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這是高中班主任開班會經常提到的一句話,或者通常是班會的主題思想。我對此深信不疑。后來再聽到這句話,我就會一邊憧憬美好的大學生活,那種生活就像掛在我脖子上的一張大餅,隨口就能啃到,一邊對當下苦逼的生活無感甚至認為還不夠苦逼,打了雞血一樣繼續壓榨快抽干的大腦和身體。
這么高強度的學習換來了一紙錄取通知書。大學美好的生活即將撲面而來,也算是苦盡甘來了吧。
苦到極致的我,迫不及待的要享受“甘”的果實。六十分萬歲,我不再刻意追求學習成績;不喜歡的課,逃,逃,逃,不如逛街閑聊;周末,睡,睡,睡,把之前熬的夜,缺的覺統統補上;心情不好的時候,吃,吃,吃,怎么高興怎么來,怎么舒服怎么來。
整個大學期間,我胖了20多斤,每天渾渾噩噩無所事事的混日子。
到了大三,終于驚覺,畢業之后的我該何去何從?看到周圍依然執著、勤奮的人,保研的保研,出國的出國,找兼職的找兼職,我才恍然,原來大學依舊需要刻苦,需要努力。
搭上了考研的末班車,考了研,又順利找了份體制內的工作。
工作幾年,成績平平,或許和我“甘”的心態有關,要這么一直四平八穩下去,上不去,下不來,像關在籠子里的困獸,撞得頭昏腦脹之后,反而學乖了,怡然自得起來,反正不愁吃飯,甚者,享受起生活來。
直到遇到了以前的師姐,38歲的年輕教授,要知道她們學校評教授,如同買彩票中大獎的幾率;大學里一個經常掛著鼻涕的同學已年入百萬,移民澳洲;當初看似普通的同學有的成為老總,有的身居要職。
或許是我太“甘”了,只能原地踏步,是“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騙了我,人生什么時候不需要吃苦,至少在成功前,人生都是需要吃苦的,有的人即使成功,依舊很“苦”,苦到面對更大的工作量,更多的壓力,更大的責任……
但在“苦”的過程中,我們有收獲,有成長,有進步,看著理想照進了現實,看著自己活成了曾經希望的樣子,苦也不覺得苦了吧。
準確的說,人生是一場痛并快樂著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