飯的時候遇到撿垃圾的老奶奶,他們看起來破破爛爛的,小心翼翼的問老板娘說,能不能賣他們一小碗炒飯,手里攥著五塊錢(炒飯8塊)。老板娘說可以的可以的,快進來坐,接著就給他們三個人炒了特別特別大一碗飯,給他們分著吃,他們走的時候老板娘說如果可以幫她把店內的碗洗了她可以付錢給他們。
雖然這樣暖心的小故事并非個例,但也并非普遍都是,這可能也是大家樂意轉發點贊分享的一個重要原因。
首先店員的舉動絕對值得我們學習,點贊;這個新聞也確實讓我覺得很暖心,但當看著這個新聞的時候,我直覺地卻想到了另外一件事情。
那是前年的事了,那時候由于自己做跨境電商,比較忙,幾乎年底了才匆匆從義烏坐趕火車回家,由于沒有提前搶到票,也就只好站著回家了,這還沒完,關鍵還是站在一列臨時加的綠皮車上,旁邊是很多同樣趕著回家的農民工。
平常綠皮車老早就淘汰了,可能由于春運期間回家過年的人實在太多了,一般列車不夠用,所以一般到春運期間在很多還未開通高鐵的地方你總還看得到綠皮車的影子。
我第一次坐火車坐的就是綠皮車,那時候從家里做到南昌我記得好像只要11.5毛錢,我那時候就特別喜歡靠窗的位置,火車開得不快,火車車窗也自由拉上去,享受窗外新鮮空氣的同時還可以盡情欣賞沿途風景,其實說實話,有的時候還是挺還念綠皮車的。
那次回來與旁邊農民工閑聊中得知,他們倒是真的更樂意坐綠皮車回去,主要也就是因為便宜,雖然時間長了將近一半了,坐得也沒那么舒坦,可最多花他們一天的工資就夠了,但如果坐普快甚至高鐵的話,可能就需要賠上好幾天的辛苦勞作了。
為什么要講這個事情呢?
這些年隨著經濟的發展,很多人生活條件的不斷提高,很多基礎設施、日用消費品都在不斷進行著更新迭代。就比如這綠皮車,早幾年還看得到一些,這兩年隨著普快高鐵的不斷普及,你幾乎看不到綠皮的影子了。
從經濟發展的角度來講,這確實是件好事;但是從切實解決民生問題的角度講這確實是件好事嗎?現在在外打工的農民工數量之多,春運可見一斑。火車作為他們回家必需的消費品,完全換成對他們來講覺得高價的普快,高鐵,他們消費得真的開心嗎?
其實不光僅僅是火車票,隨著物價的飛速上漲,很多日常用品,他們在消費的時候都得猶豫半天。就比如這冰飲,你說他們身上真的沒有這6,8塊錢嗎?當然不是,但你要知道這6塊,8塊對于拿一千多點工資的他們來說到底意味著什么,喝一杯這樣的冰飲解渴又是多么奢侈的一件事情。
我猜要不是這天氣突然熱得不行,這大叔實在渴得不行,他又怎么可能有勇氣跑進這家店來消費。
當我們很多人都變得越來越富有,一個個都奔向小康的時候;
當我們國家變得越來越繁榮,經濟變得越來越發達的時候;
當這個世界變得越來越美好,越來越多人都只希望把時間浪費在美好事物上的時候;
能否多關注下底層民生問題,能否給他們回家留一趟綠皮車,甚至一節"綠皮車廂",給他們留一款他們消費得起的"冰飲"....
讓他們也稍微享受下這繁榮的碩果,畢竟他們對這個社會的付出可能并不比我們任何人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