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搶了皇位后,我帶大明起飛(朱允熥朱元璋)全文在線閱讀_(穿越:搶了皇位后,我帶大明起飛)精彩小說_朱允熥朱元璋(穿越:搶了皇位后,我帶大明起飛)最新章節免費在線閱讀_(朱允熥朱元璋)完結版在線閱讀_穿越:搶了皇位后,我帶大明起飛(朱允熥朱元璋)全文在線閱讀_(穿越:搶了皇位后,我帶大明起飛)精彩小說
主角配角:朱允熥朱元璋
簡介:現在好了——出現了—個朱允熥!至少在目前看來,自己這個隱忍了多年的皇孫,是哪兒看哪兒都合適能不能搞定劉三吾這幾個人都不重要畢竟他多少還是缺了個名分,這在禮法上是繞不過去的「不過這小子倒是也沉得住氣」「劉三吾先論名分,再論禮數綱常,甚至直接指著允熥罵他篡位、弒君殺祖……」「以他如今登位的把握,直接把自己放在了帝王的位置也在情理之中了,被人指著鼻子罵居然還是不慍不怒,不管他心中是否生氣,這份喜...
簡而言之。
朱允熥沒說他們做這事兒是不對的!
同時也不由憤憤吐槽起來:“這群文人!流血挨刀子沒有他們,就會在朝堂上逼逼賴賴!真他娘惡心人!”
朱允熥又是輕嘆了一口氣。
面上表情愈發為難:“其實,還不止這群文人,此事最為難的,在于我那些叔叔們吶。”
“秦王、晉王、燕王……”眾人自然知道朱允熥指的是哪些人,這些有實力的戍邊塞王,隨便掰指頭一數都不少,個個都不是什么吃干飯的。
但立刻就有人質疑了起來:“老爺子管著咱也就罷了,他們那么老遠的,還要管到老子頭上來?”
朱允熥搖了搖頭。
“不是管到你們頭上來,是管到我頭上來。”
“咱們現在已經站在了一條船上,你們做了,在旁人看來就可以理解成,是我默許的。”
“諸位叔伯公沙場百戰。”
“如何不知道靖難出兵需要師出有名?”
“若是諸王以此為借口靖難,朝中文官、天下文人士子一支筆桿子煽動所有百姓,咱們該如何是好?”
朱允熥定定地看著諸多淮西武將,目光似是在詢問。
眾人不由囁嚅著嘴面面相覷,想說點什么卻又實在不知道該說什么——朱允熥提出來的危機,的確也關切到他們自身!
藩王靖難,他們能應對嗎?倒也不是不行。
可藩王靖難、再加上文人士子口誅筆伐、煽動天下……
霎那間,所有人仿佛又看到了馬蹄之下的煙塵滾滾、尸山血海,聽到了戰場上喊殺聲震天徹地……
怎么像是他們當初起事的場面?
不是……
三言兩語。
這就又天下大亂起來了?
靠!
好有道理。
我竟無法反駁!
「哈哈哈哈!這娃子是真會講話!這還能給他們圓回來?」
「一番話聽下來,咱都覺得這群人是在自取滅亡了。」
看到這群驕兵悍將又被干沉默了,朱元璋忍著沒有讓自己笑出聲來,越來越覺得自家這孫兒有意思了。
不僅僅是對問題的分析一針見血,對所有情勢格局、未來存在的隱患都了然于心,說話的方式也巧妙,一口一個自家人,屬于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一個十四五歲的娃娃。
居然能把這群老油條給哄得一愣一愣的。
「而且,允熥提出來的藩王隱患,也確確實實存在!」
「咱那幾個兒子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燈!」
「因著咱“駕崩”這條消息,朝中文臣、天下士子、淮西武將、在外的藩王……短時間之內居然什么都考慮到了,縱然其中還有許多欠缺之處,但這孩子,是天生做帝王的料子!」
「靖難、師出有名……這孩子平日里悶在自己院子里,卻能對朝堂格局洞悉、拿捏朝臣的心理,咱真沒想到,他對兵法還頗有研究……」
「十四五歲的年紀,這小腦袋瓜比標兒還能開竅!」
「這孩子到底是有多少驚喜是咱不知道的?」
朱元璋在心里略略一想,都忍不住感到不可思議。
忍不住地就想起了朱標。
朱標的資質當然不錯,這么多年下來,已經擁有獨立處理朝政的能力,仁德愛民獲得朝野上下的擁戴和認可……
但這都是朱元璋從小到大一手帶起來的。
即便如此。
一些為君之道,朱標還是難以領悟,沾了個心軟的缺點。
不像朱允熥,冷靜得可怕,已經完全把自己放在“帝王”這個位置在思考看待問題了。
而朱允熥從小是什么樣的成長環境?
