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下這個標題的時候我在想:朋友看到我這樣強行文藝會怎么想呢?
溫暖了你的城市?你是要寫暖氣片么?
中午刷朋友圈才注意到今天是感恩節(jié),要知道像我這種單身外地狗(或者外地單身狗)一向是不過任何節(jié)日的。
今年還有一個月就結(jié)束了,沒有一件正事是按計劃進行的。只有一些插曲是預料之中的。
今年讓我覺得最珍貴的是友情,放在從前我會任它自生自滅的東西。
小H是我在上海認識最久的朋友。前幾天他跟我說:記得剛認識你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你有夜跑的習慣,所以總想約你一塊兒跑,你每次都答應。但是每次當我準備完畢去敲你房間的門的時候,發(fā)現(xiàn)你已經(jīng)一個人下樓了。
所以直到我們分開,我們也沒有一次一起跑步的經(jīng)歷。
小H說當時懷疑我有社交障礙。
其實原因也簡單。我本來就不是一個喜歡交朋友的人,而小H是跟任何人都能搭上話的人。事實上自從小H搬走之后,這套房子里的人們之間再也沒有什么交際了。我現(xiàn)在都不知道對面的妹子長什么樣,或者對面住了幾個妹子。
我唯一一次主動結(jié)識一個人,應該是今年的事情了吧。不過這已經(jīng)不重要了。
小H說我知道她是誰,是林老師。我說不是的,跟林老師認識是她搭訕我的。
從來沒有跟誰一拍即合成為朋友。場面上的一拍即合其樂融融,私下里可能連朋友圈都屏蔽了。跟每個朋友的關系都經(jīng)歷了漫長的相處過程才達成。
我對林老師說:剛認識你的時候,覺得你是個壞人,所以我不想跟你打交道。
她說:現(xiàn)在如果有人說我是一個怎樣怎樣不堪的人,你會不會義正辭嚴地替我辯解:你們都不了解她,她根本不是那樣的人!
我說:不,我會深表同意,哈哈。
春天答應林老師的生日禮物到現(xiàn)在還沒著落,從她的生日拖到了我的生日。而且顯然還會繼續(xù)拖下去,在她的下個生日之前應該可以搞定吧。
那天陪林老師在南京東路附近的某條街道上走著,突然就想起了除夕夜里,和小H在附近的小街小巷里游蕩的情形。這里的老房子長得都很像。
他說他將來想在這里買一套很小的老房子,我說我將來想去北方的海邊小城養(yǎng)老。
從前我信奉一句話:不要留戀任何人任何地方。但是后來慢慢發(fā)現(xiàn),其實我做不到。
首先我是一個很容易對地方產(chǎn)生眷戀的人。我愛我待過的每一座城市。也許它霧霾,也許它冷清;也許它冬冷夏熱,也許它遲鈍古板;也許它整個城區(qū)只有半小時車程,也許它廣場上的噴泉從來不噴水。
但是想念它的理由一條就夠了:它見證了我的成長,它是我青春的一部分。
而現(xiàn)在我意識到,見證了我成長的除了城市,還有朋友。其實他們一直在,只是以前的我不愿意把心敞開而已。
有人對我說:笑笑你很歡樂,你的人和名字一樣,即使面無表情的時候也帶著笑。我很榮幸能給她這樣的印象,但這種印象卻也表明了我們不是朋友。因為朋友面前的我,大多時候是少言寡語禁欲臉,講起心事來一肚子優(yōu)柔寡斷患得患失。這些懦弱瑣碎的一面,K幾乎是全程見證的。我曾經(jīng)跟人說過,在K面前我是透明的,我的每一件事他都知道。其實有時候蠻奇怪的,你無法在每一個朋友面前保持同一個樣子。有的朋友,知道自己的秘密越多,越不想對ta設防;有的朋友,知道自己的秘密越多,越想跟ta保持距離。說不清是為什么。
但是這種不同的距離感,與他們在我心里的位置,并不是絕對相關的。所以我相信對不同的朋友保持不同的距離,主要是雙方的人格和氣場的差異使然。
以前K不止一次吐槽我說:你要對人有親疏遠近之分,不要當老好人。你對誰都一樣好,一模一樣。我看不出你對我和對其他人有什么區(qū)別,也看不出你對喜歡的妹子和對保潔阿姨有什么區(qū)別。我覺得他說得很對。所以現(xiàn)在我愿意經(jīng)營一段友情,勝過去收獲一些沒有實際意義的大眾的好感,或者挽留喜歡但是抓不住的東西。
但是在難以預料的將來,卻必定會有朋友漸行漸遠。時間,空間,太多的變數(shù)。
也許是因為異性朋友脫單了需要保持距離,也許是因為好哥們結(jié)交了新的貴人共同語言消失,也許是因為有一天你背上行囊回到家鄉(xiāng),或者去了另外一座城市。
友情不是天長地久的。你離開我的時候,我不挽留;你回來的時候,會發(fā)現(xiàn)我一直都在。我想這是友情應該有的樣子吧。
我想你一定能讀懂這篇文字的每一個細節(jié)。因為我們之間的默契,遠比一小篇文字承載的多。
我寫到了你,你會一眼看出;我沒有寫到你,你也知道我此刻想到的人當中,有你。
今天想對朋友說:
不管你有沒有擔心我,我還好,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還有,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