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和家人聚餐,席間聊起孩子們的學習,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我越聽越覺得心里難受。
小侄兒今年小學畢業,被我們最好的初中錄取,不僅學習成績優秀而且多才多藝。堂哥說起來是滿臉自豪,他給我們分享經驗時,我隨口問了一句:“除了學習還學那么多才藝,時間安排那么緊,哪有時間玩???”,“玩?看課外書的時間都沒有,哪兒有時間玩?”堂哥一本正經的說。
“小學都沒時間看課外書,中學不是更沒時間了?”我不解的問。“小學學習任務輕松,有時間了當然要多學點本領,藝多不壓身嗎!到中學學習任務那么重,還哪有時間學別的?再說了,看那么多閑書干嘛?影響學習還占用時間!”堂哥不屑的說。
“你是語文老師,所以比較重視讀課外書??墒乾F在孩子們學業壓力太大了,即使想看也沒那個時間和精力啊?!币呀洿笕奶妹谜f出了她的心里話。
我好奇地問她,“你在大學應該有時間看‘閑書’了吧?”“我現在是有時間,可是除了上課外,還參加了很多社團和實踐活動。所以真正讀書的時間也不多?!泵妹寐柭柤?,朝我吐了個舌頭。
“你都讀什么書?”我緊追不舍得問?!白x的很雜,很隨意,主要是打發時間。”聽了堂妹的話,我對這個問題就此打住了。
其實想想,自己也是這么過來的,即使工作了這么長時間,當的還是語文老師,可我又有多少時間去讀課本之外的書?真正深刻認識到讀書的重要性,了解一些讀書的方法,還是從這一段參加越讀營開始。
其實,就像《越讀者》這本書中說的,我們的基礎教育奪走了孩子們的閱讀時間和閱讀興趣。到了高等教育該集中火力專攻時,卻沒有方向。而參加工作之后,我們更難抽出時間讀書,即使有讀書習慣,可能也是漫無目的。
我想,正是因為我們該廣泛閱讀的時候,沒有放開去讀,我們的閱讀興趣才越來越淡。當我們想去讀書的時候又沒有正確的方法,所以讀書(此處指的是課本以外的書),似乎對我們沒有多大用處。
真的如此嗎?你看看歷史上那些名人、偉人,誰不是博覽群書?我們身邊的成功人士,誰不是堅持每天讀書學習?可為什么我們讀書無用,而他們卻能通過讀書改變自己呢?我想有一個原因,你不能忽略。那就是閱-讀-方-向!
就像人生要有方向一樣,讀書當然也要有方向。我們經常說徜徉在書的海洋,面對浩如煙海的書籍,我們想看的書很多很多,可是我們的時間是有限的。如果隨性而讀,你可能會博覽群書,但你一定不會成為專家。而在如今知識獲取如此容易的時代,缺的不是讀書的人,而是某個領域高精尖的人才。
說到底,讀書的方向其實就是你的人生方向。那如何才能找到自己的方向呢?
其實,這個問題在上大學前就應該解決了。我們填報志愿、選擇專業,就是在選擇自己的人生方向。如果你的專業正是你喜歡的,恭喜你,你的方向已經很明確了。不過遺憾的是,有的人也許是被父母逼迫或是稀里糊涂選了并不喜歡的專業,又該怎么辦呢?
那就試著問問這三個問題:
1.你的興趣是什么?
2.你的優勢是什么?
3.你的價值觀、人生目標是什么?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感興趣的事,有的堅持時間長,有的堅持時間短。比如跑步、跳舞、唱歌……你堅持時間最長的往往就是你真正感興趣的東西。
每個人也都有自己擅長的東西,比如我不能言善辯,也不妙筆生花,但我耐心十足、擅長演講。
每個人也有自己的價值觀:我希望能掙很多錢或我希望幫助別人不在乎錢多錢少……
把這三個問題放一起比較分析,找出你最適合的方向。比如:我對孩子教育感興趣,而我又有耐心、擅長演講,我最看重的是自我價值的實現,所以我的方向就是當好一個老師。
如果你是工作3-5年或更長時間的職場朋友,在考慮自己方向時,肯定不能忽略自己的工作經驗。即使你不太喜歡目前的工作,但在職場積累的一些經驗,卻是你現在最擅長的東西。所以,在確定方向時,可以考慮與現在工作相關的領域。
也許有的朋友說,萬一我找不到最核心的興趣,也沒有最擅長的東西,也沒有什么目標、理想,怎么辦?
這樣情況真的很少,即使這樣,我也希望你不要放棄自己的方向。你可以想想你感動過、懷疑過、好奇過什么,或者你現在最需要解決的是什么問題。或者即使你不喜歡現在的工作,在沒有找到合適的方向之前,就把當前的工作當成自己的方向。
也許,你會發現其實我們需要在行動中培養興趣。你做的多了,你擅長了,你就會感興趣。所以,不管是什么方向,只要你堅持去做,你就會獲得成功!
確定了你的人生方向,也就確定了你的閱讀方向。接下來,以這個方向為中心開始構建你的閱讀地圖。這樣你讀的所有的書都會去充實你的知識體系,你將會快速成長,成為你所專攻領域的專家。
還有比這更快的成長嗎?沒有方向的你,還不趕快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