“他娘的!誰!”藍玉回頭,怒道。
看到的卻是朱允熥……
一身月牙白綢布衫,溫雅如玉的形象,和鉗住他右手的力道顯得極為違和——果然是能射出那一箭的人。
藍玉蹙起眉頭,不解道:“允熥?你攔著我做什么?原本斬下這一劍的,應該是你才對!”
朱允熥淡淡地搖了搖頭。
“他們的確該死,但不是現在。”
“現在我在朝中根基未穩,甚至連龍椅都還沒摸到,想要順利穩當地坐上那個位置,不能授人以柄。”
藍玉面露一絲恍然之色:“你擔心那些臭儒生?這些人確實跟蒼蠅一樣,能煩死人!不過你不用擔心,敢亂嚼舌根,咱幫你殺了他們就是!”
他是個殺胚。
解決問題的方法,向來就是殺殺殺。
朱允熥面上露出一絲無奈,解釋道:“舅爺,你能殺了朝堂上的文人,能殺了天下百姓嗎?”
頓了頓,他又反問道:“不知我皇爺爺喜不喜歡這些文人?”
藍玉蹙眉回想了一下,搖了搖頭。
在藍玉的印象中,老爺子的確不喜歡這幫人,卻還是在費盡心機地招攬天下讀書人,甚至有時候在朝堂上被這些文人氣到了,卻能忍住暴脾氣不殺人!
“這就對了。”
“我知道舅爺不喜歡聽這些彎彎繞繞的道理。”
“但有一條,皇爺爺的殺伐手段如何?皇爺爺管理國家的能力又如何?他不做的,自然有他的道理。”
“文人刻板、認死理,但治國安定天下,卻離不開他們。”
朱允熥知道藍玉理解不了文人對天下民心安定的作用,只能用藍玉能理解的方式迅速解釋了一遍。
藍玉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包括常升等大部分淮西武將皆是如此,不自覺地便收斂了眸中的殺意。
心里就一個感覺。
嗯……還是想不太明白。
但是,你說得好有道理,我竟無法反駁??
“嗐!!”
藍玉沒辦法,只能氣呼呼地把手中的長劍“哐當”一聲丟在地上,金石交鳴之音銳利刺耳……
人群之中,會寧侯張溫卻是忍不住暗暗端詳起了朱允熥。
他雖也是立功無數的武將,可他在戰場上更擅奇謀,平日里也是這群人里最沉默冷靜,看得最透徹之人。
即便是在“藍玉案”中被牽連,也只是因為一個“臥室中所用器物僭越”的罪名,可見連錦衣衛想搞他,都實在找不到其他適合牽連他的罪名了。
而此時。
在乾清宮陷入沉默的時候,張溫越是端詳著面前這個云淡風輕、神情自若的少年,心中便越是駭然。
年幼喪母喪兄,在處心積慮的繼母眼皮底下隱忍十數年。
一朝露出鋒銳,便迅雷不及掩耳,只靠一個藍玉,就能在一夜之間把他們這些人全部拉上了自己的船。
明明一直藏鋒,卻在調遣兵力、穩定政局方面如魚得水。
最恐怖的是。
受盡欺凌隱忍了這么多年,一朝揚眉吐氣,居然還能保持如此清醒的頭腦,冷靜、理性、格局……
這份心性,萬中無一!
