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月的主題是做好自己家的主人~ 所以看了些收納相關的書籍,摘要了些對我覺得有幫助的小tips以及對自己歸納整理進行總結。
【收納的藝術】3顆星? 鈴木尚子
收納的目的是什么?
整理本身非目的,而是讓自己獲取舒適生活的方式。
收納是要讓所有東西都有處可尋,收納沒有唯一正確的方法,只有最合適的方法。
二八理論的應用——把80%的東西收納起來,展示余下20%東西的美好
總結下收納的兩點目標:
1是讓自己可以很快速的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2是讓自己可以盡量減少拿取東西時需要移動的其他東西的個數
打造收納結構的基本方法
首先,掌握所有的東西。
這點非常重要。掌握自己有什么,可以大幅度減輕壓力(對于有生產日期的產品也可以有更好的把握)
把所有東西都拿出來。如果時間有限,那就一次定義一個主題進行整理,比如護膚品。
丟掉自己不需要的東西。給東西拍照留念,解決了我很多東西不舍得丟掉的毛病。有些東西已經完成了它的使命~ 留在照片里面就夠了~
然后是整理的思路
要弄清楚
什么可以讓自己身心愉快?
家對于你而言意味著什么?
什么樣的空間會讓你感覺到幸福?
弄清楚家里亂的主要原因?(1.沒有物歸原處的習慣 ?2.不確定東西可以放置在哪里 ?3.確實沒有時間?)
沒有唯一正確的答案,這部分必須要靠自己來思考,記住合適自己的才是最正確的。
最后就是整理的行動
第一步,把這個主題的東西全部拿出來
第二步,進行選擇——要+不要+猶豫(增加猶豫這個選項,節約時間,放到最后再看)
第三步,進行分類,分類后可以進行拍照歸檔,便于自己對物品有更方便的查閱與了解。還有可以專門設置一個東西待整理的位置來放東西。
收納非常重要的最后一點是 維持!維持!維持!維持!
1.物歸原處,如果有些東西不好歸位,找到原因進行優化
2.新帶回家的東西馬上歸納好。
《小家,越住越大》3顆星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775466/
分區域的具體技巧
1.廚房
用看不清里面的容量大的同一的收納盒并列三個以上 可以增加整齊的視覺效果。
有小孩后,小孩經常要用的東西放在可以方便小孩取用的地方,培養小朋友自己動手的習慣。還有開飯前的餐具擺放也可以用一樣的道理
2.衣柜
衣柜最重要的是方便拿,方便放回。
統一顏色的衣架可以增加衣柜的整體性。
柜子的思路:部分隱藏+部分開放 (一部分便于取用,一部分隱藏為了整潔,如浴室柜,鞋柜)
柜子里的收納盒可以考慮一眼看到就知道是什么東西的方式。
盡可能的加標簽。
視線高度的位置很容易大家不自覺放很多不知道放哪里的東西》。。
3.玄關
可以擺個碗,用來存放門卡鑰匙以及臨時不知道放哪里的東西。
然后是我的行動成果總結
利用周末時間,分主題整理了護膚品、儲物柜、廚房、衛生間。對自己有的物品進行梳理、分類、歸納、拍照記錄的感覺灰常棒~
幾點體會:
1.不需要的東西大膽丟掉,容易猶豫的,拍照后就可以果斷丟掉了。
2.充分利用收納盒,可以更整潔。
3.收納不僅要想到放好,也要想到常用的東西好取用。
4.有保質期的物品記錄下保質期很重要~ 推薦一個叫凹凹啦的APP,可以根據護膚品的批次查詢對應的生產日期很方便
5.最最最重要的,物歸原處。
然后護膚品的部分share下,包括分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