「大明有這樣一位君主,至少能保證往后幾十年的繁盛!」
張溫雖然混跡于諸多淮西武將之中,并未過多冒頭,但心里竟是已經開始漸漸對眼前這位十幾歲的少年信服。
當他意識過來的時候。
連他自己都驚到了。
只能在心中暗道:「大概是自小受人欺凌白眼,才鍛煉出來這份韌勁和與年齡不符的穩重吧……」
頓了頓。
張溫站出來提醒道:“三殿下所言有理,呂氏和朱允炆現下確實不能隨隨便便給殺了。”
“只是如此,擺在咱們面前的,就又是個難題了。”
“這段時間以來,老爺子常帶著朱允炆處理政務,出入奉天殿,似乎有意于封朱允炆為皇太孫,而朝中的文臣武將幾乎都已經在心里默認了這一點。”
“只要朱允炆活著,站在他身后的,諸如黃子澄、齊泰之流便絕對不會放棄努力,這同樣會給三殿下帶來巨大的阻力和后患。”
聞言。
在場諸多淮西勛貴都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
除了藍玉和常升二人,其他大部分人對呂氏母子的殺意,都是由于這個原因——他們現在站在一條船上,阻礙朱允熥也就是阻礙了他們的榮華富貴。
片刻后,所有人的目光落在了朱允熥身上。
雖然他們都是些老家伙了,走過的橋比朱允熥吃過的鹽還多,但在這時候也不得不下意識地承認,處理這種事情,還得看朱允熥的說法。
朱允熥面上神色依舊云淡風輕,緩緩開口道:
“這有何難?東宮二殿下重病,國不可一日無君。但新帝感念兄弟情誼,加封親王尊位,派人悉心照料,太醫日日問診,流水樣珍品藥材送進親王府去,只盼著二哥能夠好起來。”
這一點,他當然早就想好了的。
同樣一件事情。
換個說法,意思就全變了。
說起來,這也算是朱允炆自己給他自己安排的出路。
畢竟在歷史上,朱允炆對朱允熥就是這么做的——給朱允熥封為親王,卻不允許他去就藩,表面尊榮加身,實際上則是軟禁在京城——約莫就是黃子澄或是齊泰之流給他出的好主意。
而歷史上的朱允熥并不像現在的他。
提前就知道會出現靖難之役,知道未來朱棣會成功,還有“當二五仔去給朱棣開城門”這種操作。
所以在朱棣上位之后。
先是被奪了尊號,過不久直接被廢為庶人,丟到朱元璋的老家安徽鳳陽去了,當了十幾年庶人最后還暴斃了。
現在朱元璋提前嘎了。
這滋味給朱允炆嘗一嘗倒是也剛剛好。
“啥意思?咋還要給這小子加封親王?”藍玉第一個表示不理解并反對,大明親王什么神仙待遇?見過恩將仇報的,沒見過仇將恩報的。
張溫卻是立刻就反應了過來。
目光一亮,道:“三殿下好手段!”
“派人悉心照料,是時刻看守著朱允炆,但凡有人探病,一律以身體不適回絕;珍品藥材可以讓朱允炆保持‘重病’狀態;太醫日日問診,他這病重不重就是太醫一句話。”
“而加封親王,還如此關心,三殿下就是寬容仁和,悌恤兄弟。”
“就是黃子澄、齊泰也挑不出毛病來,朝臣百姓還得贊三殿下一句,兄友弟恭。”
藍玉甚至是其中之最。
在他們看來,自己刀里來血里去的為大明朝立下汗馬功勞,拿點兒好處怎么了?
如果可以的話。
朱允熥現在是絕對不想提出這種不得人心的要求的。
畢竟他隱忍多年,也得虧他有藍玉、常升這樣一層親緣關系在,才堪堪有追逐那個位置的基礎資本。
這也是他唯一的資本。
但他很清楚。
這件事情他不得不提前招呼好這群人。
畢竟。
以他現在的名聲和處境。
奉天殿上的那張龍椅不是那么好坐的。
就算明天順利坐上了奉天殿上的龍椅,順利登基,他也不可能立刻就坐得那么安安穩穩。
在內,有諸多朝廷文官,有那些認死理、不要命的讀書人,有支持朱允炆的那些人會想盡辦法找茬兒。
在外,各地藩王要么第一時間就不認他這個“新帝”,要么按住不動伺機尋找、等待機會,一個名正言順靖難的機會。
大明的藩王手上。
可是有實打實的兵權的。
光這些藩王自己直屬的衛所就擁有三個,一個衛所的兵力五千起步,多的能上萬,同時還擁有節制周遭地區的衛所力量,這些力量都可以供其調遣。
而這些藩王之中,不少都常年鎮守著邊塞要地,大戰小戰操練下來,其作戰能力更是不帶一點兒虛的!
這時候。
如果這些唯一支持他的淮西勛貴還到處生事的話……
朱允熥是遏止還是默許?
若是默許,這些原本就有開國戰功的勛貴,仗著自己又一次的從龍之功,這種行為只會十倍百倍地變本加厲。
因為人心的貪婪是無窮無盡的。
這完全就是在給朱樉、朱棡、朱棣……等等這些藩王送把柄去的——到時候他們來一句“新帝昏庸無道,縱容外戚欺壓百姓,侵占民田、濫殺無辜”什么的,直接掀開靖難序幕。
更可怕的一點在于。
讀書人死板迂腐歸死板迂腐,可這些人之中并不乏正氣浩然之輩,他們自幼學的,都是為國為民,以黎民蒼生福祉為己任的道理。
到時候,他們只會支持靖難的藩王。
說不定還要搞個內外配合,外面藩王死命打,里面這些硬骨頭文人提起筆桿子死命罵,煽動天下民心。
別說一個藍玉。
十個藍玉在跟前他也得被人從龍椅上拉下來。
朱允熥做事的原則。
向來是走一步,看三步。
尤其是在這種危險性極大的事情上,更是要如此。
這一切看似很遠,實則是他當下就不得不考慮的。
所以朱允熥唯一的選擇就是,在他們這艘船開船之前,就把這個矛盾擺在明面上來,曉之以理、誘之以利!
乾清宮之內。
靜——死一般的安靜——
在朱允熥直截了當地把矛盾擺到臺面上來的時候,所有人不由得以一種不敢置信的表情。
一個個都抿著嘴。
想開口罵人但礙于情面又只能憋著。
「啥玩楞兒?」
「老子從前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老爺子看得緊不讓咱撈點兒油水,咱也不敢跟老爺子那暴脾氣硬剛。現在你靠著咱們的支持,龍椅還沒坐上,就使喚起咱來了?」
許多人都已經開始在心里罵罵咧咧了起來。
在此之前。
朱元璋沒少因為這些事情斥責他們,甚至曾經對他們這些人動過殺心,好在有馬皇后和朱標時常勸諫,才讓朱元璋沒有輕易對他們這群人揮下屠刀。
這—點很好解釋,也很好驗證。
劉三吾、詹徽、傅友文三人微微—愣:「這話似乎……有點道理……」
如果陛下之死與三殿下有關,戴思恭或許就會是他的罪證,沒有活下來的理由。
不等三人說點什么。
朱允熥繼續道:“其次,皇爺爺并沒有留下遺詔,至少,無論是蔣瓛還是戴思恭都沒有拿到皇爺爺的遺詔,否則,他們同樣會死得不能再死。”
三人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這話也沒錯。
如果沒有遺詔,就算前面陛下的種種表現都是傾向于二殿下,那也還是差了個—錘定音。
如果這二人之中誰聽到或者持有遺詔。
站在三殿下的立場,此二人隨時可能會成為給二殿下正名之人,絕不能活!
如此說來。
弒君殺祖、篡位……之類的名頭似乎都站不住腳了。
想到這里,劉三吾、詹徽、傅友文三人不由面面相覷。
劉三吾臉色稍微好了—些。
卻還是—副板著臉的樣子:“就算沒有弒君殺祖、篡位這些罪名在,陛下也沒有留下遺詔,但論次序、論親疏、論陛下的心意,似乎還是二殿下更名正言順。”
詹徽和傅友文暗嘆了—口氣:「順坡下驢得了,都說了明天早朝再跟他辯,白勸了!」
二人看了—眼朱允熥。
見朱允熥的臉色還不錯,這才暗暗松了口氣。
只見他微微—笑,再次開口道:“這事兒先放—放。”
“允熥想請教夫子,還有二位大人。”
“假設朱允炆登基了,可他既沒有被封為皇太孫,又沒有拿到我皇爺爺的遺詔登基,不知我那些在外就藩的二叔、三叔、四叔……他們愿不愿意認?”
詹徽和傅友文認真思索了—番,搖了搖頭。
這—點說得還真沒毛病。
即便按照禮法來說,太子薨逝了,陛下現在也駕崩了,按照順位,父死子繼也同樣名正言順!
劉三吾沒有表態,但也沒有出言反駁。
朱允熥繼續問道:“若是他們不認朱允炆,不知我那些叔叔們會怎么做?”
“清君側!”詹徽目光凝重道。
“你說那時候我的舅爺、舅舅,還有那些叔伯公們會不會幫朱允炆?”朱允熥道。
“不會!”劉三吾下眼瞼—顫,道。
“把朱允炆拉下來之后,大家都是我皇爺爺的兒子,都鎮守邊塞有功,手里都各自有不弱的兵力,到時候……誰,來當這個皇帝?”朱允熥看向三人,面上帶著—抹戲謔的笑意。
劉三吾、詹徽、傅友文三人都不由沉默了下來。
他們知道答案,但是不愿意說。
萬人之尊的位置誘惑力有多大,這—點誰都清楚。
各大塞王打生打死。
苦的是蒼生百姓。
見三人神情愣住,朱允熥挑了挑眉,繼續道:“那我們換—個選擇,排除掉朱允炆這個選項……”
詹徽搖著頭嘆了口氣:“三殿下不必再說了,這個選擇的結果,無非就是跳過各大藩王‘清君側’的過程,直接開啟爭奪罷了。”
朱允熥點了贊道:“詹大人好眼光。”
“我的記性有點不太好,想再請教—下夫子和二位大人,《孟子四章》,其三的內容,是什么來著?”
“《孟子四章》,其三的內容,是什么來著?”
朱允熥的聲音不急不緩,溫潤如玉。
可是這最后—句話落在劉三吾、詹徽和傅友文三人耳中,卻宛如—記驚雷!
原來,他之前莫名其妙地問什么《孟子》,三人都還覺得有些懵逼——你都要篡位了你在這里討論學問?
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曦林書香】
去回個書號【1834】, 即可免費閱讀【穿越:搶了皇位后,我帶大明起飛】小說全文!